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考试资料】.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3008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考试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考试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考试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考试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考试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考试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考试资料】.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一、文化的含义文化的定义,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务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诛。”其中文化的含义指封建王朝的“文化教化”,用诗书礼乐等教化世人,大体上说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吸收了西方细想后,被赋予新的含义。第一, 物质文化。人们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综合。诚如杜甫在忆昔二首中描绘的那样“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第二, 制度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成的各种行为规范及各种组织形式所构成的。如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第三, 行为文化。人类社会实践中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习惯,往往是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出现的行为规范。如重阳节登高、赏菊。第四, 心态文化。

2、是在人类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思维方式等。如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二、中华文化的起源与中华民族的形成1、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含义中华一词,是由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其含义在古代与中国一词相当,在许多场合是同义语,论地域主要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论民族,一般指汉人;中华又是文化概念,一般是指古人所称“礼乐冠第”的中原文化。 #加例子#2、中华文化滋生和发展的环境(1)。:自然之富,物产之丰”这是中国文明得以滋生的一个先决条件,气候类型的完备,地地貌、流域繁复,为中华文化的多样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地理条件。(2)。农业是中国经济的主体,这就注定了

3、中国古代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农业社会的文化,中国文化的若干传统都与此有关。(3)。有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制度给与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各方面以深刻的影响。血缘联系与社会等级关系密切交融、渗透。加大了中华文化的延续力,使之成为世界罕见的不增中断的文化系统。三、中华文化的名族特点(一)外在特点1、统一性 元朝朱元璋在檄文中还说到“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承认元统治中国是符合天命,因而也就承认它是合法的了。2、连续性 革命家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解释说:“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当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的边疆时,边疆各民

4、族挺身而出,保卫祖国的主权,其中著名的如晚清云南保界运动中的云南各民族,以明清两朝行使管辖的实证与英帝侵略者抗争,保卫了祖国的西南边疆。3、包容性 中国文化从来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就汉族而言,主要的区域文化有中原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不同区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交流。对境外文化采采撷、消化和吸纳。4、多样性 多名族、文化及制度。第一章 中古代礼仪制度一、礼的本质、内容和意义1、礼和仪的概念严格地说,“礼”和“仪”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更多体现一种制度、规则,是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更多则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根据“礼”的规定和内容所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式。“礼”

5、是“仪”的标准、内涵,“仪”则将“礼”具体化、形象化。礼仪的本义是“敬”,即敬神求福的准则和方式。由于礼仪表示的是敬意,并且是针对不同对象表示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敬意。因此,礼仪就成了调整、处理不同关系的一种手段。2、礼的内容(1)吉礼 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礼记祭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按照周礼春官大宗伯的说法,吉礼用以“事邦国之鬼神示(祇)”,是祝祈福祥之礼。主要内容有:#祀天、祭地、宗庙祭祀、其他祭祀“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正义曰:“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这就是“封泰山”、“禅梁

6、父”(2)凶礼 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东汉郑玄注云;“哀”是“救患分灾”之意,是以实际的措施抗灾救患,不限于表达哀悯之情。凶礼的内容有:# 荒礼、札礼、灾礼、X礼、恤礼、问疾礼灾礼: 日月有食,在古代是重大的灾变,因而有救日月之礼。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日月食的国家。尚书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后代最重视丧礼。(3)军礼 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军礼同邦国”,这是讲对于那些桀傲不驯的诸侯要用军礼使其服从和同。周礼所说的军礼包括以下内容: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

7、“大师之礼”,指军队的征伐行动; “大均之礼”,指均土地,征赋税; “大田之礼”,指定期狩猎;“大役之礼”,指营造、修建等土木工程;“大封之礼”,指勘定封疆,树立界标。后代礼书又有将射礼、軷祭道路、日月有食伐鼓相救等作为军礼内容的。征战之礼、校阅之礼、田猎之礼、马 政校阅之礼:礼记月令说,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后代据以定大阅之礼。大阅的目的在于检查备战状况。天子亲临,称为“亲讲武”。(4)宾礼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宾礼亲邦国”这是讲天子与诸侯国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往来交际之礼。宾礼包括: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

8、,殷覜曰视。“时见”是有事而会,“殷见”是众诸侯同聚;“时聘”是有事而派遣使者存问看望,“殷覜”是多国使者同时聘问。后代则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入宾礼。 朝觐之礼、会同之礼、诸侯聘于天子之礼、诸侯遣使交聘之礼、相见礼 礼经相见礼:礼记王制云:“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这里所谓的“六礼”是:“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之礼。(5)嘉礼 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周礼说,嘉礼是用以“亲万民”的,主要内容有:#在等级制度下,无论什么礼仪,都随地位的尊卑贵贱而有仪节繁简多寡的不同,不可能对“万民”一视同仁。飨燕饮食之礼、冠礼、射礼、乡饮酒礼、养老、优老之

9、礼、帝王庆贺之礼飨燕礼: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上古时,飨、燕是有区别的。飨礼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但并不真吃真喝,牛牲“半解其体”,并不分割成小块;献酒爵数有一定之规。燕礼在寝宫举行,烹狗而食,主宾献酒行礼后即可开怀畅饮,一醉方休。飨礼规模宏大,有一定之规,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三、古代婚姻礼俗1、婚姻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1) 婚姻的概念特点在人类社会的三大生产中,婚姻是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唯一方式,是社会伦理关系的实体。由于人类自身生产使人类的生命得到延续,从而形成各种人际关系以及社会文化心理和礼俗。中国封建伦理道德把婚姻当做人际关系的开端。易系辞:“天地絪

