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32330460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_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_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_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_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历史导学案课 题第17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学科编号19学生姓名第 1课时主备课人李雁飞审批人课时目标:A日常生活的变化;交通、通信的发展。B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学 教 活 动一、前置作业(课前)一、日常生活的变化、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及 ,使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变化:1)衣: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 有限,色彩和 也很单调。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 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不仅仅是御寒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 的方式。2)食:改革开放前,人们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不但能“吃饱”,更要“吃好”,讲究 、 , 等概

2、念也深入人心。3)住:改革开放前,人们住房拥挤,室内 简单。改革开放后,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 也明显改善。4)休闲娱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 、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 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5)交通发展:铁路、公路、 、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私家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的,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6)通信: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固定电话进入千家万户, 使用普遍,中国互联网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二、请将本课内容的知识以导图形式构建出来。三、当堂检测、 世纪 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

3、的“灰蓝黑”.进入 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 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C、 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王伟的爷爷说:“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岁)一顿能吃 碗饭,你却连 碗都吃不了.”王伟辩解道:“你们那时吃饭只求吃饱,我们现在吃饭不但要求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 )A、 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C、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穿要穿名牌服装、吃要吃绿色食品.你认为出现这

4、种局面的原因是 ( ) 经济的发展 思想观念的解放 物质的丰富 人们生活富裕A、 B、 C、 D、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之后,反映中国人民“吃”的变化包括 ( ) 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基本温饱问题 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 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野菜、粗粮,如今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A、 B、 C、 D、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的表现是 ( ) 人均居住面积扩大 人们普遍住上了漂亮的住宅小区 居民室内装修明显改善 居住区周边环境明显改A、 B、 C、 D、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了这样的变化:50年代看天上(太阳), 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 90 年代看腰上(手机)。这反映了 ( )A、 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 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 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截至 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 亿辆,其中汽车 亿辆,新能源汽车 万辆.机动车驾驶人已达 亿人.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问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实行改革开放 B、 发动“大跃进”C、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完成善四、师生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