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复习-第11课台阶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32328657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复习-第11课台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复习-第11课台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复习-第11课台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复习-第11课台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复习-第11课台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复习-第11课台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复习-第11课台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复习第11课台阶一、作者简介李森祥,生于1956年,浙江衢州人。1986年在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1991年调到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著有小说传世之鼓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等。二、故事背景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作者根据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低,许多农民以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改变现状这一现实写下了这篇小说。三、文体知识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2、(1)人物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2)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这几个部分组织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用以展现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四、理解词义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低眉顺眼:形容驯良恭顺的样子。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五、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5):破题。交代台阶的来历、台阶给“我们”带来的惬意和欢乐及家庭的贫苦。第二部分(

3、-):开端。写父亲认为台阶低。第三部分(9-15):发展。写筑高台阶造新屋的艰辛准备过程。第四部分(16-23):高潮。写造屋及筑高台阶的过程。第五部分(24-31):结局。写父亲的心愿实现了,但人也老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六、问题归纳1. “台阶”这个标题有什么作用?“台阶”是文章命题立意的核心,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2. “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作用?运用细节描写,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和农民的本色,也说明家庭的贫困。表明父亲吃苦耐劳的品质,那些“沟”“沙子”“泥土”都是父亲辛劳的见证。3. 第13段,主要运用了

4、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神态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专注的目光”遥看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运用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高台阶的羡慕与向往。“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运用自然环境描写烘托出人物的心情,含蓄地折射出父亲的心愿与追求一时不能实现的苦闷与不甘。4.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这句话运用了侧面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劳 累,体现父亲为实现目标的执着,也使父亲的形象更加高大。5.“接着开始造台阶”这句话独立成段,有何用意?本文的题目是“台阶”,文章的重点也是“台阶”。“接着开始造台阶”单独成段,既照应了题目,又引

5、起读者注意,表明以下内容是行文重点。6. 作者细致描写父亲头发上的水珠和额头上的露珠有什么作用?细致描写父亲头发上的水珠和额头上的露珠,既体现了父亲的艰难辛苦,又表现了父亲充满活力的形象;既渲染了一种神奇的意境,又表达了“我”对父亲无比热爱的感情。7. 放鞭炮后,作者对父亲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通过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形象逼真地写出父亲内心无比喜悦,却又手足无措的样子。这也折射出父亲的内向与厚道。父亲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当自己追求的理想一朝实现时,他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手足无措,与前文说父亲是位“老实厚道”的人相呼应。“腰闪了一下”、父亲“一只手按着腰”,这些细小的动作

6、,既写出了父亲不服老的性格,又写出了父亲已经老了,与前文父亲力气大形成鲜明对比。8. 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表明新台阶从准备到建成的时间之久。9. 全文为什么以“父亲老了”收束全文?“父亲老了”与当年父亲的体壮如牛形成对比,从而突出父亲为了造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但是新屋落成了,身体也垮了,人也衰老了,文章就此结束,留给我们的思索是深沉的。10.文章在结构布局上有什么特点?试具体赏析。在结构布局上,作者紧紧围绕中心,即表现父亲身上所具有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等精神特质来组织材料。作者将“台阶”作为本文的线索,紧紧围绕“台阶”来描写父亲。描写“台阶”的过去与现在,描写台阶从旧到新,从低到高。“台阶”的这个变化过程也是父亲一生的浓缩,从父亲建造“台阶”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父亲丰富的形象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