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方向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机电系.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60807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5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方向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机电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机电方向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机电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机电方向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机电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机电方向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机电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机电方向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机电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方向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机电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方向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机电系.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电方向课程设计说明书 三号粗黑体,居中 院 (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 级 学 生 指导老师 年 月 日 机电方向课程设计任务书兹发给 班学生 设计任务书,内容如下:1 设计题目: 2 应完成的项目:(1) (2) (3) (4) (5) (6)编写20页左右的详细说明书 3 参考资料以及说明: 4 本设计任务书于2012年 11 月 30日发出,应于2012年 12月21日前完成,然后进行答辩。指导教师 签发 2012 年 11 月 30 日课程设计评语:课程设计总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目 录摘 要2第一章 绪论411 引言412 项目内容4121 项目名

2、称和要求4122 项目分析5第二章 机构改造设计621 机构改造方案拟定的依据6221 工件6222 插标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6223 插标机的总体设计622曲柄摇杆滑块三级机构的设计7221推杆往复运动机构的选型7222 基本参数S、K、的确定7223 确定摆杆长度尺寸8224 确定曲柄的转动中心D8225 确定曲柄CD的长度8226 确定摇杆AE的位置和长度8227 确定机构的结构形式923 第一齿轮传动组齿轮的设计9231 总体设计思路9232 齿轮的基本尺寸计算1024 曲柄转动中心轴的位置设计12参考文献附件。摘 要随着目前各公司对安全要求的提高,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公司需要加强对

3、进出人员的管理,门禁被许多公司采用。但大多使用的都是单门禁,对于有很多出入通道的公司显然不适用,既不能做到统一管理也缺少了统计、查询和考勤等附加功能,与此同时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门禁系统多是基于有线通信的方式实现的,具有布线复杂、成本高、定型后不利于重新布线、扩展等诸多缺陷。无线通信方式则克服了有线通信的很多不利因素,因此基于无线通信方式的门禁系统是未来门禁系统的方展方向,本课题设计的就是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通信联网门禁系统。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门禁系统技术发展动态以及技术难点的研究,首先提出一套适合写字楼安全管理的基于单片机的联网式门禁系统。系统基于无线通信模式,采用基于RF射频模块的无线传输平台作为系

4、统的无线传输方式。硬件设计方面,系统采用的是简单实用的直线型网络结构,无线信号的收发核心模块选用的是选择性价比高、集成度高的RF射频模块RFM12。软件设计中,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主要子程序易读性高,扩展性好。通过Visual Basic建立合理人性化的人机界面,方面管理者使用。该门禁系统性能价格比高,解决了写字楼管全管理门禁系统采用有线通信方式所存在的难以扩展、难以升级等问题。 关键词:门禁系统,无线通信,非接触式IC卡 第一章 绪论1.1门禁系统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门禁系统在国内得到广泛的普及。作为智能弱电系统中的一种安防系统,门禁系统集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涉及光电

5、,电子,机械,计算机,通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体现了现代智能化管理的要求1。实际上,门禁系统就是在建筑物内外的出入口通过持有非接触式卡片来对人(或物)的进出实施放行,拒绝,记录等操作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为大门门禁控制,考勤管理,智能楼宇系统,高安全性出入口管理等安全,方便的实施出入控制。门禁控制系统有时也称为出入监督智能系统,其功能是有效地管理门的开启与关闭,保证授权出入门人员的自由出入,限制未授权人员的进入,对暴力强行入门行为,予以报警。同时可对出入人员分类管理,对出入区域分类管制,对出入人员代码,出入时间,出入号码进行登录与存储2。电子门锁是近几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尤其是智能IC卡应用

6、技术的提高发展起来的,随之而产生的接触式智能IC卡和密码键盘门禁系统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使用。电子计算机作为系统管理主机,通过联接系统的各个读卡器(即开门控制器)管理门锁。智能IC卡具有存储运算功能,经初始化和授权后成为控制门锁开和关的特殊钥匙,从而便构成一个现代化的门禁系统。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门禁系统发展完善的过程是现代科技与人类文明相结合而逐步完善的过程。门禁系统以其优良的性能和方便、安全的操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目前的智能门禁系统大多数是基于有线通信的方式来实现的。众所周知,有线通信具有安全、稳定性好、易于实现等优点;但同时有线通信方式具有初装费用高、施工

