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仓储害虫控制技术方法

上传人:沧海****3 文档编号:132333238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豆类仓储害虫控制技术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豆类仓储害虫控制技术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豆类仓储害虫控制技术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豆类仓储害虫控制技术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豆类仓储害虫控制技术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豆类仓储害虫控制技术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豆类仓储害虫控制技术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豆类仓储害虫控制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豆类原料储存的基本要求、仓储设施设备要求、进出仓管理、储存管理、仓储害虫防治。本标准适用于豆类仓储害虫的控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52 大豆GB 27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GB/T 8946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85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辐照加工卫生规范GB/T 18525.1 豆类辐照杀虫工艺GB/T 22184

2、 谷物和豆类 散存粮食温度测定指南GB/T 22497 粮油储藏 熏蒸剂使用准则GB/T 24904 粮食包装 麻袋GB 28232 臭氧消毒器卫生要求GB/T 29890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GB/T 31785 大豆储存品质判定规则LS 1206 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 1212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LS/T 1809 粮油储藏 粮情测控通用技术要求3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989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4.1 豆类储存要求控制豆类入仓质量和水分,采取合理措施,杜绝或减少仓储虫害,降低豆类损失,确保豆类储藏安全。4.2 采取措施需考虑的因素豆类储藏过程中应根据

3、以下情况采取适当的储藏技术及处置措施,达到4.1的要求: 豆类的品种、耐储性和耐热性等不同储藏特性; 豆类感染的储存害虫类型、入仓质量情况以及最终用途; 仓储设施及设备性能、储藏温度、湿度和储藏时间等储粮环境条件。4.3 豆类储存期间的质量要求储藏期间豆类质量应同时满足以下两项要求: a) 质量应符合 GB 2715的要求,大豆还应符合GB 1352的要求; b) 大豆储存品质应符合 GB/T 31785宜存的要求。5 仓储设施与设备要求5.1 粮仓5.1.1 豆类储藏宜使用房式仓、筒式仓进行。 5.1.2 储藏豆类的仓房设计和建造应符合GB/T 29890的要求。5.1.3 粮仓门窗、通风口

4、结构要严紧并有隔热、密封措施。门窗、孔洞处应设防虫线、防鼠板、防雀网和防虫网。5.2 其他设备与设施 储藏豆类的粮仓应配备粮情测控系统、机械通风、消防和风量、风压检测、温湿度等仓储专用设备, 可根据不同储粮生态条件、仓型和实际需要,配备制冷、清理、输送、计量、熏蒸等设备设施。6 进出仓要求 6.1 进出仓安全操作与管理 进出仓安全操作与管理应按LS 1206的规定执行。 6.2 入仓前准备 6.2.1 对仓房、设备、器材和用具进行检查,确认仓房、门窗完好,所有设备运转正常。 6.2.2 粮仓、货场及作业区应清扫干净,清除仓内的残留粮粒、灰尘和杂物,填堵孔、洞、缝隙。 6.2.3 对仓房、包装器

5、材、装粮用具和输送设备进行清理、消毒。 6.2.4 豆类包装所用麻袋应符合 GB/T 24904 的规定,编织袋应符合 GB/T 8946 的规定。 6.3 入仓前豆类的品质要求 6.3.1 豆类质量应符合GB 2715的要求,大豆还应符合GB 1352的要求。 6.3.2 大豆储存品质应符合 GB/T 31785宜存的要求。 6.4 出仓要求 6.4.1 豆类出仓的时机宜选择在气温与粮温接近的时候。若气温与粮温相差过大,可采用机械通风技 术,使豆类温度接近气温时,方可出仓。 6.4.2 应进行质量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7 豆类储藏技术 7.1 豆类储藏的技术要点 7.1.1 储藏宜采取密封

6、、准低温、低温储藏技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结合使用气调储藏技术。 7.1.2 安全水分条件下储藏1年-2 年。 7.1.3 储存技术要点是防止粮堆表层水分和温度升高。 7.2 降温措施 可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谷物冷却机或其他机械制冷等措施降低粮温,对于粮温的检测可参考GB/T 22184进行。8 仓储虫害防治 8.1 基本要求8.1.1 虫害控制应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控制措施应符合安全、卫生、经济、有效的原则。 8.1.2 粮温不超过15的豆类,应当做好防护工作,每月进行1次害虫密度检测;粮温在15-25的豆类,每15天进行1次害虫密度检测;粮温高于25的豆类,每7天进行1

