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6-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年代(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234504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7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6-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年代(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6-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年代(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6-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年代(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6-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年代(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6-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年代(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6-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年代(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6-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年代(含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6-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年代知识系统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一)三类岩石的认识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分为:花岗岩(侵入岩),坚硬致密;玄武岩(喷出岩),常有气孔。2. 沉积岩:外力作用生成,沉积物在固结成岩的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如石灰岩/砂岩/页岩,特征:有明显层理,可能含有化石。3. 变质岩: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2) 掌握三大岩石的转化1.理清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图上箭头的方向(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岩浆指向外的箭头一定指向岩浆岩。(2)岩浆岩和变质岩能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能转化成变质岩。(3)沉积岩和变质岩均不能转化成岩浆岩。二、

2、地质年代表【运用地质年代表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一)地球的演化:就是地球的历史,是指地球诞生之后,地球系统由简单到复杂,包括地貌的演变、生命现象和活动的发展等的历史过程。(二)【地质年代】:地质年代(Geological Time)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阶、带。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三)地质年表口诀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

3、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四)【划分依据】:地质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龄(或同位素年龄)两种。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和它们的时代顺序。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

4、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自然界放射性同位素种类很多,能够用来测定地质年代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较长的半衰期,那些在几年或几十年内就蜕变殆尽的同位素是不能使用的;2、该同位素在岩石中有足够的含量,可以分离出来并加以测定:3、其子体同位素易于富集并保存下来。【金钉子】: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俗称。为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时代)所形成的地层的全球唯一标准或样板,并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岩层序列中标出

5、,作为确定和识别全球两个时代地层之间的界线的唯一标志。课后巩固(江西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三第四次月考)2015年初,群岛国家汤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个新岛屿。读汤加位置与新岛形成图(下图),完成13题。 1汤加附近洋面新岛的成因可能是A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海底火山喷发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海底火山喷发C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海底火山喷发 D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张裂,海底火山喷发2紧邻汤加东侧的海底地形名称为A大陆架B海沟C洋盆D海岭3从塔斯马尼亚岛(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经汤加到南极大陆边缘一线,洋底地壳年龄的大致变化趋势是A年轻年老B年老年轻C年轻年老年轻D年老

6、年轻年老【答案】1A 2B 3D【解析】1汤加附近洋面新岛的成因可能处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是板块的挤压而成,板块挤压有裂缝,海底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形成岛屿。故选A。2板块挤压在海洋里形成海沟,大陆部分形成岛弧、山脉。故选B。3从图中可以看出汤加以及附近岛屿是新的洋壳的诞生地,新的洋壳应该最年轻,离其越远,洋壳年龄就越老。故选D。(江西南昌新建县第一中学高三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磬吉”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世界自然遗产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以如针尖状耸立刺向天空的石林著称于世。读图,完成45题。4“磬吉”属于A河流堆积地貌B花岗岩地貌C喀斯特地貌D火山地貌5组成“磬吉

7、”的物质是几百万年前珊瑚和海藻的化石。据此判断“磬吉”的形成过程是A地壳下沉沉积物堆积地壳隆起抬升雨水侵蚀B地壳隆起抬升沉积物堆积地壳下沉雨水侵蚀C地壳下沉雨水侵蚀地壳隆起抬升沉积物堆积D地壳隆起抬升雨水侵蚀地壳下沉沉积物堆积【答案】4C 5A【解析】4从景观图中可以看出“磬吉”呈现峰林、峰丛的特征,主要是受雨水侵蚀和溶蚀的作用(外力作用),因此“磬吉”属于喀斯特地貌,故选C项。5根据图示材料可知,组成“磬吉”的物质是几百万年前珊瑚和海藻的化石,由此判断“磬吉”的形成经历了地壳的下沉,珊瑚和海藻化石堆积、地壳抬升、雨水侵蚀等过程,故选A。【点睛】喀斯特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奇峰林立

8、,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等。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三种。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五种。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6【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加拉帕戈斯群岛隶属厄瓜多尔,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千米,位于东太平洋三大洋流(秘鲁寒流和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如下图。

9、这里的动物以自己固有的特色进化,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炉”。我国海南省某游客6月到该群岛中的费尔南迪纳岛旅行,他在朋友圈分享到:与家乡相比,这里甚是凉爽,滨海地少见林木,但草类茂盛,不时有浓雾汹涌而来。指出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岩石类型及其成因。【答案】以岩浆岩为主。成因:地处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剧烈,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石。【解析】据左侧放大的图分析,该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有大量火山口,说明加拉帕戈斯群岛为火山岛,岩石多为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形成的岩浆岩。据右图该岛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剧烈,岩浆喷出地表后,经过冷却凝固从而形成岩浆岩

10、。(2019河北辛集中学高三月考)读下面表格,完成78题。 7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8乙的末期: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B恐龙灭绝C被子植物繁盛D爬行动物繁盛【答案】7B 8A【解析】7读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甲时代对应的动物是恐龙,甲是中生代。乙对应的是两栖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乙是古生代,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8 乙的末期进入裸子植物时期,藏类植物明显衰退,故A正确;恐龙灭绝是在甲末期,故B错误;没有出现被子植物,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爬行动物盛行是在甲时期,故D错

11、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2019全国高三专题练习)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云贵高原在距今大约两亿年前为海湾环境,堆积了深厚的石灰岩等。新生代以来,云贵高原不断抬升,始新世末,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再度被抬升。西双版纳的山红树种群数量少,零星分布于海拔600m-850m,石灰岩基底的沟谷,是地质变迁的残留物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与其伴生的乔木树种多。山红树的天然繁殖能力较弱,种子成熟期在1011月份,在自然状态下休眠期极短,常温贮藏2个月即完全丧失发芽能力,忌低温干燥,土壤温度25以上才能萌发。图甲示意全球部分地质年代及干湿冷暖变化;图乙示意西双版纳山红树分布

12、区的气候资料。 (1) 推测云贵地区的山红树种群繁盛时期的古气候环境,并分析地质变迁过程对山红树种群的影响。【答案】(1)繁盛时期的气候条件比现在更加湿热。渐新世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新生代以来云贵地区受到多次抬升,气温下降,使山红树的繁殖环境变差;在地质变迁过程没有受到强烈的地质灾变(如火山喷发);现代山红树生存环境无明显变化,但由于位于滇南谷地,受第四纪冰期影响较少,使得山红树得以残留。【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云贵高原自新生代以来慢慢形成,因此据图甲推测云贵地区的山红树种群繁盛时期的气候与后期相比,气温更高,降水更多,湿度更大。从图中可以看出自渐新世以来,气温波动下降,降水减少,这是由于自新生代以来云贵地区受到多次抬升,气温下降,使山红树的繁殖环境变差,面积减少;由材料可知随着地壳的不断抬升,山红树仍然遗留至今,说明在地质变迁过程没有受到强烈的地质灾变(如火山喷发),地质环境较为稳定;最后现代山红树主要分布在600m-850m,石灰岩基底的沟谷,由于地处滇南地区,受第四纪冰期影响较少,使得山红树得以残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