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32341138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_江西省吉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 文 试 卷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第卷 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9分,每小题3分)美学上的移情说,是认为在审美欣赏时,主体将心理的情感状态移入或投射到对象上,从而形成对于对象的感受。当代学术界关于移情的系统思考,是从立普斯开始的。立普斯认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立普斯以后,移情说又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对移情说复兴提供重要推动力的是神经生理学。研究者发现,有一种镜像神经元,可以被看成是移情

2、的最基本的机制,即当人们观察到其他人的某种行动时所产生的大脑神经区刺激,与人们自己从事同样的活动时的神经区刺激,有着实质性的重叠。人们通过面部表情察觉别人的情感,并在面对面交往中相互识别对方情感,从而实现人与人的交往,建立起相互间的关系。对象的表情反映了对象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自我的内省实现对对象的理解。从这里出发,移情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方法,出现了这样一些人文学科研究者。他们认为,存在着两种学术方法,一种是解释,一种是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取解释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说明其规律。这时,文本对他们来说,只是证据。人文的方法,则致力于理解。将自身移植到对象中,进入到对象的时代和环境

3、,再造理解的语境,从而实现理解。这时,文本成了还原人的真实活动的通道。这种方法,今天有人称为生命的还原。它所需要的,不是用例子证明事实,进而将事实连结起来,探讨现象间的相互连系的规律;而是还原语境,再根据这个语境,用人的实践理性和情感逻辑来理解人的行动。例如,通过还原庄子写书时的特殊家世背景和个人现实处境,来解释庄子一书中寓言的本义。心理学家们在研究移情时,作出了两种区分,即“ 感染性移情”与“ 认知性移情”。“ 感染性移情”只是情感的投射,物皆着我之色彩:高兴时山欢水笑,悲伤时愁云惨月。同是描写江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一种情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

4、另一种情感。2014 年春晚有一首歌倍儿爽:“ 天是那么豁亮,地是那么广。情是那么荡漾,心是那么浪。歌是那么悠扬,曲儿是那么狂。看什么都痛快,今儿我就是爽。”将一种兴奋的心情向周围世界无拘无束、无所顾忌地投射出去。“认知性移情”的特点,是推已及人和推已及物。从察颜观色,看出别人的内在情绪;到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从对象的角度理解和感受事物和环境;更进一步,作家在创作时进入角色,随着角色的遭遇而时喜时悲,演员能入戏,演谁像谁,将自己当作角色,读者、观众能认同作品中的人物。“ 移情说”是一种古老的美学理论,但它在近年来又重新获得生命力。它在从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那里汲取动力,影响了众多的人文社会科学,

5、受到哲学家们的关注以后,又回到了美学本身,并有着巨大的理论发展的潜力。 (摘编自高建平审美与移情说的回归)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移情的一项是( )A白居易左迁九江司马,江边送客,听到琵琶声并得知琵琶女的身世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B窦娥无辜蒙冤,刑场上她的一腔热血没有一点落在地上,都飞在白练上;被斩后,六月天也“六出冰花滚似锦”。C在郁达夫眼中,南国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而北国之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凉。D李白送友人入蜀地,想到蜀地艰险,写下了“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的诗句。2下列理解,

6、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学上的移情说是审美欣赏时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主体将心理的情感状态移入或投射到审美对象上时形成的。B在交往中,人们通过面部表情来发现别人的情感,并通过自我内省实现对对象的理解,从而实现交往并建立起相互间的关系。C对人文学科研究者来说,文本只是证据,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说明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规律。这种学术方法就是解释。D理解则是研究者将文本看成还原人的真实活动的通道,将自身移植到对象中,进入到对象的时代和环境,再造理解的语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镜像神经元的作用下,一个人观察到他人的某种行动与自己从事同样的活动所产生的大脑

7、神经区刺激,有着实质性的重叠。B人文的方法重理解,它不是用例子证明事实,进而探讨规律;而是还原语境,再根据这个语境来理解人的行动。C察颜观色,看出别人的内在情绪,演员入戏,演谁像谁,这些是推已及人;听小溪唱歌,与小草对话,这些是推已及物。D“移情说”是一种古老的美学理论,近年来它在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推动下,重新获得了生命力,并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昉,博陵望都人也。性轻狡,有奸数。周武帝时 ,以功臣子入侍皇太子。及宣帝嗣位,以技佞见狎,出入宫掖,宠冠一时。授大都督,迁小御正,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并见亲信。及帝不悆,

