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6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2356647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6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6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6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6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6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6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 个知识点 六 晚清时期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 推荐理由 2015 2019 五年高考 14套全国卷 本知识点共出现选择题18道 考查频率 129 真题例证 1 2019 全国 I 卷 28 表 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彬国学生 干练有才 上海招商局创办时 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监生 幼时孤苦伶仃 学习米业 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南邑生员 感于地方贫瘠日甚 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表 1 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 说明当时国内 A 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 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 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 新

2、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当时川沙县部分名人大多参与了工商业 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士 与工商合一的趋势 冲击了传统强调士农工商分立的社会结构 故选B项 材料 创设朱丽 记花米行 说明是从事工商业 与科举取士无关 排除 A项 材料反映部分士人参与工商业 说明是儒家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而非被抛弃 排除 C 项 材料只是提及部分名人从事新式 工业 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状况 且无法说明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排除D项 2 2019 全国 II卷 28 1898 年 一份英文报纸报道 光绪皇帝已经遇害 太后现在正 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 一到适当的时候 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

3、这则报道可以 用来说明当时 A 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 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 1898 年 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 可知部分西方人 支持光绪帝主持变法运动 反对慈禧太后干涉政治 故选D项 广泛支持 不符合当时社 会史实 排除A项 1898 年 加强排外活动的是义和团运动 而并非清政府 排除B项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开始干涉中国内政 材料强调部分西方人的态度而非列强干涉内政 排除 C项 3 2019 全国 III卷 28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 式企业

4、的做法 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 A 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 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 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答案 B 解析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 外 国人的名字 代表外国人的身份 在中国近代受领事裁判权的影响 往往意味着特权 成为 民族工业创立之初的护身符 故选B 项 民间设厂高潮 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甲午战争 后才开始出现 与题干时间不符 排除B项 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 不是外 国资本运作的结果 排除C项 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 与对外 贸易没有直接的联系

5、 排除D项 4 2018 全国 卷 28 甲午战争时期 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 把中国和日本分别 包 装 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 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 称 清政府战败 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 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 清政府却无 所作为 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 C 解析 甲午战争的进程是由中日双方决定的 欧美的舆论宣传最多只能影响但并不能左右 战争进程 故A项错误 日本将中国包装成专制独裁的代表并非为了改变中国的君主政体 而是为了在舆论上争取西

6、方的支持 故 B项错误 面对日本对西方舆论的争取 清政府却无 所作为 反映了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故 C项正确 西方媒体的说法反映出日本获 得了西方舆论的支持 并非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故D项错误 5 2018 全国 卷 28 19 世纪 70 年代 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 有地方督抚 在上奏中强调 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 日本 不应阻贡 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 公使 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 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 可知是

7、中国希望借助西方势力而非日 本借助西方列强 故A项错误 由材料 琉球国向中国进贡 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 可 知中国与琉球国为朝贡贸易 传统朝贡体系并没有解体 故 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地方督 抚的外交建议而非干预朝廷的外交决策 故C 项错误 由材料 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可知地方督抚希望借助国际公法解决日本干涉中国和琉球的事务 已经具有近代外交的观 念 故 D项正确 6 2018 全国 卷 28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 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 认为不能将自然 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 天演论 时 煞费苦心 地将二者联系起来 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

8、 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 传播 中体西用 思想 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答案 D 解析 19 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材料严复 煞费苦心 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 的伦理学联系起来 目的是推动国人的思想解放 故 A项错误 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 表人物 没有倡导反清革命 故 B项错误 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与洋务派 中 体西用 思想无关 故 C项错误 严复 煞费苦心 的目的是 宣传社会进化论思想 以 物 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思想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故D项正确 7 2017 全国 卷 28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 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

