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初中数学教学 关于中考命题与数学教学减负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2344302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舟山初中数学教学 关于中考命题与数学教学减负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舟山初中数学教学 关于中考命题与数学教学减负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舟山初中数学教学 关于中考命题与数学教学减负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舟山初中数学教学 关于中考命题与数学教学减负的几点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中考命题与数学减负的几点思考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依然存在,作为中小学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也不例外诚然,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笔者认为,在其他改革措施难以施行的情况下,中考命题改革不妨先行一步,充分发挥其权威而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积极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如能坚守“四个坚持”,那么破解数学减负顽疾应该可以有所作为 一、坚持涉及高一级的数学知识不考近年来,以高中知识或以大学知识为背景的中考题也屡有出现,这些试题往往以阅读题的形式居多,如:1.(2007云南双柏)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后面的问题材料: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相乘:记为如,此时,3叫做以2为底8的对数,记为(即)

2、一般地,若(且,),则n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为(即)如,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为(即)问题:(1)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 .(2)观察(1)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3)由(2)的结果,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 (且,,)(4)根据幂的运算法则: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上述结论 2.(2007广东梅州)将4个数,,排成2行、2列,两边各加一条竖直线记成,定义,上述记号就叫做2阶行列式若,则 又比如: 2007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卷第20题填空题以高中排列组合公式拟题2008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卷第10题选择题,利用高中极限知识为背景命题命题此题虽然命

3、题者的出发点是要求考生利用估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但不可否认利用极限知识来解决更简单,思路也较自然诸如此类,在高中或大学将来明显要学习的知识,如果坚决不再在中考试题中出现,则可减去许多不必要的复习负担!二、坚持涉及原教材的已删知识不考新课程改革,比较突出的一点是课程标准中对学习内容总量上作了进一步删减,许多知识的难度进一步降低,特别是大大减轻了不必要的繁琐记忆负担,以克服老教材中“繁”、“难”的弊病如:二次根式中的分母有理化,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圆幂定理,圆的公切线和比例线段及性质等内容然而,纵观全国各地的中考卷,旧内容仍然被命题者所关注或“开发利用”比如,以韦达定

4、理编拟的中考试题就不难找到1. (2007四川德阳)阅读材料:设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根据该材料填空:已知,是方程的两实数根,则的值为_2.(2008年湖南湘潭)阅读材料:如果,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那么有. 这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我们利用它可以用来解题,例是方程的两根,求的值.解法可以这样:则. 请你根据以上解法解答下题:已知是方程的两根,求:(1)的值;(2)的值. 试想,这些数学课程标准已删除的内容,若以旧内容新包装的形式再来命题,学生的负担能减轻吗?再问,学了一元二次方程后,要不要补充一下韦达定理内容呢?现在很多一线教师怕学生吃亏,宁可多费点

5、时间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补充拓展,如此学生的负担又会怎样?这种看似时尚新颖的试题,其实与新瓶装旧酒并无二致笔者认为,应该坚决抛弃,让其绝迹则更好!三、坚持以课本与作业本为命题基础毋庸置疑,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事实上并没有减轻,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已越来越引起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全社会的重视最近,浙江省教研室许芬英老师在舟山复习研讨会上所作的题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思路漫谈的报告中,提出了四个有利的中考命题评价原则:一是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二是有利于初中课程改革;三是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四是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笔者认为,这四个有利于也为中考命

6、题如何体现减负精神指明了方向从第四个评价原则来看,笔者认为,控制命题范围及命题方式是一条很重要的减负途径比如中考试题以课本或作业本中的例题、习题为主,在此基础上对其加以改编或拓展进行命题,不失为一种有效且合理的方式这方面,重庆市的做法值得借鉴每年中考结束后,重庆市除了公布数学试题,命题者另外还会将每一道题源自课本哪个例题或习题,抑或作业本哪一道,附在试题后面,并标注页码命题方法也挺简单,有的是简单的替换例题或作业题中的数值,有的则是以教材课后习题作为命题背景,进行较大幅度的改编或拓展时过多年,重庆还是坚持这一做法笔者从网上查阅了近几年重庆市有关数学中考的试题或分析文章,都可印证这一点其中文3对

7、07年重庆市数学中考试卷所作的点评是:“许多题目来源于教材或从教材的基本要求出发加以拓宽,回归课堂教学,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抵制资料书的泛滥,充分展示了常规性、基础性、方法性的特点” 由此可见,重庆市多年来还是坚持了中考命题以教材为主的做法笔者认为,如果中考试题80%来源于教材或作业本,那么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这样做,既可以让教师潜下心来研究教材,又可以让学生潜下心来做好作业,而不是扎在一大堆参考资料中,搞题海战术瞎折腾!四、坚持中考命题难度系数平稳有效新课程实施以来,浙江省教育厅就提出了中考试卷要求在0.70.75之间,其根本的目的,也是与学科减负有关最近,浙江教育厅张绪培

8、副厅长在杭州举行的省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评价研讨会上,强调指出:“初中学业考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坚决把学业考试的难度降下来,反对考机械记忆,不能出技巧性、竞赛类的偏题、难题,同时,尽可能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高高兴兴地从考场中走出来”那么,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高高兴兴地从考场中走出来?笔者认为,最大的保障就是降低中考的难度系数,并且让难度系数值保持在一个平稳有效的区间,更不应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我们知道,目前的中考仍然担负着学业考试和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科学合理地平衡两者的权重,这是一个方向性问题,中考的

9、指挥棒作用也恰恰体现在这里弱化高中选拔功能,突出学业水平考试,理应成为当下中考命题必须坚持的原则中考试题中不妨多点考查数学“双基”的基础题,作为选拔试题的中档题与较难题,再适当降低难度,淡化选拔功能,做到选拔性试题数量与分值双控制如此,让大多数学生从“陪练”中解放出来,而不必再被动地跟着少部分优秀学生受累虽然这样做也可能导致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大幅降低,但是若能换取学生身心的解放,就算录取分数较之以前低了那么几十分,从教育的大局来说,又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当然,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究其根源并不仅仅在教育,可能更多在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资源状况乃至文化传统但是,在目前这些方面尚无法强力推进的情况下,中考命题应该是一个可以积极考虑的有利因素,或许也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余慧娟,施久铭:“减负”:教育到底能做什么,人民教育,2009(5)3 张建鹏,张德跃:遵循课标理念立足素质教育析2007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数学教学通讯,2007(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