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2-5岁)好习惯.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45352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宝(2-5岁)好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宝宝(2-5岁)好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宝宝(2-5岁)好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宝宝(2-5岁)好习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宝宝(2-5岁)好习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宝(2-5岁)好习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宝(2-5岁)好习惯.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饭前、饭后与睡前1小时都不宜大量饮水对于宝宝来说,好习惯会是其一生受益,坏习惯则是人生的阻碍。可不要觉得宝宝小,就认为有些事情可以听之任之,要知道坏习惯一旦养成,再纠正就会很困难了,所以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1.按时进餐 即使宝宝还没有完全断奶,也应该让他在固定的小餐桌旁与家人一起愉快地进餐。要培养宝宝爱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按时吃饭,尽量不吃零食。当他有意愿自己动手后,不要害怕弄脏衣物和地板,让他自己去尝试去努力,即使一餐只吃进去一两勺也是很大的进步。一个能自己主动快乐进步的宝宝对妈妈来说简直是惊喜。 2.健康卫生 宝宝外出归来、餐前和便后要养成洗手的习惯,睡前要养成刷

2、牙、洗澡或洗小脚、洗小屁屁的习惯。刚开始父母可以抱着他们洗小手,等到他们自己能力达到后,引导他们自己搬着小凳去洗手。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他们一生的健康。 .3.文明礼貌 即使宝宝还不会说话,也应该引导他在爸爸妈妈离家时摆手“再见”,在他们回家时张开怀抱迎接,见到长辈要摇着小手打招呼这是基本的礼貌素质,是人文素质的基础。牙牙学语时,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会是宝宝最初的模仿,礼貌会换来他人亲切的对待,反过来也能鼓励宝宝更加主动地与人交往。 4.安然入睡 宝宝的睡眠对其成长至关重要,要从小杜绝抱、拍、摇、含奶瓶等入睡坏习惯,在固定的时间午睡及良好的入睡方式不仅有利于他们以后迅速适应幼儿园生

3、活,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独立意识的形成。 5.快乐阅读 阅读是人生的益友。父母在宝宝出生后就应该养成给他读故事的习惯。当他的小手可以抓、握、翻后,应该大胆地让他接触图书,养成翻书、看书的意识,晚间的睡前故事不仅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他们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宝宝的书要选择大一些,画面要清楚,色彩要鲜艳。 6.和谐交往 现在的宝宝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宝宝多与小朋友接触,一起游戏,一起玩玩具,这样有助于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也能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还能培养宝宝良好的社会情感,帮助他和谐地与人交往,并懂得关心爱护他人,从小学会爱护玩具、爱护小动物,爱分享,不自私。 7.独立玩耍 独立玩

4、耍可以培养宝宝的独立、自信、创造力以及语言能力。1岁前的宝宝已经认识到自己可以独立做一些事情,也愿意去这样做,父母应该提供给宝宝独立玩耍的机会。只要宝宝处在安全的环境中,不妨就让他去享受一个人独处的快乐。 TIP:宝宝最爱模仿,好奇心也很强,父母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面镜子,父母的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宝宝的行为意识,所以父母要为宝宝以身作则,树立一个好的效仿榜样,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九个好习惯成就优秀宝宝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其实,在孩子小时候有意培养一些习惯对他以后成才很有好处,专家指出,有九个习惯是可以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的:好习惯之一拥有积极的心态父母怎么做:1.经常对孩子讲事

5、情的两面性,让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2.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赏识他们的长处,并告诉孩子积极看待问题的好处,让他们对积极的选 择有切身体会。3.对孩子存在的短处,要客观看待,甚至积极看待,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4.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告诉他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5.在家里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好习惯之二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父母怎么做:1.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父母们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能够独立的,同时又要在生活中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去发现自己的能力。您可以制定一些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独立的快乐。2.能放手的时候尽量放手。天冷的时候,父母们

6、不要先对孩子说“该穿大衣了”,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学会加衣服。为了孩子的独立,有时候父母不要对孩子无微不至。3.尊重孩子的选择是让孩子独立的前提。篮球健将乔丹的母亲曾经深有体会地说,最棘手、最不放心的问题,是让儿女按书本追求自己的梦想,自己做出事关终身的决定,选择与我为他们确定的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也恰恰是天下多数父母都担心的问题。可是,要想让孩子真正独立,父母一定要冲破这一关,这是孩子独立的关键所在”。4.让孩子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行为来自独立的思想,孩子的想法与父母不同时,父母不要急于否定他们的想法,而是要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想。仔细听听他们的陈述,让孩子独立表达自己的见解。好习惯之三对事

7、情有责任心父母怎么做:1.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在家庭中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当的、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打扫卫生、负责给花草浇水等,看他能否完成,完成了立即加以鼓励。2.听取孩子对家庭生活的建议。经常和孩子讲讲家里的花销添置、人事来往,并请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请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当父母经常聆听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有价值的建议的时候,孩子就会心中油然而生对家庭的责任感。3.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你还小。”“你不懂。”“你不行。”而要给孩子一定的锻炼机会。孩子们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远远超出成年人的想象。成年人认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已经完全有能力驾驭。因此,父母们要尽量给