9、一个 通商口岸卸货 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 每吨税金达1 两以上 比洋煤进口税多20 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 钱 这一举措 A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 土煤 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 每吨税金达1 两以上 到 开平所产 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 钱 可知 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税负减少 这有利于增强洋务派兴办企 业的信心 故A项正确 材料涉及的只是开平煤矿税负问题 没有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 与开平煤矿的管理无关 故 B项错误 开平煤矿属于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 材料未涉及列强

10、控制煤矿业 故 C项错误 税负减轻只是煤矿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其稳健发展的关键还在于 内部的经营管理 技术 资金等条件 因而 保证 一词言过其实 故D项错误 8 2017 全国 卷 29 1904 年 湖南 四川 江苏 广东 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 海 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 人 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 直隶亦有172 人 山西 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 人 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 湖南 四川 江苏 广

11、东 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直隶 等地开 放较早 经济文化较发达 山西 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 大多属于内地省份 通商口岸 新式企业较少 经济相对落后 因而留学跟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有关 故 A项正确 20 世纪初的反清革命运动大多是由留日归国的学生宣传和发动 因而是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 衡导致革命运动存在区域差异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属于因果倒置 故 B项错 误 清政府作为全国性的中央政府 其鼓励留学的政策不会厚此薄彼 出现区域性的差别 故 C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是留日学生 日本在华的势力范围仅限于福建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 势力范围与留日则没有直接的关系 故D项错误 9 2017 全

12、国 卷 28 1879 年以前 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 派拨各省 并不索取原 价分文 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 采取 协造 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 了 A 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 协造 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 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 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提到 协造 福州船政局应该是从官办转为官督商办 也就是协办 并没 有转为商办 故A项错误 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由 派拨各省 并不索取原价分文 到此后 造船材料费用 由用船一方拨付 采取 协造 方式 反映了经费来源的变化 目的在于缓 解经费压力 故B项正确 从1879 年以前 所造之船均 派拨各省 到后来 费

13、用由用船 一方拨付 说明所造之船自始至终没有投入市场 故C项错误 材料仅涉及福州船政局的 造船业 不能由此推断近代轮船制造业的状况 故D项错误 10 2017 全国 卷 28 1897 年 有人指出 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 皆属皮毛 空 言无补 至今两年来 忽大为变动 如邮政 银行 铁路 直见施行 今天津亦有小轮 风 气之开 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答案 D 解析 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政治改良和思想启蒙运动 虽主张发展工商业 但不是维新派 变法的重点 并且维新变法的影响

14、力也没有这么大 因此维新变法不是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 原因 故A 项错误 1895 年甲午战争清军惨败 洋务运动破产 洋务派创办的官督商办企 业也受到影响 并且无法判断材料中企业是否为官督商办企业 故B 项错误 1895 年 马 关条约 签订后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拓展了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列强加大了对 华资本输出 故C项错误 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 需要赔偿日本巨额战争赔款 清政府为扩 大税源 解决财政危机 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故D项正确 11 2016 全国 卷 28 19 世纪中期以后 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 火柴 洋布等 用品 虽穷乡僻壤 求之于市 必有所供 这种

15、状况表明 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 C 解析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于鸦片战争后 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是否丧失 故 A项错误 19 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 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没有被商品经济所取代 故 B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 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 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故 C项正确 材料只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 无法推断中国 是否主动开放市场 故D项错误 12 2016 全国 卷 29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 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 备优势

16、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 中 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答案 C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洋务运动只是对军队进行初步的西式改革 并没有全部 完成 故 A项错误 集权制度不一定带来有效作战指挥 也不属于军备优势 而且之前两次 鸦片战争也是集权制度 但结果还是失败 故B项错误 甲午中日战争前的洋务运动中 兴 办军事工业 筹划海防 建立了三支近代海军 推动军事近代化的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属于 军备优势 故 C项正确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 而是受到外部的 侵略 故D项错误 13 2016 全国 卷 28 19 世纪中期以后 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 火柴 洋布等 日用品 虽穷乡僻壤 求之于市 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答案 C 解析 鸦片战争前 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19 世纪中期以后 西方列强对中国相 继发动鸦片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