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3 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片段赏析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352643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3 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片段赏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3 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片段赏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3 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片段赏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3 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片段赏析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3 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片段赏析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庐山瀑布片段赏析古诗教学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学好古诗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审美力以及陶冶他们优美情操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从上幼儿园起日积月累地背诵了许多古诗,关于诗意的理解却显得模糊而浅显。我认为,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教师有必要对教材中的古诗进行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既有利于学生汲取我国古代文明中的灿烂精华,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下面是我结合这首古诗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片段进行的一些反思。激发兴趣正确读诗片段一(配乐播放庐山风光片,简笔画出庐山及庐山瀑布。)师:庐山美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庐山的美?生:烟雾缥缈、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山青水秀师:是呀!庐山的美是说

2、不尽的,喜欢画画的人来到庐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喜欢作诗的人来到庐山更会脱口而出吟诵诗歌。1300多年前,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第二次上庐山时,被庐山瀑布的壮美深深陶醉了,想读读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名作吗?生:想!(学生翻书,迫不及待地小声读起古诗来。)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大声朗读这首诗,把每个字读正确,每行诗读流利。反思:唐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庐山是驰名中外的胜地。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庐山的美,简笔画出庐山的形,为学生创设了愉快的情感学习氛围。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庐山的美,更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庐山,零距离地感受古诗,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渐行渐浓,再切入到他们的求知基点,只提把诗歌读正确、

3、读流利的初步要求,让学生在充分读的训练中树立了学习古诗的信心,奠定了学好古诗的基调。激活想象进入意境片段二师: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的注释认真读古诗,你能读懂什么?生:我读出了紫烟的美。“日照香炉生紫烟”,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的晨雾变成了紫色,袅袅浮游,非常动人。师:这一句诗中哪一个字写出了紫烟的美?生:“生”字能表现紫烟的美。师:能说说你的体会吗?生:“生”紫烟的“生”把紫烟写活了,好像源源不断地产生着。生:“生”紫烟的“生”让我感到庐山好像妈妈,紫烟就是她的宝宝,这些紫烟宝宝调皮地不停挣脱出庐山香炉峰的怀抱。师:(你的想象真是别具一格),你还能从这个“生”字里感受到什么?生:太阳出来了,紫烟把

4、庐山唤醒了,鸟儿也开始婉转啼叫,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师:你能读出生机勃勃的“紫烟”吗?反思引导学生重点读“生”,学生自然地边读边想象,庐山香炉峰的紫烟宛如一幅绝美的仙境图浮现在学生脑中,这一读,既深入了学生对诗歌的品味,又培养了学生读文字思画面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想象中完成对诗歌的理解此刻尤其重要。用同样的方法,学生很好地体会“挂”字的妙不可言,“飞流直下”的气势磅礴,“银河落”的惊天动地。在读诗中激活学生的联想,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组合他们想象到的画面,从而领略文字的独特魅力,感悟古诗的经典意境。这时的读诗,想象,表达等方法应该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艺术体操。激情吟诗熟

5、读成诵片段三师:瀑布的快、急、猛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生:让我们大开眼界。生:这可真是天下奇观呀!生:这瀑布简直太雄伟太壮观了。师:老师和你们一样,被这奔腾飞泻的瀑布深深吸引。站在这瀑布下的李白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生:他应该陶醉不已。生:他也许觉得自己到了仙境。生:他被这壮美的瀑布迷住了,好像不知道究竟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师:(说得太妙了!老师觉得你的思维火花真灿烂)你从哪个字能体会到李白的这种心境?生:“疑”字可以让我体会到。师: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呢?(学生自由练习读,努力读出如梦似幻的飘渺感。)师:李白在庐山的瀑布中陶醉了,我们在李白的诗歌中陶醉了,想跟着老师来读这首望庐山瀑布吗?(指导

6、朗读,注重节奏韵律,重点把握“生、挂、飞流直下、疑、落九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吟诵。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背下这首古诗。)师:谁会背这首古诗?(指名吟诵,评价朗诵)师:你能从这首诗中体会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生:诗人赞美了瀑布的壮美。生:诗人也抒发了对秀美山川的热爱。师:请同学们饱含深情地背诵这首古诗吧!反思在抓重点词理解这句古诗,感悟这句诗的非凡意境后,再让学生从“疑”字着重体会诗人的如痴如醉,更能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态美。还是这个“疑”字,让学生真正溶进古诗中,溶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这种激情因为诗的魅力而流传千年,学生在激情中吟诵古诗,进而产生了要背诵古诗的高层次需要,教师这时指导朗诵,重点把握读“生”“挂”字的舒缓生动、“飞流直下”的轻快充沛、“疑”的柔和飘渺、“落九天”的稳重绵长,让学生在自发读与感悟读的层次递进中掌握诗歌节奏韵律和情感脉动,最后发展到激情吟诵,达到熟读成诵的传统要求,用“诵”这种亘古不变的艺术形式再现诗人若干年前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