8、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和勇气,这样孩子便可以在自我服务中增强责任心。4.强调做事的结果,使孩子养成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认真、做得出色、做得卓越的自我要求。5.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许诺什么,因为如果无法达到承诺容易给孩子树立说话不算数的坏榜样。6.给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他的年龄特点,否则孩子容易养成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坏习惯。好习惯之四对目标坚韧不拔父母怎么做:1.给孩子订立一些具体的目标,每天坚持去做,并及时鼓励他们。2.当孩子坚持做一件事取得一定成效时,给他们一个奖励。奖励未必是物质的,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者给孩子做一个进步记录。3.从容易培养的习惯开始,逐渐培养孩子的毅力,这样慢慢

9、就可以达到持之以恒。有的父母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常性,做事不够坚持,也有的父母认为毅力就是天生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培养的,因此只能“望孩子兴叹”。其实,毅力完全可以培养出来,而培养习惯正是增强毅力的好办法,可以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毅力会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逐步产生、增强;逐步产生、增强的毅力反过来又可以强有力地促进习惯的培养。父母怎么做:1.自信和自卑往往一念之差。如果一个人善于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自己,就容易自信;如果总是用消极的心态去看自己,则容易自卑。2.自信在于积累。把一件事做成功就容易增加自信,把一件事做失败,就容易增加自卑。所以,建议父母们不要给孩子设立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那样非但

10、不能帮助孩子成功,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3.培养孩子的钉子精神。钉子之所以能钉在坚硬的墙里,一是因为它很尖,也就是目标不很大;二是因为钉钉子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是榔头,就是用的力很大。如果我们不是用榔头钉钉子,而是用拳头砸擀面仗,就一定钉不进去,因为目标太大,用力太小。父母也要给孩子讲些类似的道理和故事,让孩子懂得做事的目标和力量之间的关系,并用钉子精神去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故。4.要让孩子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世界上的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用处,因此而组成了大千世界。父母要给孩子讲这样的道理,也可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看看山水花草。告诉孩子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潺潺,花有花的芬芳,草

11、有草的绿茵。父母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及与众不同的特点,并及时发扬光大他们的特点。好习惯之六懂得尊重父母怎么做:1.尊重的重要特点是给人发展的机会,张扬每个人的个性。因此,无论是自尊还是尊重他人,都需要我们不用固定的模式去看待人,要求人。相信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自己合适的理由。2.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总是把孩子看成被教育的对象,给孩子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这样,就意味着父母在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尊重。3.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人,不仅要尊重每个人的想法、人格,还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比如,当他人把地扫干净时,你是否懂得爱惜;当朋友请你吃饭时,你是否懂得感谢4.尊重不同阶层的人。尊重强调的是每

12、个人的生命体验,既然是每个人的,就说明每个生命都可以有不同的体验。因此,在面对弱势群体的时候,要告诉孩子平等地看待他们,以心和他们交流,而不仅仅是怜悯和施舍。5.尊重的前提是民主,因此父母要可能在家庭中创造民主的环境,这是无声的培养。好习惯之七保持诚信父母怎么做:1.父母以身作则,言行如一,对同事,对朋友,对邻居,对孩子讲究诚信,讲话要诚实、有信用。2.如果出现了问题,父母不要推卸责任,也不要教孩子推卸责任。责任其实是和信誉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责任在孩子身上,抓住这个教育机会,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3.给孩子建立一个“信誉存折”,每次孩子做了诚信的事,都要在上面记上一笔,这样就相当于给孩子一些鼓励

13、。时间久了,诚信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4.不存侥幸心理,不贪小便宜。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告诉孩子不贪小便宜,任何一次小便宜都会毁掉你的信誉。诚实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身边的人也会同样以诚信来回报你。好习惯之八利人利己父母怎么做:1.父母在家里尽量找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做,大家有兴趣,对大家都有利,做得高兴,玩得快乐,让孩子体会“利人利己”的价值。父母不要仅仅考虑孩子的兴趣,还要把自己的兴趣加进去,让孩子学会考虑父母的爱好和利益。2.找一些损人利己、损人害己的报道拿给孩子看,及时与孩子讨论,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孩子说说怎样做人最适合。3.到市场上买了一件孩子喜欢的东西,就要让孩子明白买卖成功的原则就是利人利己,我们得到了喜欢的东西,商人赚了钱。如果让商人赔钱,他肯定不会把东西卖出去。4.在孩子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为他人考虑。可以先从身边人做起,比如为父母着想,为爷爷奶奶着想,为同学着想等等。好习惯之九善待他人父母怎么做:1.善待他人就要学会了解人。有的父母常常说:“我实在不了解我的孩子,因为他太不听我的话了!”实际上,这样的话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应该说,父母要了解孩子,首先要听孩子的话,听多了就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他希望什么,埋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