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语(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353539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语(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语(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语(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语(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语(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语(整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论语 强化复习计划 论语 强化复习计划 学情分析 3 25 日 校模拟考反馈 论语题得分率偏低 7 分的问答题 平均得分 2 6 分 失分较 大 且基础分的失分情况较为严重 2011 新高考样卷提示 论语题分值由 4 分提升至 7 分 分成甲 乙两小题的设置 其中 甲题偏重文本的理解 解读 而乙题偏重问题探究以及对经典文化的批判继承 根据考纲变化 本阶段开始 论语 的强化复习 尽量做到甲题得分 教学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明晰文本大意 并完成相关篇目的背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顾课文和习题演练 解决相应的文言基础知识 学会适当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每一章节背后的思想支撑 并思考

2、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及其思 想在当今社会的批判继承 教学方法 逐一讲授 课后看书巩固 练习强化 课时安排 复习计划总纲 1 课时 文言知识点落实及观点解读 13 课时 习题讲解 4 课时 共共 1818 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复习计划总纲及策略提要复习计划总纲及策略提要 学 海 无 涯 呈现方式 呈现方式 pptppt 一 考点解说一 考点解说 1 试题取材范围 10 课自读课文 为政以德 克己复礼 知其不可而为之 仁者爱人 君子之风 周而不比 诲人不倦 高山仰止 沂水春风 中庸之道 2 2 课标 论语 解读的三个层次 课标 论语 解读的三个层次 论语 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

3、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 从语言来说 它是古代汉语 从形式上说 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 从内容上说 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 所以 选读 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复习内容 文字 文章和文化 1 文字 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 读懂文章 积累知识 2 文章 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 学习章法 培养能力 3 文化 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 传承文化 提升思想 其中 高考复习以落实 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 其中 高考复习以落实 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 文化传统的评析 这两个知识 文化传统的评析 这两个知识 点为主要目标 点为主要目标 3 3 论语 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论语 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为政以德 德

4、政主张 克己复礼 以礼治国 知其不可而为之 出仕入世的奋斗观 仁者爱人 仁爱观 君子之风 义利观 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周而不比 人际交往观 诲人不倦 教育观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高山仰止 感人的师生关系 沂水春风 礼乐文化 礼乐治国 中庸之道 和而不同的哲理意味 坚守原则之下的变通 这是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 的哲学基础 一般而言 可帮助学生厘清思想主线 即孔子崇古尚贤 主张恢复周礼 而 礼 的核心思想为 仁 仁 的根本是 孝悌 可以说 礼 仁 孝悌 这是孔子一切 行为的思想支撑 凡是符合这三者的 都是孔子所提倡的 他所有的行为及主张都是以此为 出发点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 孔子的政治主

5、张都不是突兀的 都是与这三者是相一致的 二 复习策略二 复习策略 1 将十课内容烂熟于心 该背的必须背出 文句的理解与翻译也必须掌握个八九不离十 如 此才有可能进行个性化的点评 2 加强背诵 辅以笔答 全力消灭错别字 学 海 无 涯 3 整理 掌握孔子的几大思想观点的核心 认真解读课后的 文本解读 和 知识链接 在精要处进行圈画或摘录 直至弄通弄懂透弄熟 只有了然于胸 才有现场应用的可能 4 加强应试技能的训练 加强解题的格式规范 尽力作到只要能作答就不要失分 5 从文本内容上来看 学生在复习时尽量带着以下四个问题去思考 此四点出自娄沂老师 的建议 1 该句出自哪个章节 即哪一课 2 该句的观

6、点是什么 3 论据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该观点背后的思想支撑是什么 三 答题规范三 答题规范 1 仔细审题 抓关键 重条理 循序渐渐 回答务必切中要害 2 尽管考题具有一定的拓展性 但仍需依足文本 不可轻率落笔 3 评析顺序一般以 总说 分说 的方式呈现 四 例题解析四 例题解析 0909 浙江 浙江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3 303 30 落实 沂水春风 字词及观点 理解孔子心中理想社会的蓝图 背诵相应语句 解决 课后 问题探讨 第三 四课时第三 四课时 3 313 31 落实 中庸之道 字词及观点 理解 中庸 和 适中 的区别 背诵相应语句 解决 课后 问题探讨 学 海 无 涯 注明 绝

7、大部分学生对这篇课文十分陌生 完全不知所云 而中庸之道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是其一切行为的出发点 中庸之为德 是至高无上的 可以迁移至政治 德行 交友等任一 领域 故而有强调的必要性 第五 六课时第五 六课时 4 64 6 落实 为政以德 字词及观点 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 背诵相应语句 解决 课后 问 题探讨 1 课时 为政以德 默写 点评 1 课时 第七 八课时第七 八课时 4 74 7 落实 克己复礼 字词及观点 理解孔子所处的社会大背景 礼崩乐坏 理解周公对 孔子的意义 背诵相应语句 解决 课后 问题探讨 1 课时 克己复礼 默写 点评 1 课时 第九课时第九课时 4 84 8 落实 仁者爱

8、人 字词及观点 理解孔子的仁爱观 背诵相应语句 解决 课后 问 题探讨 第十课时第十课时 4 84 8 落实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字词及观点 理解孔子和隐士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争论 背诵 相应语句 解决 课后 问题探讨 第十一 十二课时第十一 十二课时 4 114 11 落实 君子之风 字词及观点 了解君子所应具备的品德 背诵相应语句 解决 课后 问题探讨 1 课时 君子之风 默写 点评 1 课时 第十三课时第十三课时 4 124 12 落实 周而不比 字词及观点 了解孔子的择友观 并思考中庸之道在择友中的应用 背诵相应语句 解决 课后 问题探讨 第十四课时第十四课时 4 134 13 落实 诲人不倦 字词及观点 了解孔子的基本教育方法 理解晦涩语句的深层涵义 背诵相应语句 解决 课后 问题探讨 第第 1515 1818 课时 习题校对 课时 习题校对 pptppt 论语 前五课练习 论语 后五课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