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 笋芽儿 2教案 北京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33347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笋芽儿 2教案 北京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笋芽儿 2教案 北京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笋芽儿 2教案 北京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笋芽儿 2教案 北京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 笋芽儿 2教案 北京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笋芽儿教学要求:知识目标:1.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2.自选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力目标:1.从810自然段中任选两段背诵。2.选择自己喜欢的两句话抄下来。情感目标:了解笋芽儿成长的过程,初步懂得从小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道理。教学重点:了解笋芽儿成长的过程。教学难点:抓住笋芽儿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笋芽儿不怕寒冷,乐于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道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生词,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课内容,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能够自主预习,不懂的问题。情感目标:激发起学生学习课

2、文的兴趣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你们见过竹笋吗?(图片)介绍竹笋的课外知识。二、自学生字。1.自学生字:读字音。指名带读。2.分析字形:哪些字容易写错?在这个生字下面写一写,然后提醒大家。(板书生字)(1)怎样写更好看。(2)哪需要注意。(3)怎样更好记。三、汇报学习成果。1.分析字的结构:笋 隆 阻拦 冒 烘射 抛 冈 笋芽 sn y 娇嫩 nn 阻拦 z 感冒 mo 暖烘烘 hng 照射 sh 抛弃 po 山冈 gng 2.“待”字在本课读di ;“冈”字在本课读gng3.牢记生字词,与形近字进行区分

3、。嫩( )待( )冒( )冈( )嗽( )侍( )昌( )岗( )四、正确、流利地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2.分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订正。3.同桌互读检查。五、初步感知课文,进行质疑。1.轻声读课文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讨论。2.还有不懂的来全班解决。3.如有还不能解决的、或没时间解决了就留成思考题回家思考。六、作业:1.生字抄词。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 笋芽儿笋 隆 阻拦 冒 烘射 抛 冈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学生能用语文学习方法学习课文。情感目标:了解笋芽儿成长的过程,初步懂得从小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道理。教学重点

4、:了解笋芽儿成长的过程。教学难点:抓住笋芽儿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笋芽儿不怕寒冷,乐于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思想感情。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内容,导入新课。春雨姑姑呼唤,笋芽儿( );听了春雨姑姑的话,她想到( );听到竹妈妈的话,她( );雷公公的呼唤,她( );她终于钻出了地面,听小草弟弟的话,她( ),长成强壮的竹子。二、整体感知课文。1.春雨姑姑是怎样称呼笋芽儿的?听了春雨姑姑的话,笋芽儿怎样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的原句回答,体会笋芽儿的感受。2.听了雷公公的叫唤以后,笋芽儿表现怎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的原句回答,体会笋芽儿的感受。3.小草对笋芽儿说了什么?听了小草弟弟的

5、话,笋芽儿是怎样做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的原句回答,体会笋芽儿的感受。笋芽儿为什么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笋芽儿是怎么想的,才说出这句话?(发挥想象,体验感受)三、练习朗读。自己出声读体会各种角色的语气学生发表见解,如何将课文读好?生:读出竹妈妈的不放心和笋芽儿着急的心情,以及最后自豪的情感自己练习,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帮助评价自己小组内再练习指名小组进行汇报朗读四、谈感受。师:笋芽儿成长的过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各有各的想法,答案不统一。师: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和收获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谈感受。五、作业。读熟课文板书设计:笋芽儿 春雨姑姑雷公公 妈妈小草弟弟笋芽儿我长大啦课后小记: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学生总结起来感到困难,我觉得使我的问题提得不好。不如问:“它从沉睡到长成竹子经历了哪些变化?先怎样又怎样然后呢?自己试着画出这个过程?”而且应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启发补充,这样会更好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