10、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2)古代宗法社会用婚姻所起的社会作用(古代婚姻爱情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给中国古代的婚姻爱情观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西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序:“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岂非命也哉”?司马迁既肯定夫妻间的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感情,不能用其他感情来代替,这是中国人具有爱情专一的美德的优良传统,同时他又把夫妻能否生育和能否白头到老的问题看成是受神秘的命运支配,从而陷入迷信。这两种思想交织在一起,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古

11、代婚姻的演变1.血族婚 也称族内婚,是原始人类的第一个婚姻形式。即在氏族内排斥父子辈之间的通婚,只允许同辈男女(兄弟姊妹)的婚配关系。神话传说中的伏牺、女娲是兄妹,也是夫妻。他们在洪水消退后再造人类的故事就反映出了这种婚姻的特点。这种婚俗的遗迹在有些民族的称谓中尚有保留。东北鄂伦春人在称谓中,凡对比自己年龄大而小于父亲年龄的,不分血亲、姻亲和世系的男性,称呢热,女性称阿基。比自己父亲年龄大的不分血亲、姻亲和世系,男的称合克,女性称恶我。这种称谓与该族按自然年龄大小命名和按年龄自然分工从事生产活动是相适应的。上了年纪的人留在山洞中看守火种,制造工具,并对未成年的子孙传授知识。青壮年男女则出外狩猎

12、和采集。鄂伦春人以游牧为业,所以这种类别式的亲属称谓便得以保留。2.亚血族婚(也称族外婚,或“普那路亚”婚)继血族婚出现的婚姻形式。在这种婚姻形式下,本氏族的兄弟姊妹已不能通婚。本氏族的兄弟或姊妹必须在相互通婚的对方氏族的女子或男子中寻找配偶。同样,对方氏族中的兄弟或姊妹则在本氏族中的女子或男子中寻找配偶。这样,父亲是集体父辈,母亲为集体母辈,成为共夫或共妻。男子死后,都要葬在各自出生的氏族墓地,而不能和本氏族的姊妹同墓合葬。所生的子女属于女方氏族,死后与母亲同葬,不能与父亲合葬。华阳县横阵村有妇女与幼儿合葬墓。这正是族外婚在葬俗上的反映。亚血族的共夫与共妻,使父亲无法知道自己的子女,子女更无

13、从知道自己的生身父亲,只有母亲可以知道哪个是自己的子女,子女只知道谁是自己的生身母亲,世系只能从母亲来确认,这就是古书中说的“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或“感天而孕”的时代。华阳国志记载,云南哀牢山有一个妇人名“沙壹”(可能是“壺”字之误)以捕鱼自给,忽于水中触一沉木,遂感而有孕,生十男,哀牢山下又有一夫一妇产十女,互相婚配,由是始有人民。这也是个“感生”说的神话传说。抢亲婚两性关系被限制在家族内部班辈之间的同时,家族之外又有抢亲制作为补充。女子在古代,可能也是被视作财产的,部落战争,家族械斗,导致女人被抢来抢去。按现在的眼光看,抢亲肯定是不文明的,但是学者们认为,可不能小看这一抢,这一抢,抢出了

14、文明,抢出了优生优育。看看自己内部人生出来的畸形、弱智婴儿,再看看抢来的女子生出来的白胖孩子,古人悟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直到如今,偏僻的乡下仍有同姓不婚的所谓族规。对偶婚亚血族婚的配偶范围逐渐缩小,异姓的同辈男女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对偶同居,便成为对偶婚。其间,“与长姊配偶的男性有权把她的达到一定年龄的姊妹也娶为妻”,叫做“妻姊妹婚”。对偶婚的男女分别在自己母系氏族生活,成年男子到异姓女子氏族过着“暮合朝离”的同居生活,两性的结合并不固定,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况仍然存在。世系仍按母系计算。女子在家庭和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诗经大雅生民描写了周氏族始祖母姜縓“履大人迹”感孕而生后稷的神话,说后稷

15、出生以后被遗弃在“隘巷”、“平林”和“寒冰”等处,因得到鸟兽和伐木者的保护而存活,终于成为农业种植能手。说明当时对偶婚已成为过去,出现了遗弃“私生子”的现象。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对偶婚的男女实行长期地同居,形成一夫一妻的个体婚。中国古代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尚未脱离对偶婚的遗习。尚书舜典的敬敷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中,没有“夫妻”的伦理道德规范,说明夫妻关系尚不稳定。当社会财富开始私有,但尚未出现阶级之时,这时的一夫一妻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产生了爱情的萌芽。爱情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这是排斥群婚的一大进步。二是夫妻占有共同经营的家庭经济,使个体家庭从母系氏族中分离出来,成为现实。这种经济生活带来爱情的自私性。这个时期的婚姻概念可以这样来理解。“婚”即黄昏的“昏”,封建时代的“娶妻以昏时”,就是它的遗意。“姻”,同“因”,张揖的广雅释诂说:“因、友、爱,亲也。”它的意思是,男女在黄昏时约会结成亲密的伴侣。诗经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诗中描写的就是青年男女于黄昏幽会时的景象。3、古代婚姻习俗(奴隶制形式)(1)“蒸”、“报”婚春秋左传中讲的“蒸”、“报”婚是指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庶母,叫作“蒸”;兄、叔死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