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334125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基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护理学基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护理学基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护理学基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护理学基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学基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基础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学基础 老年病科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 随着人类的生产发展 越来越多的因素引起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也产生了威胁 因而有关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一员 护士有必要掌握有关环境与健康的知识 充分利用环境中对人类健康有利的因素 消除和改善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才能增进人类的健康 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 在工作中更好的承担保护人民健康的责任 一 环境概述 一 环境的概念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护理学中 环境是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之一 护理学赋予了它更深

2、刻的含义 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长的所有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总和 环境可以对人产生积极或消极作用 人也可以影响环境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二 环境的分类1 内环境包括生理环境和生理环境 1 生理环境 人体内有许多不同的系统 如呼吸 循环 消化 泌尿 神经 内分泌系统等 为了维持生理平衡状态 各系统之间持续不断地相互作用 并与外环境进行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 2 心理环境 通常患病会对人的心理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 一些心理因素 如急性或慢性应激事件也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和诱发因素 可导致机体器官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 此外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进程 患者配合治疗的程度和疗效 病因的预后以及患者

3、亲属的生活质量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 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 自然环境 指人类周围的外环境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包括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2 社会环境 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 精神条件的总和 包括社会交往 风俗习惯 经济 法律 政治 文化 教育和宗教等 二 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 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 气候对健康的影响自然界的变迁 异常的气候现象 如台风 干旱 洪水 沙尘暴等可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给人类健康也带来了威胁 2 地形地质对健康的影响地形地质不同 地壳物质成分不同 各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 自然环境失衡

4、对健康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利用和控制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 如大量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 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等 1 大气污染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煤炭 石油 核燃料等能源利用的不断增长 大量废气和微粒排人大气中 当污染物的量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 污染物的浓度超出大气卫生标准的要求 对人的身心健康将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甚至潜在的影响和危害时 即称为大气污染 污染的空气会影响肺功能和增加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发生率 2 水污染 当人类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废物 如城市生活污水 工业生产污水 农药 化肥等流入水体中的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作用时 可引起水的成分

5、和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 从而降低水的利用率 造成对人体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发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水中含某些病原微生物 可引起疾病 使传染病蔓延 二是水中含有的有害 有毒物质可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体 如导致急性 慢性中毒 诱发癌症等 3 噪音污染 噪音是指人们不需要和讨厌的声音 如车辆的发动声 高音喇叭声 人群的吵闹声等 噪音的存在 容易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导致心烦意乱 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影响休息和睡眠 人长时间受噪音的干扰 可引起头痛 头晕 失眠等症状 严重者可损害听力并引起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内分泌系统的病变 4 辐射污染 辐射可来源于宇宙射线 矿产中的射线

6、 广播站和电视塔及卫星通讯等人为设置的辐射源 医用射线源以及工业中的辐射等 暴露在这些辐射下易造成皮肤的灼伤 产生皮肤癌及一些潜在的伤害 如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睡眠障碍 心血管系统及生殖系统受损害等 5 土壤污染 土壤是人类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也是生态系统物质交换和物质循环的中心环节 它是各种废弃物的天然收容和净化处理场所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存积的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 影响或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 从而在卫生学上和流行病学上产生了有害的影响 二 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1 社会经济2 社会阶层3 社会关系4 文化因素5 生活方式6 卫生服务体系 三 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一 国际护士会的倡导1

7、帮助发现环境中对人类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素 2 护士在与个体 家庭 社区和社会接触的日常工作中 因告知他们如何防护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制品及有放射线的废物等 并应用环境知识指导其预防和减轻潜在性的危害 3 采取措施预防环境因素对健康所造成的威胁 4 与卫生部门共同协作 找出住宅区对环境及健康的威胁因素 5 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6 参与研究和提供措施 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 研究如何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 二 保护人类健康 满足人们需要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 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分类 一 医院环境的特点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 是专业人员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

8、康的环境 1 服务专业性在医院环境中服务的对象是患者 而患者是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复杂的生命有机体 因此 医院中的医护技术人员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同时又团结协作 以提供高质量的医学综合服务 同时又体现了其精度和广度 2 安全舒适性医院是患者治疗病痛 恢复健康的场所 首先应满足患者的安全需要 1 治疗性安全 安全舒适感首先来院于医院的物理环境 包括空间 温度 湿度 空气 光线 噪音的适量控制 清洁卫生的维 持等 医院的建筑设计 设备配置 布局符合有关标准 安全设施齐备完好 2 生物环境安全 在治疗性医疗环境中 致病菌及感染源的密度相对较高 应建立院内感染监控系统 健全有关制度并严格执行 避

9、免发生院内感染和疾病传播 3 医患 护患关系协调 医护人员注意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耐心热情地对待患者 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 重视患者的心理支持 满足其被尊重的需要及爱与归属的需要 以增进其心理安全感 3管理统一性 1 病室整齐 规格统一 物品以根据需求及使用方便为原则 2 患者的皮肤 头发 口腔等要保持清洁 被服摆放以根据 需求及使用方便为原则 3 工作人员应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大方 遵守有关工作制度 4 治疗后用物及时撤去 排泄物 污染物及时清除等 二 医院环境的分类1 物理环境指医院的建筑设计 基本设施以及院容院貌等为主的物质环境 2 社会环境 1 医疗服务环境 指以医疗护理技术

