2020年春(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刑法学》在线习题

上传人:爱贪吃的****mp;... 文档编号:132361961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春(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刑法学》在线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年春(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刑法学》在线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春(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刑法学》在线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春(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刑法学》在线习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刑法学在线作业下载前核对好题目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1.某甲企图强奸商店女营业员,一天夜间,甲进入商店上床行奸时,发现床上睡的上一男性,甲的行为是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流氓行为D.强奸未遂答案:D2.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A.通过外交途径解决B.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C.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境答案:C3.下列哪个原则不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A.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罪刑法定原则D.主客观相统

2、一原则答案:D4.管制适用于那些( )的犯罪分子A.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B.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C.罪行不重,需要惩办D.罪行不予关押但限制一定自由答案:D5.拘役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5年B.3年C.2年D.1年答案:D6.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普遍原则B.折中原则C.属地原则D.保护原则答案:B7.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B.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人,属于扩大解释C.将伪造货币罪中的“伪造”解释为包括变造货币,属于法律允许的类推解释 DD.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

3、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属于缩小解释答案:D8.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3个月D.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答案:D9.我国刑法的目的是()A.维护社会秩序B.维护社会治安C.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D.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答案:D10.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侵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仍然可以依照中国法律追究,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A.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B.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D.可以从轻减

4、轻或免除处罚答案:A11.我国刑法规定的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A.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B.犯罪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C.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D答案:A12.管制的期限是A.6个月以上2年以下B.3个月以上2年以下C.3个月以上1年以下D.1个月以上1年以下答案:B13.犯罪构成要件分为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两类,下列各要件中属于必要要件的有()A.犯罪行为B.犯罪目的C.犯罪时间D.犯罪地点答案:A14.犯罪的主观方面的必备要件包括A.罪过B.犯罪目的C.犯罪意识和犯罪意志D.犯罪动机答案:A15.对从犯的处罚是A.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

5、免除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答案:C16.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A.20年B.15年以上20年以下C.15年D.10年答案:D17.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答案:B18.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A.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B.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D.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答案:C19.刑法分则中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虐待罪更高的法定刑,这体现了()A.罪责自负原则

6、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罪刑法定原则答案:B20.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A.犯罪手段B.犯罪工具C.危害行为D.危害结果答案:C21.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20周岁B.18周岁C.16周岁D.14周岁答案:C22.教唆不满( )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A.20周岁B.18周岁C.16周岁D.14周岁答案:B23.死缓执行的期间应当从( )起计算。A.判决确定之日B.判决核准之日C.判决执行之日D.判决决定之日答案:A24.甲国公民从乙国劫持丙国的飞机到丁国,后逃至我国领域内,我国司法机关对该人追究刑事责任,这体现了A.普遍原则B.折中原

7、则C.属地原则D.保护原则答案:C25.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均适用刑法属于A.普遍管辖权B.属地管辖权C.属人管辖权D.保护管辖权答案:B26.共同犯罪不包括( )共同实施的犯罪。A.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B.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一个无责任能力的自然人C.两个以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D.两个以上单位答案:B27.我国现行刑法于1997年3月14日通过并颁布,其开始施行的日期是( )。A.1998年1月1日B.1997年7月1日C.1997年12月1日D.1997年10月1日答案:D28.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A.社会关系B.物质关系C.思想关系D.人际关系答

8、案:A29.吴某因憎恨自己所在学校的领导将自己开除,意欲夜晚潜入学校领导将其杀死,后来在情急之中误将张三当作校领导杀死,吴某该行为应属于A.行为性质错误B.行为对象错误C.工具错误D.因果关系认识错误答案:A30.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在外国己经受过刑罚处罚的()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应当减轻处罚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处罚答案:B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31.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A.盲人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D.又聋又哑的人答案:ABCD32.对于(

9、)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A.绑架B.累犯C.爆炸D.抢劫答案:ABCD33.犯罪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A.现实性B.必然性C.可能性D.偶然性答案:BC34.自由刑包括A.管制B.有期徒刑C.无期徒刑D.拘役答案:ABCD35.犯罪既遂包括的类型有A.行为犯B.结果犯C.危险犯D.举动犯答案:ABCD36.刑事诉讼的专门机关包括A.检察机关B.司法行政机关C.公安机关D.人民法院答案:ACD37.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枚价值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

10、一枚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答案:ACD38.对( )等暴力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A.累犯B.爆炸C.抢夺D.抢劫答案:ABD39.事实认识错误包括A.行为认识错误B.法律认识错误C.对象错误D.因果关系错误答案:ACD40.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应当是( )。A.按周岁计算其实足年龄B.以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若干周岁C.以农历为计算的标准D.从过生

11、日的当天起就认为已满周岁答案:AB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41.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于深夜潜入王家,适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便将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子强奸后逃离。本案中,对赵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正确42.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答案:正确43.某丙因走私制毒物品,被判刑1年,刑罚执行完毕后第4年,又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对丙应从重处罚。( )答案:正确44.犯罪的一般客体指一切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或者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整体。( )答案:正确45.被宣告缓刑的犯

12、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未犯新罪,考验期满,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答案:错误46.李某因制止两名流氓调戏妇女,遭到该两个流氓的殴打而被迫还手。双方在对打时,被害妇女的父亲王某恰好从此地路过,见状抓住李的肩膀,试图叫李某赶快离开,李某误认为王某是对方的同伙伴,拔刀将王某刺成重伤。李某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 )答案:正确47.甲打击乙,乙奋力还击,丙路过,甲请丙帮忙,共同对乙实施打击,致乙重伤。甲、丙的行为属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 )答案:正确48.不作为之所以与作为一样属于危害行为,同样可以成立犯罪,归根结底在于不作为是应为而不为,它同作为在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答案:正确49.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答案:正确50.犯罪分子被假释后,原判有附加刑的,附加刑仍继续执行。( )答案: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