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计报表制度讲义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2340061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2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统计报表制度讲义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0统计报表制度讲义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0统计报表制度讲义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20统计报表制度讲义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20统计报表制度讲义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统计报表制度讲义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统计报表制度讲义精品(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报表制度讲义内资企业登记情况统计表一、统计范围1.凡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注册的,由中国境内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投资设立的,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各类企业。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设立的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分支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设立的不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以及需要办理营业登记的其他经营单位(即营业单位)。在上表述上,与以前内资企业的不同。二、主要内容内资(非私营)企业登记管理情况,私营企业登记管理情况,内资(非私营)公司登记管理情况,以及查处内资企业违反登记管理法规情况。三、具体修改情况内资1表:内资(非私营)企业登记管理情况统计表(一)表式结构1.内容:反映

2、内资企业(非私营)在行业、组织类型等方面期末实有、本期开业、本期注销等变化情况。2.结构:主栏:根据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包括门类和大类及调整项(其他),共108项行业分类统计指标。宾栏:共设期末实有、本期开业、本期注销三组统计指标体系共33项统计指标。(二)与原报表制度比较统计标准变化。主要启用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对企业行业分类进行了调整;结构变化。此表由原制度企登1表和企登2表整合优化而来,即将行业分类与组织类型相结合;指标变化。新表主表中不再单列“股份合作企业”的有关统计指标,将其统计在“其他企业”中。补充资料中

3、,增加了期末实有企业的规模(注册资本)划分,按照注册资本共分为四档。报告期别变化。第一,提高报送频率。报送频率由季报、半年报、年报改为月报(以下私营、外资、个体、农合同此)。第二,报送时间提前。较原制度规定提前10天(其他各项统计报表全部如此)。(三)注意事项1.对定义、范围界定的准确把握问题。2.执行行业标准问题。对新旧标准认真研究比对、调整,尽快完成,协调统一,按时按照新的统计报表制度上报。(私营、外资、个体、农合同此)3.经营主体不存在问题。统计反映的是真实存在的正在经营的市场主体。4.报告期企业数据的校验。为确保数据准确,减少人为误差,必须对报告期数据进行校验。(私营、外资、个体、农合

4、同此)5.部分数据无法从数据库生成问题。有些数据,无法从数据库中生成,比如国有企业改制,要通过查阅台账、档案获得。内资2表:私营企业登记管理情况统计表(一)表式结构1.内容:反映私营企业在行业、组织类型等方面期末实有、地域、本期开业、本期注销等变化情况。2.结构:主栏:根据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包括门类和个别大类及调整项(其他),共22项行业分类统计指标。宾栏:共设期末实有、本期开业、组织类型、本期注销四组统计指标体系共63项统计指标。(二)与原报表制度比较1.统计标准变化。同企登1表。2.指标变化。主表中将原合伙企业的“投资者人数”改为“合伙人数”,从定义

5、上来讲更为合理。补充资料中,增加了查处私营企业违反登记管理法规情况,包括案件数、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统计指标。这些统计指标由原查处私营企业违反登记管理法规情况统计表删减、优化而来,在统计单位上,不再做违法户次统计,统一标准,而作为案件统计 内资企业(非私营)、外资、个体、农合同此;增加了移送司法机关案件和移送人数统计指标。(三)注意事项1.准确理解私营企业的定义。2.相关校验。通过对注册资本的校验,判断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户数的准确性。3.逻辑审核。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以及期末实有与本期登记的逻辑关系问题。(个体工商户同此)4. 查处私营企业违反登记管理法规案件的统计范围。仅指市场主体监管部门

6、及综合执法部门(包括工商所)查处的私营企业违反登记管理法规案件。内资3表:内资(非私营)公司登记管理情况统计表(一)表式结构1.内容:反映内资(非私营)公司在行业、组织类型等方面期末实有、本期开业情况。2.结构:主栏:根据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包括门类和个别大类及调整项(其他),共22项行业分类统计指标。宾栏:共设反映公司期末实有、本期开业、组织类型三组统计指标体系共35项统计指标。(二)与原报表制度比较1.统计标准变化。同企登1表。2.指标变化:主表宾栏“本期登记”的“合计”中增加了“公司法人”,“股份有限公司”下增加了“上市公司法人”;有限责任公司下“一

