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整理二)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361500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彩的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整理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彩的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整理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彩的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整理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彩的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整理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彩的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整理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涉江采芙蓉导入:音乐长相思。大家知道,古今中外,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数不胜数。而凄美的爱情悲剧,尤其容易动人心魄。我个人很喜欢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诗中有这样的两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我为什么先引出这两句诗呢?自然是与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有关。因为我觉得它和我们今天要学的选自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表达的情感很相似。当然,待会儿大家也可以对我的这种看法提出不同的见解。点评:优美的音乐,再加上泰戈尔的诗,学生极容易被这样动人的爱情所打动。2、荷塘月色导入

2、:多媒体展示月色下的荷塘景色,舒缓的钢琴曲。导语:“月映清荷,风摆弱柳,独斟清茶于盈盈一水间。昔时古人对月畅饮,对酒当歌,慨怀世事,直抒笔下,挥毫镌写出篇篇流传千古的诗篇,朱老也曾于荷塘月色旁抒己之情,安然于这般的恬淡。有人说,荷塘月色下的自清,是披带着温柔月色的香荷。是如何的一种夜色,造就了如此的佳作;又是如何的一种氛围,轻拂了心灵的弦音,共鸣了数十载后人?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品读、细细回味吧。点评:这样的导入,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那纯美的景色,也能透过美景提请学生细细品味感悟作者的独具匠心。3、故都的秋导入:秋思轻音乐,配以合于文章内容的图片。导语:“秋天是个神秘的季节,没有春的妩媚,没

3、有夏的热情,没有冬的凝重,仿佛一个遗世独立的清丽女子,随落叶而至,随飞雪而归。在郁达夫的笔端,秋,远不及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那般壮丽、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那般凄苦、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般悲凉。蓝朵的牵牛、疏落的长草、非花的落蕊、弱蝉的残声、闲人的话雨、风中的枣子,这些在故都似乎最普通最不起眼的景物,在郁达夫的笔下,却流成了一幅写意的长卷,奏响了一曲独属于他的生命的悲歌。何以如此?让我们翻开课文去细细品味、静静聆听吧。”点评:文中,清、静、悲凉的感情氛围与音乐很好的融为一体,让学生能真切地体会作者笔下北国之秋的悲凉之美。同

4、时,回顾学生以往所学,唤起学生审美情感,在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提醒学生注意郁达夫的选材特点及情感表达,潜移默化地把文章理解的重点渗透给学生,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状态,更快地沉潜到对新课文的研读之中。4、鸿门宴导入:可用多媒体显示“陈涉起义”“楚汉相争”的教学图片。导语:介绍刘邦与项羽相争时的军事形势:“秦末,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先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

5、,屯军新丰鸿门,扬言要同刘邦开战。鸿门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举行的一次宴会,它揭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这次宴会包藏杀机,是一场明争暗斗、扣人心弦的政治斗争。请看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的笔下是如何描写的吧。”点评:在这样进行了背景简介后,学生对课文就更易理解了,为学习新知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5、沁园春长沙导入:在初中时,我们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这首词每次读来,我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点评:正所谓

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已有了初中知识的铺垫,在如此导入之后,学生们顿时激起浓烈的学习兴趣。6、再别康桥导入:配班得瑞的音乐,深情地朗诵下面这首诗:有一座桥,风景秀丽,遐迩闻名;有一个人,风流倜傥,才名远播;有一首诗,清新空灵,诗坛奇葩。他是一个生来就为追寻感动的浪漫诗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流星。他才华横溢,文笔洒脱;他感情丰富,风度翩翩;他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他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不曾带走人世间的一片云彩,却永远投影在读者的波心。点评:这首诗既向学生介绍了作者,又营造了诗意的氛围,为后面的诗歌教学创设了教学情境。7、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入: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多媒体上的彩

7、色插图。导语:“这是苏联著名画家库克雷尼克斯为小说精心设计的插图。你们观察一下,画面中的主人公与周围环境有哪些不协调的地方?”(让学生展开想象力,多观察,多思考,踊跃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接着发问:这个人为什么在大热天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手上戴着皮手套,而且在最晴朗的日子里都穿着雨靴、带着雨伞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小说描写与插图对照,你认为主人公是怎样的人,有何典型意义?点评:欣赏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和领悟文学插图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捕捉其所隐含的非常丰富的文学信息,从而创造性地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同时,在课堂之始,就能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