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教师招聘考试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341897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教师招聘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新课程改革教师招聘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新课程改革教师招聘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新课程改革教师招聘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新课程改革教师招聘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教师招聘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教师招聘考试(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 王耀华 1 新课改的背景C2 新课改的目标A3 新课改教师角色 教学行为的转变B4 新课改教学观的变革A5 新课改学习方式 学生观 的变革A6 综合实践课程B7 信息技术教育与补充知识C 新课改背景EX 1999年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出 2001年颁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启动新课改 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确立的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 育人为本 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 促进发展 提高质量 核心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方式的改革 战略主题 两个基本一个进入 以 三个代表 和 三个面向 为指导 新课改背景 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知识经

2、济初见端倪 强调终身学习 学习经济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困境 培养 的人才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改革学科本位 知识本位 改革应试教育 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新课改的目标 重点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创新精神是民族的灵魂 要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评价 教学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过去 注重知识传授改革后 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 实现全人发展2 课程结构均衡性 综合性 选择性过去 学科本位 缺乏整合改革后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并设置综合课程 新课改的目标 重点 3

3、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过去 繁难偏重 注重课本知识改革后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 突出时代精神 关注学生学习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过去 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改革后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 获得新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 交流合作等四大能力 新课改的目标 重点 5 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考评机制过去 选拔甄别功能改革后 发挥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 课程更新 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 三级课程管理机制 过去 管理集中改革后 国家 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 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练

4、习题 1 最近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 年启动A 1999B 2000C 2001D 20022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 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总体框架A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 试行 B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3 不属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特征的是 A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B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C 政府调控日益加强D 人类生存发展面临困境 练习题 A 优先发展B 育人为本C 改革创新D 促进发展E 提高质量 4 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A 三个代表B 三个面向C 科学发展观D 邓小平理论5 2011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确立

5、的工作方针是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把 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 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7 当前时代发展有哪些特征 对基础教育提出了什么要求 练习题 1 新课程的结构应当有 的特点A 公平性B 均衡性C 选择性D 综合性2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和 3 新课程实施中 要对课程结构过于强调 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并设置 4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 练习题 5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 A 先进的教学观念B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素质教育精神与教学观念C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D 以课堂教学为中

6、心教学观念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的具体目标有 转变课程功能 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改革课程内容 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和 A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B 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C 实现三级化的课程管理制度D 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练习题 7 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 教育功能观转变 教师观转变 学生观转变 教学观转变 评价观转变A B C D 8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 获得新知识 等四大能力 练习题 9 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以学生发展为本 培养环境意识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A B C D 10 新课改强调 是民族

7、的灵魂 要不断提高 能力 练习题 12 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是终身教育对于现代人的新要求 13 我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机制 即国家课程 从而不断提高课程对于地方和学校的 14 论述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转变 师生关系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 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学与研究的关系 教育教学研究学习者斯腾豪斯首次提出 勒温 行动研究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新课改倡导民主 开放 科学的课程理念 课程与教学相互融合 教师在新课改中发挥主体地位学校与社区关系 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学校教育社区化 社区生活教育化 强调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关系 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对

8、待师生关系 尊重欣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即 以学生发展为本 倡导全人教育 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 不伤害学生自尊心 学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称赞对待教学关系上 帮助 引导 教 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 教 的本质在于引导启发 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对待自我 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利于培养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 在教学前 中 后均可以进行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 合作与不同年级 不同学科的教师的配合 处理好和家长间的合作关系 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对待自我 反思问题 谈谈你对 经验 反思 教师成

9、长 这一公式的理解与体会 1 是波斯纳提出的 这句话反映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般途径和规律 2 经验是重要资源 反思则是教师摆脱封闭 僵化教学设计 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3 教师应在实践基础上提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 激活教育思想的实践效应 发掘有利于自己专业发展的资源 练习题 1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 A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B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C 探究自主性学习D 转变旧的学习教学方式2 教师在对待教学关系上 新课改强调 和 3 贯彻新课程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 充分地传授知识B 尊重学生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练习题