7、人公司”明确为“法人独资一人公司”;补充资料中,增加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出质”和“债权担保”统计指标。(三)注意事项1.相关校验。通过对注册资本的校验,判断内资(非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户数的准确性。2. 对“法人独资一人公司”的理解。3. 其他。补充资料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出质”和“债权担保”统计指标为时期数。内资4表:查处内资(非私营)企业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情况统计表(一)表式结构1.内容:反映内资(非私营)企业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情况。2.结构:主栏: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共列举了共19项违法行为统计指标。宾栏:共设案件总数、处罚种类、罚没

8、金额、没收非法所得、移送司法机关等11项统计指标。(二)与原报表制度比较结构及指标变化:主栏基本未变,还是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内容。变化主要在宾栏。一是由“违法户次”统计改为“案件”统计,二是变“违法企业类型”统计为“处罚种类”统计;三是增加了“移送司法机关”统计。(三)注意事项1.理解、把握“户次”与“案件”的不同,做到正确填报。2. 查处内资(非私营)企业违反登记管理法规案件的统计范围,仅指市场主体监管部门及综合执法部门(包括工商所)查处的内资(非私营)企业违反登记管理法规案件。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情况统计表一、统计范围凡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

9、内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二、主要内容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情况,以及查处外商投资企业违反登记管理法规情况。三、具体修改情况外资1表: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情况统计表(按企业类型分组)(一)表式结构1.内容:从组织形式上反映外商投资企业期末实有、本期登记、注销吊销情况。2.结构:主栏:根据公司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共设置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其他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等10项统计指标。宾栏:设置了外商投资企业期末

10、实有、本期登记、注销吊销等4组指标体系共12项统计指标。(外资2、3表同此)(二)与原报表制度比较1.结构指标变化:主要变化在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类型分组上。由原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下23种统计指标项,及其他企业、分支机构,简化为现在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其他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主栏由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类型分组和行业分类进行分组统计改为只按组织类型统计;宾栏增加了“注销”和“吊销”统计指标。(三)注意事项1.对定义的准确理解。此次修改,在组织类型上,涉及到分类合并的统计问题,因此必须对4种组织类型的概念的界定清楚明了。“合伙企业”

11、是新增统计指标,要对其定义及分类正确把握,进行准确统计。外商投资企业:指外国投资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单独投资或与中国投资者共同投资设立的企业。主要包括外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指依据公司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的具有中国企业法人资格的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指依据公司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同中国境内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的,由中

12、外合作者提供投资或者合作条件进行合作经营的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非法人的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指依据公司法、外资企业法,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经批准也可以是其他责任形式。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指依据公司法,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合伙企业:指依据合伙企业法、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二个以上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合伙企业,以及外国企业或者个人与中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中国境

13、内设立的合伙企业。普通合伙: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合伙企业。特殊的普通合伙:指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在承担责任上有特殊规定: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债务以及合伙企业的其他债务,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

14、务承担责任。2.表间关系。正确理解外资1表与外资3表的关系。(加表详解)3. 查处外商投资企业违反登记管理法规案件的统计范围。仅指市场主体监管部门及综合执法部门(包括工商所)查处的外商投资企业违反登记管理法规案件。同时注意罚款和没收非法所得金额的变化的合理性。外资2表: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情况统计表(按企业行业分组)(一)表式结构1.内容:从行业分类上反映外商投资企业期末实有、本期登记、注销吊销情况。2.结构:主栏:根据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包括门类和个别大类及调整项(其他),共22项行业分类统计指标。宾栏:同外资1表。(二)与原报表制度比较1.统计标准:执

15、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2.指标变化:主栏为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分类,宾栏变化与外资1表相同。(三)注意事项见外资1表。外资3表: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情况统计表(按国别、地区分组)(一)表式结构1.内容:从国别、地区上反映外商投资企业期末实有、本期登记、注销吊销情况。2.结构:主栏:根据地域划分为六大洲及主要在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共35项统计指标。宾栏:同外资1表。(二)与原报表制度比较指标变化:宾栏变化与外资1表相同。主栏变化是,同时综合了原制度外企2、3表国家和地区的划分统计,在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不如原制度外企2表所列全面,但在华投资的重点国家和地区比原制度外企3表增加。(三)注意事项1.统计范围。由于受条件限制,本表统计范围仅为企业法人。注意与外资1表的衔接。2.统计误差。本表主栏第36项“其他”为调整项,注意正确填报。3.其他。见外资1表。个体工商户情况统计表一、统计范围1.凡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并已领取营业执照的城乡个体工商户以及小型微型企业均列入统计范围。2.个体工商户地域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