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中考语文-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知识讲解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3232866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中考语文-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中考语文-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中考语文-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中考语文-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中考语文-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中考语文-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中考语文-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知识讲解(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知识讲解考点透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辨析、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病句的识别与修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准确地判断病句的类型;二是对病句进行修正。病句识别题是中考试题中难度较大的一道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语感、熟悉病句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必要的语法和逻辑知识这些能力,才能找到破解病句题的钥匙。知识讲解初中阶段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高清课堂中考语文逐题突破系列语病篇ppt3-14】一、用词不当1.感情色彩不当。如:他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含贬义,可改为“学习”。)2.关联词使用不当。如:只要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取得成功。(关联词语一般成对使用,“只要”

2、一般与“就”搭配,“只有”与“才”搭配。)3.意思表达不当。如:他这个人,性格直爽,为人忠厚,说起话来信口开河。(“信口开河”意为“随口乱说一气”,此处误用为“快言直语”。)4.词性误用。如:从大量统计资料来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疑问”是名词,应改为“置疑”。)5.大词小用。如:每个老师日常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应改为“工作”。)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如:他的音容笑貌经常回响在我的脑海中。(主语“音容笑貌”不能“回响”应改为“出现”。)2.动宾搭配不当。如:为了推行农村医疗合作,各镇各村都建立了农民档案工作。(动词“建立”与“工作”不搭配,可将“工作”删

3、去。)3.主宾搭配不当。如:夏天的青岛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主语“青岛”与宾语“季节”不搭配,可将季节改为“地方”。)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他在学术研究方面花了很大心血。(“很大”与“心血”不搭配,应该为“很多”。)5.关联词搭配不当。如:除非你肯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能帮助你实现梦想。(“除非”与“才”连用。)三、语序不当1.动作的先后顺序不当。(常考知识点)如:全校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学习”和“讨论”应交换顺序。)2.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如: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如果两句话

4、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应改为: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3.多重定语的语序不当。如: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省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正确顺序:他是省重点中学(所属性定语)的一位(数量词定语)有20多年教学经验(动词短语)的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老师。4.多重状语语序不当。如: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米卢热情的交谈。(时间状语应在句首。)四、前后矛盾1.前后不对应。(常考)如: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会不会”“能不能”是两个方面,后面“提高”是一方面。)2.多重否定导致句意错误。如:公孙龙是我国古代一

5、位重要的哲学家,谁也不能否认他对后世没有影响。(改为:公孙龙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哲学家,谁也不能否认他对后世的影响。将“没有”去掉。)3.词语抵触。如: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很多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4.范围不清。如:今天我去超市买了一大堆蔬菜和萝卜。(“蔬菜”包括“萝卜”。)五、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重要考查点)如:(1)从王老师这段话里,说明了搞好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改为:王老师这段话,说明了搞好环境卫生的重要性。)(2)看到老师傅们认真工作,忘我劳动,使我很受感动。(改为:老师傅们认真工作,忘我劳动,使我很受感动。

6、)(3)在那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改为:那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2.谓语残缺。如:这是一批有志之士,他们有不畏劳苦的精神,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的高峰。(在“高峰”后补上谓语“攀登”。)3.宾语残缺。如:校党支部研究了关于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句末补上宾语“的问题”。)六、成分赘余1.家长切忌不要用老师来吓唬孩子。(“切忌”和“不要”重复。)2.这个班优秀生大约占到30人左右。(“大约”和“左右”重复。)七、句式杂糅如:这张报纸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瞌睡,都被赶到九霄云外去了。(去掉“把”或“被”。)八、不合事理1.经过

7、医生的精心治疗,他的病康复了。(病不能康复。)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下决心减轻中小学生的一切课业负担。(既然是“一切负担”就应“去除”而不是“减轻”。)九、产生歧义1.教室的墙壁上悬挂着四个国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的肖像画。(四个国家,还是四个人?还是有好几种理解方法。)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不同的标点分隔有三重意思。)十、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2.介词误用。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物,即作品,应是人对物不陌生。)病句的几种特殊类型(成语)

8、乱用成语,也是病句的一种。成语误用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一、色彩不当1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不能侃侃而谈,废话连篇。(“侃侃而谈”是褒义词,应改为“夸夸其谈”。)2她的演讲,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真是巧言令色。(“巧言令色”是贬义词,应改为“绘声绘色”。)3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半斤八两”是贬义词,应为“旗鼓相当”。)二、乱用谦敬1李校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教学改革的好建议。(“抛砖引玉”是谦词,应改为“提纲契领”。)2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这件事我一定鼎力相助。(“鼎力相助”是敬词,用于感谢的话中,可改为“全力相助”。)三、前后