7、次害虫密度检测。当发现豆类生虫时,立即隔离并在3天内进行彻底的杀虫处理。8.2 害虫的控制8.2.1 预防措施8.2.1.1 空仓、货场及作业区应清扫干净,清除仓内的残留物、灰尘和杂物。8.2.1.2 空仓、包装器材、装运用具和设备有活虫时,可用有效成分含量56%的磷化铝按3g/m36g/m3的用量药进行熏蒸杀虫,施药后密闭14天,然后散气110天,或用敌敌畏、敌百虫喷雾杀虫,密闭72小时,然后通风24小时,药品用法用量按表1的规定执行。杀虫后进行彻底清洁。表1 清库杀虫用药药名浓度,%用量,g/m2用法敌百虫0.51.050喷雾敌敌畏0.10.250喷雾8.2.1.3 应对仓库进行消毒,宜采

8、用浓度为400mg/L700mg/L(以有效氯含量计)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作用时间为10min30min。或采用臭氧消毒,操作按GB 28232的规定执行。8.2.1.4 将粮温和现对湿度降低到害虫种群生产繁殖所需的最低水平。8.2.1.5 采用储粮防护剂防止害虫和螨类感染豆类储粮。8.2.1.6 在粮仓门窗处布设防虫线,安装防虫网。8.2.2 害虫密度检测8.2.2.1 采样方式8.2.2.1.1 散装豆类采样方式将采样点设置在仓库四周、墙角、墙柱、进出口、排气口、虫害发生点、温度异常变化点各设置1处,在按粮堆大小在粮面中部设置3-10个点;每个采样点处采用分层采样,其中粮堆的采样根据粮堆高

9、度每3米分一个采样层,每层采样不少于1千克。8.2.2.1.2 袋装豆类采样方式以货位为取样单位,500袋以下取10个采样包,高于500袋的按2%确定采样包;采样时先检查袋外害虫数,在扦出袋内样品,必要时采取拆包与倒包结合的方式,大粒豆类采取拆包采样,每包采样不少于1千克。8.2.2.2 检验方式可采取筛检与诱捕检测。筛检:采用2.0mm圆孔筛筛出豆类中的害虫并计数。诱捕检测:用于储粮害虫的预测预报。检测方法参考GB/T 29890执行。8.2.2.3 害虫密度判定按各采样点分别计算活的害虫密度,以每千克豆类样品中害虫头数表示,以数值最大点代表整个粮仓或者货位的害虫密度,害虫密度大于0头/kg

10、时判定为虫粮。8.2.3 控制技术8.2.3.1 高温杀虫赤小豆、绿豆、豌豆、蚕豆等耐热性强的豆类储粮可采取高温杀虫,使用烘干机、微波设备等将储粮加热至50-55进行杀虫,再过2.0mm圆孔筛剔除死虫,冷却后入仓储存。8.2.3.2 低温杀虫将生虫豆类运至-5摄氏度的冷库中,放置30天后,再过2.0mm圆孔筛剔除死虫,恢复到室温后入仓储存。8.2.3.3 辐照杀虫8.2.3.3.1 使用电离辐射、电子加速器或其他高频电磁波杀虫,再过2.0mm圆孔筛剔除死虫后入仓储存。8.2.3.3.2 采取辐照杀虫时,对人员和环境的安全防护应符合GB 18524及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辐射剂量和剂量率应符合GB

11、/T 18525.1、GB 18524和国家有关食品辐射的规定。8.2.3.4 生物防治用于昆虫信息素和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制剂,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经农药管理部门登记。8.2.3.5 储粮化学药剂控制8.2.3.5.1 储粮化学药剂的种类及原则采用的储粮化学药剂及使用剂量应符合GB/T 29890中附录D的要求,相应操作与管理应按照LS 1212的规定执行,采用熏蒸剂杀虫处理后,需做好隔离与防护,防止再次感染;熏蒸剂在豆类中的残留量应符合GB 2715、GB/T 22497的规定。8.2.3.5.2 熏蒸剂的使用8.2.2.5.2.1 使用的熏蒸剂必需通过国家农药管理部门的农药登记。8.2.2.

12、5.2.2 熏蒸剂的使用条件、使用量、熏蒸时间等可参考GB/T 29890的要求执行或根据害虫实际的抗药性进行熏蒸。8.2.2.5.2.3 熏蒸投药和放气需在白天进行,熏蒸结束后并从仓外进行散气操作,并在鲜明处挂标识牌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靠近。8.2.4 记录与跟踪8.2.4.1 因生虫经过高温、低温、辐照、化学剂熏蒸等措施进行杀虫处理的豆类产品,需记录相关信息,包含产品名称、产品数量、水分、温湿度、杀灭措施、杀灭参数、杀灭效果等信息。表2 豆类杀虫记录产品名称产品数量产品水分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杀灭措施a杀灭参数b杀灭效果a、 杀灭措施:高温杀虫、低温杀虫、辐照杀虫、化学剂熏蒸等b、 杀灭参数:对照杀灭措施,记录主要参数如温度、辐照强度、熏蒸剂品种、熏蒸剂剂量、处置时间等8.2.4.2 虫粮处理后3个月内,每7天至少检验一次,发现再次生虫时应再次处置。三个月后依然在库的应当按照8.1.2继续进行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