10、 人际关系 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为主的人文社会环境 属于软环境 它是深层次的 抽象的 无形的 包括学术氛围 服务理念 人际关系 文化价值等 2 医院管理环境 包括医院的规章制度 监督机制及各部门协作的人际关系等 也属于软环境 一 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1 空间患者在医院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在医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每个病区设30 40张病床为宜 每间病室设2 4张病床或床单 尽量配有卫生间 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 2 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患者休息 治疗及护理工作的进行 在适宜的室温下 患者可以感到舒适 安宁 能减少消耗 利于散热 并可降低肾脏负担 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

11、制 干扰消化和呼吸功能 不利于体热的散发 影响体力恢复 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 使人畏缩 缺乏动力 肌肉紧张而产生不安 也会使患者受凉 一般室温保持在18 22 较为适宜 新生儿及老年患者室温保持在22 24 为佳 3 湿度湿度为空气中含水分的程度 室温温度一般指相对湿度 即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 一定温度的条件下 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病室的温度以50 60 为宜 湿度多高 蒸发作用减弱 可抑制出汗 患者感到潮湿 气闷 尿液排出量增加 加重肾脏负担 湿度过低 空气干燥 体内蒸发大量水分 引起口干舌燥 咽痛 烦躁等表现 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尤为不利 4 通风通风换气可改变室

12、内温度和湿度 从而刺激皮肤的血液循环 刺激汗液蒸发及热量散失 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通风效果随通风面积 使内外温度差 通风时间及室外气流速度而异 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5 噪音噪音指的是能引起人们心里和生理不适的一切声音 单位 是分贝 白天较理想的强度是35 40dB 50 60dB即能产生相当的干扰 突发性噪声 如爆炸声 鞭炮声 警报声等 其频率高 音量大 虽然持续时间短 但当其强度高达120dB以上时 可造成高频率听力损失 甚至永久性失聪 医院周围环境的噪音虽非护士所能控制 但护士应尽可能为患者创造安静环境 工作人员在说话 行动与工作时尽可能做到 四轻 说话轻 走路轻 操

13、作轻 关门轻 患者入院的护理 入院护理的目的包括 1 协助患者了解和熟悉环境 使患者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生活 消除紧张 焦虑等不良情绪 2 满足患者的各种合理需求 以调动患者配合治疗 护理的积极性 3 做好健康教育 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 一 入院程序 一 办理入院手续凭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应详细填写有关登记表格以便日后查询 住院处安排床位后 应电话通知病房值班护士 做好迎接新病人的准备 二 卫生处置住院处要根据病人的病情 妥善安排其理发 沐浴 更衣 剪指 趾 甲等必要的卫生处置 危重 分娩 体质虚弱者除外 传染病或疑传染病者则应在隔离室处置 三 护送病人入病室住院处护士携带病历护送患

14、者进入病区 能步行者可扶助步行 不能行走者视病情用轮椅或平车护送 如系重症患者在护送途中应注意保暖 不中断输液或给氧 护送外伤者应注意使其卧位 保证安全 送至病房后 应向病区值班护士当面交待病人病情及物品 二 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病区值班护士接到住院处通知后 立即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准备床单位 将备用床改为暂空床 备齐患者所需用物 危 重患者应安置在危重病房 并在床单上加铺橡胶单和中单 急诊手术患者需改铺麻醉床 并同时准备急救用物 一 门诊患者的入院1 迎接新患者值班护士应诚挚热情地接待病人 妥善安置患者 向患者做自我介绍 说明所提供的服务及自己的工作职责 为患者介绍邻床病友 协助患者上床休息等

15、 使之感到宾至如归的温馨 2 通知负责医生诊查患者 3 协助患者佩戴腕带 进行入院评估 4 通知营养室为患者准备膳食 5 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 6 介绍与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 有关规章制度 床单位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 指导常规标本的留取方法 时间及注意事项 7 执行入院医嘱及给予紧急护理措施 二 急诊患者的入院护理1 通知医生接到住院处电话通知后 护士应立即通知有关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2 准备急救药物和急救设备如急救车 氧气 吸引器 输液器等 3 安置患者将患者安置在已经备好床单位的危重病室或抢救室 为患者佩戴腕带表识 4 入院护理评估5 配合抢救 三 患者床单位的准备1 备用床目

16、的 保持病室整洁 准备接受新病人2 暂空床目的 a供新住院患者或暂时离床患者使用b保持病室整洁3 麻醉床目的 a便于接收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b使患者安全 舒适 预防并发症c避免床上用物被污染 便于更换 四 分级护理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 或 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 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分级方法 1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2根据患者Barthcl指数总分 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 3依据病情等级和 或 自理 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4临床医护人员应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特级护理 一 使用对象1 维持生命 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 病情危重 随时可能发生 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 抢救的患者 3 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 产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二 护理要点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 2 根据医嘱 正确实施治疗 给药措施 3 根据医嘱 准确测量出入量 4 根据患者病情 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如口腔护理 压疮护理 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 实施安全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