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论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2328348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论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目录摘要3一、绪论4(一)国内外研究现状41.国外文献综述42. 国内文献综述53. 国内外研究述评5(二)研究目的及意义6(三)相关概念介绍61.效率62. 行政管理效率6二、 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8(一) 机构林立,岗位繁冗8(二) 机构的决策效率较低8(三) 批文拖拉,程序冗长8(四) 各自为政,协同性差9三、 我国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10(一)旧观念的束缚10(二)机构设置不合理10(三)行政技术手段落后10(四)行政法律制度不健全10(五)行政管理研究工作薄弱11四、提高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建议12(一)观念不断更新,树立高效观点12(二)进

2、一步推进机构改革,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12(三)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12(四)法制、机制日趋合理13(五)拓宽领域,开展行政理论研究13总结15参考文献16摘要行政管理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也是行政活动的生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提高我国行政管理效率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先阐述行政管理效率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和相关概念的介绍。在分析我国行政管理现状,结合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形成原因,提出对目前存在问题的改观对策。关键词:行政;行政管理;管理效率一、绪论(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

3、文献综述行政管理效率最早由西方的学者进行研究,早期由埃默森对效率潜能问题的进行初步研究,后期对行政管理效率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主要学者包括里斯库克、威尔逊(WoodrowWilson)、古德诺(FrankJGoodnow)、泰勒、法约尔(HenryFayol)、韦伯(MaxWeber)、西蒙等人,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具体内容如下:(1)行政管理效率的公共属性研究区别于早期的研究成果,现代行政效率主要借用管理学效率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根据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行为和相应的需求状况,因此行政管理效率的公共属性问题开始被国外学者所关注。第一,准确定位“效率”问题,而且早期的研究成果中以“效率优先”作为研

4、究重点,对私营部门来讲,效率是其发展的重要目标。但对公共部门来讲,效率因素并不是其追求的首要目标。第二,公共部门效率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对其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能直接以量化指标进行衡量,而且公共部门也不会将其投入情况向社会公布,因此其投入和产出比没有较大的关联性。基于此,公共部门效率并不能单纯以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直接衡量。第三,公共部门行政效率低下具有一定的历史根源。由于公共部门所处的环境与企业完全不同,而且其组织特征和结构形式具有特殊性,针对特殊原因所造成的行政效率低下问题,只能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这也是现阶段行政管理效率研究的重要课题。(2)加强社会效益与

5、服务质量的研究公共部门常用的管理方式采取效率至上的原则,使得公众对公共部门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持怀疑态度。赫伯特.西蒙认为行政效率的研究与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产生对立,主要原因在于行政资源、行政成本、行政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政组织的决策并不将行政效率作为首要目标。沃尔多也提出机械效率同样也注重社会效果的因素,这也从侧面反映公共管理的重点已经转向社会效益和服务质量方面。自20世纪以来,政府绩效的研究进程加快,行政学的研究也更为注重绩效评估,并开展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著名管理学家孔茨提出“生产率”主要体现在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又可以分为社会效益和组织效率两方面,其中社会效益就是组织目标的完

6、成率;组织效率可以最低的投入和成本消费而达成组织的目标,其是可以直接用量化指标进行衡量;效益直接判断目标实现的程度。罗萨多等人同样提出顾客取向和质量优先就是完全摒弃传统的观念,并制定新的游戏规则,从而实现行政管理的重大变革。在这种思想体系的影响下,质量并不作为重要因素来衡量。综上所述,西方行政管理已将质量目标作为组织发展的重要目标,质量已经替代效率概念成为新的研究热点。(3)综合研究模式传统效率研究的核心集中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原则和方法方面,并涵盖组织管理的多个层面,这样效率研究实质上就是组织管理的综合研究。这种研究不仅覆盖面较广,而且内容较为繁杂,缺乏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当前主要研究方法以定性

7、描述为主,缺乏定量分析。当前学界针对行政管理效率开展针对性研究,研究侧重点为行政效率的测定或政府绩效的评估,分别选取具有较大差异性的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各个部门差异化的特征构建个性化的效率或者绩效指标,从而准确衡量各个部门的效率高低,并深层次剖析引起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2. 国内文献综述夏书章(1995)提出行政管理的“效率”主要以“生产力”和“生产率”为基础,其是具有较广覆盖面的概念,其不仅涵盖通常所讲的速度、响应性,还包涵盖质量、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1。朱坚强(2000)认为行政管理的效率与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公务人员有着密切的联系2。国内著名行政效