7、时间长、无法移动、变更余地小、维护费用高、覆盖面积小、扩展困难等缺陷。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网络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功能强、容易安装、组网灵活、即插即用的网络连接、可移动性强等优点,使得无线网络提供了不受限制的应用。网络管理人员可以迅速而容易地将其加入到现有网络中运行。随着无线数据通信逐渐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通信方式,人们设计出一种更安全有效、方便智能的门禁系统无线门禁系统。本课题针对人们对智能安防系统日益增长的追求,提出一套基于无线传输方式的门禁系统。1.2 门禁系统的发展过程及国内外现状分析门禁系统是在传统门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后者是机械装置,在人出入很多的地方,例如办公室,酒店等

8、钥匙的管理造成不便。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出现了电子磁卡锁,电子密码锁等电子门禁系统,该系统提高了人们对出入口的管理程度。又随着电子芯片的高度集成化和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智能门禁系统得以出现。以下是门禁系统的发展过程3:第一代门禁:键盘输入密码方式会有因忘记密码而被拒之门外。第二代门禁:接触卡式门禁系统,例如:(1)磁码卡,是把瓷质贴在朔料卡片上制成。磁卡可改写,应用方便。缺点是易消磁,易磨损。(2)铁码卡,是用特殊的金属线排列编码,采用金属磁烧的原理制成,不易被复制。第三代门禁:非接触式IC卡门禁卡片采用了先进半导体制造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利用电子回路及感应线圈在读卡器本身

9、产生特殊震荡频率,当卡片进入读卡器能量范围时产生共振,感应电流使电子回路发射信号到读卡器,经读卡器将收到信号转换成卡片资料,送到控制器进行判断、决策。第四代门禁:生物辨识门禁系统它包括指纹机,掌纹机,视网膜辨别机和声音识别及人脸识别装置。目前指纹识别门禁系统应用最为广泛。IC卡是由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芯片组成,并封装成人们携带的卡片。世界上第一张IC卡诞生于1974年一位名叫罗兰莫雷诺(Roland Moreno)的法国工程师手中6。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芯片的集成度、容量、安全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EEPROM技术的成熟,使得IC卡的生产、应用成为现实。IC卡按使用方法和信息交换方式又

10、可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射频卡)。接触式IC卡是通过物理接触方式,将卡插入卡座后,与外界交换信息,所用集成电路芯片露在塑料卡外面的一面是一块含有电路脚的接触片,大部分都镀金9。非接触式IC卡是通过电磁波与外界交换信息,带有射频收发及相关电路的芯片与环形天线全部埋在塑料基片中,在进行读写时,读写设备向射频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与读写设备发射频率相同的LC串联谐振电路,在电磁波的激励下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贮存,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从而完成将卡内

11、数据发射出去或接收读写设备的数据4。本课题选择非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的设计,是因为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非接触(感应)式IC卡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方便、快捷 由于采用非接触无线通讯,读写器对在感应范围内的卡就可以进行操作,免去了插拔卡,所以非常方便用户使用(2) 抗干扰性高 非接触式IC卡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有效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在多卡同时进入读写范围内时,读写设备可一一对卡进行处理。(3) 可靠性高 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没有机械接触,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4) 高安全性 非接触式卡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制造商在产品出厂前已将此序列号固化在芯片中,不可以更改;非接触式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互认验证机制,即读写器要验证IC卡的合法性,IC卡也要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5)适合于多种应用 非接触式IC卡的存贮结构特点使其可以做到一卡多用,能应用于不同的场合或系统,例如,企业或机关内部员工“一卡通”,可用作考勤、食堂就餐、电话管理、停车场、门禁等;校园“一卡通”,可用作学生证、借书证、消费卡、门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