8、召昉及之仪俱入卧内,属以后事。帝喑不复能言。昉见静帝幼冲,不堪负荷。然昉素知高祖,又以后父之故,有重名于天下,遂与郑译谋,引高祖辅政。及高祖为承相,以昉为司马。时宣帝弟汉王赞居禁中,每与高祖同帐而坐。昉饰美妓进于赞,赞甚悦之。昉因说赞曰:“大王先帝之弟,时望所归。孺子幼冲岂堪大事今先帝初崩群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之后入为天子此万全之计也”赞时年未弱冠,性识庸下,闻昉之说,以为信然,遂从之。高祖以昉有定策之功,拜下大将军,封黄国公,与沛国公郑译皆为心膂。昉自恃其功,颇有骄色。然性粗疏,溺于财利,富商大贾,朝夕盈门。于时尉迥起兵,高祖令韦孝宽讨之。至武陟,诸将不一。高祖欲遣昉、译一人往监军,因谓之曰

9、:“须得心膂以统大军,公等两人,谁当行者?”昉自言未尝为将,译又以母老为请,高祖不怪。而高颎请行,遂遣之。由是恩礼渐薄。又王谦、司马消难相继而反,高祖忧之,忘寝与食。昉逸游纵酒,不以职司为意,相府事物,多所遗落。高祖深衔之,以高颎代为司马。是后益见疏忌。及受禅,进位柱国,改封舒国公,闲居无事,不复任使。昉自以佐命元功,中被疏远,甚不自安。后遇京师饥,上令禁酒,昉使妾赁屋,当垆沽酒。治书侍御史梁毗劾奏昉。有诏不治。时柱国梁士彦、宇文忻俱失职忿望,昉并与之交,数相来往。遂相与谋反,许推士彦为帝。后事泄,上穷治之。昉自知不免,默无所对。于是伏诛,籍没其家。 (节选自隋书刘昉)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

10、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孺子幼冲岂堪大事今先帝初崩群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之后入为天子此万全之计也 B孺子幼冲岂堪大事今先帝初崩/群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之后入为天子此万全之计也 C孺子幼冲岂堪大事今先帝初崩群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之后入为天子此万全之计也 D孺子幼冲岂堪大事今先帝初崩群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之后入为天子此万全之计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由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最年长的儿子。B高祖,古帝王的庙号之一,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此处是指隋高祖杨坚。C司马,在这里指古

11、代职官名。殷商时代开始设置,掌管军政和军赋;隋唐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D古时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须行冠礼,以示成年;满18岁的女子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为“及笄”。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昉一生备受重用。北周武帝时侍奉太子,隋宣帝时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一同被亲信,隋静帝时为司马,隋高祖时进位柱国。B、刘昉生性狡诈。他与郑译谋划,让高祖辅佐朝政;又通过计策使宣帝未弱冠的弟弟宇文赞返回王府,被高祖认为有定策之功。C、刘昉自恃功高,骄傲自大。高祖想派他去监军,他借“未尝为将”之故推辞;又常常游玩纵酒,不把自己职责之事放在心上。D、刘昉被杀,关键是因为与梁士彦、

12、宇文忻谋划造反之事泄露,起因是刘昉游玩纵酒,不以职责为念而得不到高祖重用。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及帝不悆,召昉及之仪俱入卧内,属以后事。(5分)(2) 高祖深衔之,以高颎代为司马。是后益见疏忌。(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刘长卿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旧游。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注】759年,刘长卿蒙冤被贬为潘州南巴尉(今广东电白),赴任前重游梁代内史萧子云为高僧慧远创建的寺院。上方:方丈、住持所居。旧山:萧子云的故居。天香,

13、指桂花。 播迁:颠沛流徙。明主意:明君恩遇。8.首联和颔联描写的萧寺远公院的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9.请结合尾联从写法上简要分析本诗“怨而不怒”(闻一多语)的特点。(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刘裕是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颂的英雄,当初他“曾住”的地方却是:“_,_”,与刘禹锡乌衣巷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意境有几分相似。(2)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认为真正达到了“无所待”的逍遥境界,除了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外,还包括:“_,_”这两类。(3)杜甫在望岳中,以锤炼词语的深厚功力,写出

14、了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的名句是:“_,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去年从西北一所知名大学毕业的王航,现在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某乡镇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在学校一些中老年教师眼中,年轻、有活力的王航是见多识广的,在大城市接触到的新鲜教学方式也是较多的。然而,当这位年轻的教师被问及是否接触过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时,他摇着头表示,“只是听说过”。“对学校老师

15、来说,互联网的最大用处就是下载课件。”王航解释说,所谓的下载课件,就是去网上寻找相关科目的课件,下载后适当做一些修改,上课的时候拿来用。“这可能是互联网跟教育联系最紧密的地方了吧。”王航笑着说。记者从王航所在的学校了解到,该校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如果学校发现有学生携带手机,会当场没收,并通知家长带学生回家反省,有些家长甚至会当着老师的面把孩子的手机摔碎。“所以,像微课、慕课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我们来说,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具体推行。”王航说,“我倒是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毕竟孩子们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需要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还发现,不单是西北偏远学校跟不上互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