10、4 首倡 教师作为研究者 的学者是 A 斯腾豪斯B 斯腾伯格C 杜威D 勒温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A 保持距离 建立威严B 加强了解 打成一片C 积极互动 相互配合D 相互尊重 共同提高 练习题 6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7 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转变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这句话包含着三层含义 1 以学生发展为本 2 倡导全人教育 3 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对待师生的关系上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上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建设者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上 教师是社区型开放教师 练习题 8

11、 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 学习者B 定向者C 促进者D 建设者9 新课改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A 学生是发展的人B 学生是独特的人C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D 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关怀10 判断 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 一定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11 案例题 本周班会我准备将一篇课文改编为剧本 当我把剧本和角色分配告诉大家的时候 大家都很高兴 只有王莹同学不高兴 课后我将她叫到办公室 她说 我不想演谁谁谁 而且我觉得您完全可以让每个组自己写剧本 我们组想把这个课本剧改编成喜剧呢 我这才知道自己又犯了总是 包办代替 的毛病 学生都长大了 于是我改变了策略 让每个组自己写剧本 挑角色 最后还

12、加入了评比环节 结果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 通过案例的分析 谈谈你对于新课改学生观转变的认识理解 12 案例题 我错在哪里 教师甲为了响应新课改理念中学习方式转变的号召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采用自主 探究 合作的方法 在一堂课的开始 就用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学讨论 下课铃一打就下课 结果学生的成绩一落千丈 教师甲十分沮丧 我错在哪里了呢 问题 请你用新课改理念回答教师甲的疑惑 帮助他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 赵老师从做教师的那天起就手执教鞭 踏实授课 与此同时 在教书的过程中 她不断钻研教材教法 最终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思路 所著论文多次获奖 不仅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 她还像母亲一样关爱着她的每一位学生

13、尤其对那些家庭困难的 父母离异的学生 她更是格外爱护 常把自己的工资节俭下来 留做他们的生活费 问题 请从教师角色的角度评析赵老师的做法 13 案例分析 14 案例 三种坐下 有一个同学上课开小差教师甲 语气很重 冲着该生 整天上课开小差 结果怎样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 太笨了 坐下 教师乙 生气 但不表现出来 坐下吧 谁来帮帮他 教师丙 微笑 和蔼地 别急 回忆一下 这是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 当时你听得很认真 想想昨天 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 思索片刻 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教师丙 很兴奋 对呀 看来 你是很棒的 再表达地准确一些 最终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 答对了问题 学生很体

14、面地坐下 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问题 你赞成哪种方式 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行为转变的相关知识回答这一问题 新课改的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师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 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形成 学习共同体 师生是合作伙伴关系 强调尊重 民主 新课改的教学观 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判断 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实际效果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是学科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关注学生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教育 练习题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新课程理论认为 教学的本质是

15、 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彼此应形成一个真正的 2 哪一组符合情感体验目标陈述方式 A 说出 表演 展示B 设计 制作 创作C 感受 参加 养成D 解释 完成 背诵3 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一致的是 A 以教师的视角反思B 教学设计留白C 培养求异思维D 教学过程预设性强 4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 是 A 认知过程B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C 教师与学生双主体D 教师与学生交互主体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生存和A 学会共同生活B 学会学习C 学会合作D 学会工作 练习题 4 案例题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 土地 的教学时 教

16、师深情地朗读 骑着思想的野马 奔驰在很远的地方 收起缰绳 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 语音刚落 一位学生插话道 老师 野马为什么要有缰绳呢 教师毫无准备 不耐烦地说 你总爱钻牛角尖 学习能好么 学生脸涨得通红 心里很难受 问题 请从新课改教学观变革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有什么不妥 你有什么好的改进建议么 参考答案 1 青年教师的这一做法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不符合新课改教学观的转变 2 新课改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师生交流 共同创生发展的过程 应注重教学的过程而不是结论 注重人的发展而不是学科知识传授 3 该青年教 分析案例 4 首先 鼓励学生的思考和提问 接着 可以和学生一起思考讨论 课后 可以展示讨论结果 最后 布置研究性学习作业 案例 为什么你总是钻牛角尖 新课改的学习方式变革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精神 自主 合作 创新现代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变 要我学 为 我要学 探究学习 充斥着大量的探究和发现等认知过程 问题开端 注重过程 全程开放合作学习 概念 小组合作 讨论学习 设定小组目标 评价总体表现 激发创造性 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改的学习方式变革 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 主动性 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