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概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分析 (5)

上传人:you7****5932 文档编号:132330637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概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分析 (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子政务概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分析 (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子政务概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分析 (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概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分析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概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分析 (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 订 处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2020.2) 电子政务概论主讲教师: 徐晓日一 、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1.我国电子政务的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分析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电子政务建设4.智慧城市试点效果评价5.面向需求的农村电子政务市场建设问题研究6.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的障碍及策略7.电子政务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8.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9.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及其防控问题研究10.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11.互联网+政务服务问题初探12.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问题研究13.数字政府中APP应用问题

2、研究14.公安(交通、金融、社保、教育、卫生等皆可)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5.电子政务在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应用16.协同治理视角下的跨部门信息服务问题研究17.网络舆情信息的部门共享问题研究18.基层政府信息公开服务问题研究19.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研究20.数字鸿沟与电子政务建设问题研究 二、论文写作要求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

3、行距;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3、不接受纸质论文。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分析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分析1.1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法律支持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在政务管理中的运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效果,绩效评估的机制体制建设远落后于电子政务的发展速

4、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致使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其主要原因是電子政务在我国起步较晚, 缺乏必要的经验作为基础, 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来源和基础不足。而我国在这方面和其他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对绩效评估的重视不够,加大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建设的难度。例如因政务信息开放制度不健全,信息发布者就必然承担着很多的潜在风险,为了规避风险,政务信息的发布人往往谨慎发布信息,公众也慎重留言,无法实现有效的互动,影响工作质量。1.2 绩效评估力度不足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缺乏正确的认识,绩效评估工作过于单一化,多是上级对下一级行政部门的评估,大众参与度低,绩效评估结果很难真实的反应政府的工作情况

5、;对绩效评估的意义和作用缺乏全面的了解,只把评估当作是对工作业绩的总结,按时填表,敷衍了事。评估人员缺乏专业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结果缺乏科学性,盲目跟风,不利于政府工作的改进,政绩评估形式化。1.3 评估缺乏实效性很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处于无序状态,起不到改善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作用。对绩效评估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是偏重于一些优秀网站的排名,忽视其他网站的情况,更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激励和监督,对评估指标体系和权重等细节问题没有解释说明,更没有提前告知评测的时间,对方不知道自己被测评,无法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完善,失去了绩效评估的真正意义。1.4 关于政府的服务意识的评估有待于完善在电子政务背景下

6、,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提高,但在政府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中,对政府的服务意识的评估却被忽略,公众的积极性被抑制和扼杀,尊重并重视公民的参政议政权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应把建立和谐的公民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纳入工作的重点,但是,在绩效评估中,无论评估的标准还是权重分配,依然以政府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为主,对利民便民等的关注度不足。2 科技管理策略2.1 加大科技管理力度,完善评估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加大科技管理力度,在社会大众、政府单位以及工作人员中大力宣传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理论,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对政府管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了解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容

7、,并且对绩效评估有更全面、更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绩效评估意识,为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重要支撑。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容,加强对政府政务信息管理水平、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设施建设以及电子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的评估。根据地方政府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发展需求的评估内容,发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积极作用。2.2 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法律法规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相关法律建设,解决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速度慢的问题,逐步实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制度化和法制化。重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8、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使相关的法律法规更符合我国国情,加速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立法进程。学习和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建设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选择吸收,构建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立法体系,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提供法律依据。2.3 加强信息安全的科技管理电子政务具有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电子政务中,数据是主要内容,一旦数据被窃取或是恶意篡改,将造成严重后果,基于此,我们应树立数据保护意识,掌握信息安全常识,控制物理访问,嚴格防范外界人员直接和存有重要信息的主机或是存储设备等接触或直接进行操作,严格数据的逻辑访问控制。对没有进行

9、工作的服务器端口,要及时关闭。做好身份识别和访问权限的设定。对于信息的接收,要设置加密或解码。并做好数据的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被删除时对数据进行恢复,确保系统的健康工作。做好计算机的维护与保养,要购买先进的杀毒软件定期给电脑杀毒,防御潜伏的各种计算机病毒。运用“云”技术,制定相同的虚拟终端,防止“本地化”操作,减少数据的意外损失。2.4 构建“互联网+政务”绩效评估体系,重视主观定性评估构建“互联网+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做好定量评估,绩效评估仅凭数字是远远不够的,通过SERVQUAL量表得出的结论只有通过主观定性评估才能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 “互联网+政务”绩效评估体

10、系应该以SERVQUAL量表定量评估为出发点, 根据定量评估结果,组织“互联网+政务”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进行内部定性评估,具体流程是“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找寻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问题解决的办法”,这里建设者评估属于自我评估的范畴,而管理者评估属于上级评估。定性评估的关键在于通过SERVQUAL定量评估的结论,将其中较低的得分点进行归因,技术原因交由建设和运维者进行自我评估,管理原因交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上级评估。通过这两项定性评估,不仅要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当遇到本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需争取更高级别决策部门的支持。在完成平台升级和管理完善方案的制订后要着力予以实施,

11、并将其作为下一轮绩效评估的起点,从而实现不断改善的目的。2.5 建立信息资源大数据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将全国各地的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库联系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各级政府需要时可直接从大数据平台上调取,既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收集,又降低了因数据流转而失真的风险。在保证信息安全、真实、可靠的前提下,通过与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模式使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资源信息得以丰富,共享政务数据的同时,呼吁和引导社会组织与政府实现数据共享,形成大数据的开放格局,为打造大数据施政平台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支撑。3 结束语电子政务是政府工作的新模式,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现状分析和管理

12、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法律支持、绩效评估力度不足、评估缺乏实效性、关于政府的服务意识的评估有待于完善等方面分析了绩效评估的现状,通过加强科技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评估内容、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安全的科技管理、构建“互联网+政务”绩效评估体系,重视主观定性评估、建立信息资源大数据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等管理策略,加速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进程。电子政务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我们加强评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增强职业责任感,为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积极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参考文献:1张凯悦.国内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及借鉴J.人才资源开发,2018(14):32-33.2范学锋.我国电子政务PPP模式发展研究述评J.智库时代,2018(26):285.3郑娅.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87.4谢金波.科技创新推进电子政务电子监察系统运行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2):39-40.5李晓铭.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策略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