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邦 管理学基础 10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343005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振邦 管理学基础 10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方振邦 管理学基础 10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方振邦 管理学基础 10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方振邦 管理学基础 10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方振邦 管理学基础 10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振邦 管理学基础 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振邦 管理学基础 10(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基础 主编 方振邦副主编 李超平胡平胡威张红霞张秀智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第10章个体行为的基础第11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第12章群体和团队的建设第13章领导第14章沟通及冲突管理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第4篇领导 10 1个体差异与个体行为10 2知觉与个体行为10 3态度与态度管理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第10章个体行为的基础 10 1 1个体差异的分类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10 1 2传记特点 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任职年限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10 1 3价值观 价值观的定义价值观 value 是指超越具体情况

2、引导个体对行为与事件进行选择与评价 指向希望达到的状态与行为的 一些重要性程度不同的观念与信仰 价值观的影响因素遗传父母行为社会文化背景组织影响其他相似环境价值观的重要性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10 1 3价值观 价值观的分类奥尔波特等人的分类理论型 经济型 审美型 社会型 政治型 宗教型罗克奇价值观调查工具价值观和中级价值观施瓦兹价值观分类的四个维度自我超越 对变化的而开放性态度 自我提高 保守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10 1 4人格 人格的定义人格 personality 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对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具有独特性 稳定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3、人格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情景人格理论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16PF 大五模型迈尔斯 布瑞格斯人格特质 MBTI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10 1 4人格 人格与工作的匹配 约翰 霍兰德的人格 工作匹配理论 现实型 偏好规范 有序清楚明确的活动 顺从 高效 实际 缺乏想象力 会计 出纳 档案管理员 偏好需要思考组织和理解的活动 分析 创造 好奇 独立 生物学家 经济学家 数学家 新闻记者 偏好那些影响他人和获得权力的活动 自信 进取 精力充沛 法官 管理人员 销售人员 小企业主 偏好能够帮助和提高别人的活动 友好 合作 理解 乐群 社会工作者 教师 临床心理家 偏好创造性且无规则可循的

4、活动 理想 情绪化 富于想象力 无序 画家 音乐家 作家 室内装饰家 偏好需要技能力量协调性的体力活动 害羞 真诚 持久 稳定 顺从 实际 机械师 钻井操作工 装配线工人 I A R C S E 研究型 企业型 社会型 传统型 艺术型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10 1 5能力 能力的定义能力 ability 指的是个体能够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 能力的分类心理能力生理能力特殊能力能力的个体差异能力与工作的匹配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10 1 6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 emotionalintelligence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 是指监控自己以及他

5、人的感受与情绪 辨别不同情绪并用这些信息来指导自己的思维与行动的能力 情绪智力的结构及其测量工具心理能力模型 沙洛维和梅耶的智力结构模型四个维度 情绪觉察 情绪鉴别 情绪理解和情绪控制综合模型 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结构模型五个维度 认识自身情绪 妥善管理情绪 自我激励 共情和人际关系管理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10 1个体差异与个体行为10 2知觉与个体行为10 3态度与态度管理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第10章个体行为的基础 知觉的基本概念知觉 perception 是指个体为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可以分为 物知觉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知觉者知

6、觉对象知觉环境 10 2 1知觉与社会知觉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态度 动机 兴趣 经验 10 2 1知觉与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的规律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规律 选择性知觉 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 晕轮效应 刻板印象 归因的内涵归因 attribution 是社会心理学范畴上的一个名词 是指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归因理论的内容和发展海德的朴素归因理论内部归因外部归因 10 2 2归因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归因理论的内容和发展凯因的归因理论 10 2 2归因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低 高 个体的行为 区别性 一贯性

7、 一致性 外部 内部 内部 外部 外部 内部 高 高 低 低 归因理论的内容和发展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失败或成功的四种主要原因 这四种因素可以按原因源 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划分 10 2 2归因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归因中的偏差1 基本归因错误 指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往往忽视情境的巨大影响 将其他人的行为归因为个人因素 如智力 能力 动机 态度或人格 即使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很明显地受情境的影响时也如此 然而 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 人们则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 往往做出情境归因 如任务难度 其他人的作用 运气等 2 自我服务偏见 指人们倾向于做出有利

8、于自己的归因 当人们被告知成功时 往往会做出内部归因 而当被告知失败时 则会做出外部归因 10 2 2归因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10 1个体差异与个体行为10 2知觉与个体行为10 3态度与态度管理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第10章个体行为的基础 态度的概念态度 attitude 是人们关于人和事物较为稳定的评价性陈述 这种评价可以是赞同的也可以是反对的 它反映一个人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心理倾向 态度是行为的前提 是一种反应的准备状态 态度的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10 3 1态度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认知失调理论1 认知失调是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

9、提出的 指任何的不和谐 包括个体可能感受到的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或者他的行为与态度之间的不一致 2 人们消除认知失调的愿望的强烈程度取决于三个因素 造成失调的要素的重要性 个体认为自己影响 应付失调的能力有多大 个体卷入失调而可能获得的收益有多大 3 减少认知失调的三种方法 改变态度增加认知改变行为 10 3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认知平衡模型1 认知平衡模型 P O X模型 是由海德提出的 他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 和谐的需要 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 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 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谐的方向转化 10 3 2态度与行为

10、的关系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P 知觉主体O 其他人X 某一现象或事件 服从 认同 内化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10 3 3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形成和态度转变过程经过的三个阶段 10 3 4组织中的态度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工作满意度1 工作满意度的内涵对于工作情境的一种情绪反应 取决于结果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或超出期望 代表了几种相关的态度 多年来人们确定了工作的五个维度来代表一个员工对工作的最重要特征 这些维度是 工作本身 薪水 晋升 上级的管理 同事 2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工作本身 报酬 晋升机会 工作环境和融洽的同事关系3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11、结果 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 10 3 4组织中的态度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组织承诺1 组织承诺的定义对组织价值观和目标的认同程度 愿意为组织付出努力的承诺以及继续留在组织中保持成员身份的期望 承诺的三种成分 情感承诺 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2 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 员工对组织的投入工作本身的特性组织因素宏观环境因素3 组织承诺的结果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员工的离职倾向和离职行为 关键词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复习思考题 哪些传记特点能够最好地预测生产率 流动率 缺勤率以及工作满意度 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大五模型 其中哪一项对绩效的影响最大 为了保证个体有恰当的能力有效地从事给定的工作 管理者应该做哪些工作 什么是情绪智力 你是否认为一名管理者的EQ比IQ更重要 为什么 我们在判断他人时 常常会走哪些捷径 请列举你在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复习思考题 7 人们在对事情进行归因时存在哪些偏差 请分别举例说明 8 假设你有一个员工不认真对待工作 并且影响了工作团队中的其他人 你应该如何说服他改变这种态度呢 9 你同意 快乐的工人是高生产率的工人 的说法还是 高生产率的工人是快乐的工人 的说法 为什么 10 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如何解释当前组织承诺下降的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