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331339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4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整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识记 知识目标 识记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2 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理解 理解 1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分析 分析 1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阐述哲学思想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2 运用辩证的观 点和方法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1 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 透过社会现象把握本质规律的能 力 3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及基本特征等内容的学

2、 习 深刻 理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自觉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 器 增强学习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积极性 二 二 重点 难点重点 难点 1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 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三三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 同学们将从总体上把握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产生条件 基本特征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从而为后边具体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 四 方法点津方法点津 1 结合典型事件 说明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 运用对比方法 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

3、学的区别 理解其实践性 科学性 革命性的基本特征 3 联系历史事实 理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线索 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产生条件 把握其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五 五 课文导语课文导语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 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 生是哲学史上盼伟大变革 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 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产生的 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它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哪些重大理 论成果 了解这些问题 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自觉掌握认识世界和改

4、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 第一框题第一框题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一 真正一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第十一课时 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第十一课时 一 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 1 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为什么会出现在战国时期 2 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 政治变革之间是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 探究提示 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 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经 济上 井田制瓦解 政治上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文化上 经济政治的变动造成文化下移 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和

5、激烈的社会变革 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 提出了不 同的主张 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2 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 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 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同时 思想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对经济发展 政治 变革起巨大的反作用 1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学 海 无 涯 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 是一定社会和时 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在 社会转型时期 体现尤其明显 例 战国时期的 百

6、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大 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时期 社会变革导致了阶级关系的变化 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产生 部分奴隶主贵族改变剥削方式 成为新兴地主 部分奴隶成为农民 部分奴隶主贵族经济政 治实力日趋衰落 各学派对上述变化 有不同的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 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教材运用恩格斯的名言说明了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马克思认为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所谓 时代的精神 上的精华 在马克思看来 就是哲学要代表自己的时代和自己所处时代的人民 使鞭鬻襻 人民最精

7、致 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哲学是问 什么是真实的 而 不是问 什么是有效的 它所关心的是一切人的真理 而不是个别人的真理 也就是说 哲学问题是时代的产物 哲学问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哲学离不开自己的时代 哲学是时 代精神的反映 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 每一个 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 二 社会变革的先导 二 社会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止一次地指出 历史上每一次大的变革 往往以思想文化的变化 为先导 恩格斯曾经强调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并且说 经济落后的国家哲学上可以 演奏第一提琴 课堂探究 课堂探

8、究 1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什么作用 2 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 谈谈 18 世纪法国战斗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 对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影响 探究提示 探究提示 1 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人文主义 具体表现在科学 宗教 文学 艺术和教育等诸多方面 这些方面的作品和思想无不称颂世俗以蔑视天堂 标榜理性以取代 神灵 反对来世和禁欲 肯定人本身和现世生活 人文主义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 情 要求科学为人生谋福利 要求教育发展人的个性 即把人的思想 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 所以他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中古 时期的宗教束缚 他们的

9、这些思想和行为都在当时的历史时期里冲击了宗教和封建文化 有 力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对于继承古代优秀遗产 打破教会权威 消除封建愚昧进而拓宽近 代科学 文化 艺术和思想的发展道路 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意义 为欧洲从封建社会向 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 2 法国启蒙运动最著名的代表是以百科全书派为中心的一批唯物主义思想 家 他们既是唯物论者 又是战斗的无神论者 启蒙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及其 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描绘了未来 理想王国 的蓝图 吹响了法国大革命的号角 为即将到 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1 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首要体现 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首要体现 哲学对社会变革

10、的作用 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 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 批判 更新人的观念 解放人的思想 例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 17 18 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 动 是文艺复兴之后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勇于为真理和正义而 斗争 他们甘冒身陷囹圄 逃亡异国的危险 不惜遭受种种苦难 给宗教力量和世上的王权 以沉重打击 他们的著述描绘了未来 理性王国 的蓝图 启发并培养了一代革命者 启蒙 运动为摧毁腐朽的封建制度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启蒙思想家所 学 海 无 涯 宣传的自由 平等 民主和法制的思想 对北美独立战争 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

11、 以及 19 世纪欧洲爆发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重要体现 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重要体现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提出社会发展的 理想目标 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动员和掌握群众 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 量 例 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是一场反封建的哲学革 命 它主要用辩证法思想启迪人们的心灵 解放人们的思想 从哲学上论证变革德国封建社 会秩序的必要性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其主要著作有 精神现象学 逻辑 学 精神哲学 等 它们都为着一个主旨 即通过对精神 理性

12、辩证发展过程的描述 揭 示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的规律 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 历史的和精神的世 界描写为一个过程 费尔巴哈则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 学 其著作 基督教的本质 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 指出自然界是不依赖任 何哲学而存在的 它是我们人类 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 赖以生长的基础 在自然界和人以 外不存在任何东西 们的宗教幻想所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我们自己的本质的虚幻 反映 以恩格斯 名言 和 相关链接 德国古典哲学的典型案例论证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结论 总之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 都可

13、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 推动时代的步伐 指导社会的变革 第二框题第二框题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二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二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第十二课时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第十二课时 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 19 世纪中叶 2 为什么产生于 19 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探究提示 探究提示 1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历史发 展 科学发展和哲学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 19 世纪 40 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马 克思主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

14、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 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和转 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而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 而变化 是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开放性的科学理论 它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教材首先从总体上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进而分别具体阐释其阶级 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1 阶级基础 阶级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从 19 世纪 3

15、0 年代起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法国里昂工人的 武装起义 英国的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 提出了 反对私有制社会 的 战斗口号 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 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 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 创立新社会 变 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 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 论来指导 同时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 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 供了现实的经验 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教材引用马克思名言说明了哲学与无

16、产阶级的双向互动关系 相关链接 依循历史脉络回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过程 学 海 无 涯 2 科学前提 科学前提 从 19 世纪开始 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进入了整理材料 寻找内部联 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 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 特别是细胞 学说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 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 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 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 可靠的知识基础 细胞学说表明 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 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 殖的结果 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 自然界各种形式 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 也不能被消灭 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 从而揭示了整 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 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 自然界中品种 繁多的生物种类 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 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 化而来的 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正如恩格斯所说 由于这三 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