9、矛盾1站在李老师左边的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学子”是复数,与一位矛盾,可改为“青年学生”。)2老李回到家,妻子又是泡茶,又是端饭,他真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回到家”与“如归”矛盾,况且“宾至如归”是形容外人的,可改为“无限温馨”。)3桂林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自然界本来就是“生”的,不能用“栩栩如生”,可改为“生意盎然”。)四、前后重复1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难言之隐”与“苦衷”重复,去掉一个。)2看了这则笑话,他忍俊不禁地笑了。(“忍俊不禁”与“笑”重复,去掉一个。)五、轻重不分1全校涌现出四个先进

10、集体,一百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可歌可泣”是指悲壮的事迹令人感动,这里是大词小用,可改为“值得学习”。)2一科室的小王整日忙个不停,连吃饭的时间也要处理工作上的事情,真是日理万机啊!(“日理万机”是指处理国家大事忙不过来,大词小用。)六、对象不分1起伏的青山一座挨着一座,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鳞次栉比”是形容建筑物的词,可改为“绵延起伏”。)2导游人员带着大家饱览了莫高窟美轮美奂的彩塑和壁画。(“美轮美奂”专指建筑物,应改为“美丽无比”。)3著名画家齐白石画的虾之所以入木三分,是由于他仔细观察虾的生活的缘故。(“入木三分”指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深

11、刻,但不用于绘画,可改为“惟妙惟肖”。)4千佛山地面上的奇石处处皆是,“三头马面石”“母子石”令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只能用于观看文学作品后的体会,可改为“不住叫好”。)七、语境不合1他花了几个小时,总算把这道难题解决了,真是叫人拍手称快。(“拍手称快”多是指坏事、仇恨得到消除,可改为“高兴”。)2小李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味儿。(“侧目而视”指不敢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十分畏惧而仇恨,可改为“另眼相看”。)八、望文生义1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作文成绩提高很快。(“文不加点”是指行文流畅,不是不用标点符号,可改为“不加标点”。)2我本来就

12、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应改为“强人所难”。)3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付之一笑”用于面对困难表现出来的态度:无所谓。应改为“莞尔一笑”。)4工作这么忙,他只请了两天假,却久假不归,实在可气。(“久假不归”中“假”是借的意思,不是请假,可改为“过期不归”。)5他是一个容易发笑的人,对笑话从来都是闻过则喜。(“闻过则喜”是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高兴,可改为“一听就笑”。)6他一会儿看数学,一会儿看语文,真是学而不厌。(“学而不厌”是指学习而不感到满足,形容好学,应改为“走马观花”。)九、形近混淆1小王屡教不改,

13、上午老师刚找他谈过话,下午又和同学打架,实在不足为训。(“不足为训”不是不值得当作教训,应改为“不以为训”。)2他的性格热情大方,豁然开朗。(“豁然开朗”是指意境或境界的开阔,应改为“活泼开朗”。)3他是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的这件痛心疾首的事,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痛心疾首”是指痛恨到了极点,这里与“悲痛”混淆。)4今天我们看来,铸钟娘娘铸大钟,实属无知妄说。(“无知妄说”是无知狂妄的说法的意思,应为“无稽之谈”。)5只要你身临其境地为他想一想,你就会同情他的处境。(“身临其境”应改为“设身处地”。)歧义句的有关知识歧义是指一个句子的基本意义有不同的理解。一、歧义产生的原因1不同

14、组合层次造成歧义。如:我们三个人一组我们三个人一组;我们三个人一组。我讲不好我讲不好;我讲不好。2不同结构关系造成歧义。如:进口彩电偏正短语:外国的彩电;动宾短语:买彩电。学生家长偏正短语:学生的家长;并列短语:学生和家长。3不同语义关系造成歧义。如:妇女理发店“由妇女开办的”理发店;“以妇女为对象的”理发店。诗人的风度所说的“是诗人”:这个诗人本人具有风度,也可能“不是诗人”,他却具有诗人的风度。4不同词类造成歧义。如:饭不热了“热”是形容词,饭是凉的;“热”是动词,饭不用加热了。他原来住在这里“原来”做名词,现在不住在这里了;“原来”做副词,我终于找到他了。5不同词语含义造成歧义。如:你吃

15、菜请你吃“蔬菜”;请你吃“菜肴”。6轻重音造成歧义。如: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就”轻读:说明时间短,很了不起;“就”重读:说明时间长,效率差。我想起来了“起来”轻读:记得了,回忆起来了;“起来”重读:起床。二、消除歧义的方法1增加必要的词语,或点重音。如:我去开刀我去(给患者)开刀;我去(住院)开刀。我去上课我去(给学生)上课;我去(听老师)上课。2改换造成歧义的词语。如:两个医院的医生两“位”医院的医生;两“所”医院的医生。3改变整个结构的关系。如:围剿土匪的部队“我们去”围剿土匪的部队;围剿土匪的“那支”部队。4使用标点符号,或用切分法表示不同的结构层次。如:手表不要退回手表不要,退回;手表,不要退回。热爱人民的总理热爱人民的总理;热爱人民的总理。辨析和修改病句的方法1常见的辨析病句的方法(1)紧缩法这是最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先把句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2)逻辑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