8、率研究学者刘树信(2015)指出行政效率是指行政管理活动中单位时间内消耗相应的成本而达到的效果3。郭晓聪(2014)认为行政效果与行政投入之间的比值就是行政效率,行政效率取决于行政行为的正确性4。3. 国内外研究述评整体而言,效率仍然是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薄弱环节。第一,在现有行政效率研究成果中缺乏权威性的研究成果,效率方面的内容介绍较为简单,主要包括效率的基本概念和相应的理论框架,因此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第二,根据现有的文献可以看出,国内的效率研究仍然没有摆脱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所提出的模式和特征,也就是研究侧重于提高效率的原则和途径。第三,行政效率研究相对较少,没有形成行政学研究的热

9、点话题,也没有及时跟踪学术界最新的研究热点和行政效率研究的趋势,包括效率测定技术、效率与质量的地位变化等。第四,当前学术界对行政管理效率的研究技术不能在实践中直接应用,包括已经构建的效率测定方法缺乏可操作性,难以为工作者提供具体指导。(二)研究目的及意义长期以来,行政管理效率都是行政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门话题,直接决定政府行政管理的成败,因此也是行政管理领域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受到世界各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从上世纪初开始引进效率的概念,距今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并经过国内学者的深入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但针对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归纳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10、以我国行政管理效率问题开展分析,总结出其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和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相应的对策。(三)相关概念介绍1.效率“效率”就是有效的因素,一般情况下有效的达成目标的适应性和能力。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效率就是产出和投入的比值,因此若要实现效率的提升,就必须要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消耗,从而获取最大的收益。且其不能直接用投入和产出的比值简单进行判断,必须权衡众多影响因素5。2.行政管理效率所谓行政管理效率,就是在圆满完成行政机关的使命与任务以及既定目标的基础上,投入的工作量与获得的工作效果之比6。详细地说,行政管理效率就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

11、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7。这里所说的各种资源是指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及其他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成果是指管理成果,它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质成果,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成果;效益是指社会效益,也是指经济效益,但主要是指社会效益,实现公共利益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效益的主要标准。二、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从目前国家行政管理情况来看,我国的行政管理效率并不十分完善。行政管理干部的行政效率观念淡薄、行政管理效率低,这些存在已久的问题不是一个短期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我国行政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机构林立,岗位繁冗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到目前已历经四次改革,但行政机关仍十分庞大,并且职能交叉

12、,机构重叠。以一个省的办事层次为例,政府下设委、办、厅、局,厅局下有二、三级单位,有些行业系统的主管委、办内,又设立与一些厅、局职责相对应的处、室,处室以下又对口设科到人。不仅机构重叠,工作人员也多,而且表现在领导干部多,虚职、副职过多,造成了职务贬值,有职无责,有职无权。我国目前的行政机构中,存在没有必要设立的行政机构,甚至有一些机构管理的事务是完全相同的,出现机构重叠的情况,例如规划局、建设局,一旦出现问题就机构之间相互推卸,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严重影响我国的行政管理效率。我国机构林立,人员众多,导致管理难度加大,在日常工作中各部门的衔接与沟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最终导致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13、二)机构的决策效率较低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审批手段已经讲了多年,但仍有少数领导对于职权范围内的事,该拍板的不拍板,该决定的不决定,往往是事无巨细,都要通过“集体领导”,形成无休止地开会、讨论,长时间议而不决的循环方式。(三)批文拖拉,程序冗长目前我国行政程序相对比较繁琐,在批文处理方面存在拖拉现象,处理时效严重滞后。有些领导由于害怕承担责任等原因,在处理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时,不能准确及时的做出决定,造成巨大的危害及损失。一些人民群众和私营企业主经常抱怨,到政府机关办理相关业务是他们最为头疼的事情8。造成批文拖拉的因素有很多,有的是公务员对业务不太熟悉,不易指导;有的是因情况不明,难于批办;有的是意

14、见不一,无人裁决,领导不处理;有的是不偏不倚,画圈了事;有的是互不见面,打笔墨官司;有的是碰到问题等等。如此一来,对下级来文所请示的问题只能是久拖难决了。加之审批程序也往往要转几个环节,从申请单位到主管部门,再从主管部门到分管口子,然后再报同级有权审批的行政部门,其中有很多中间环节夹在里面只是起了传送带的作用,增加了传递时间。此批文拖拉办事手续多,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是要想办一件事情,常常要提出报告,向上呈递,上级批办,部门主办,主办部门代为拟稿,有关部门会签,然后再转上级承办部门签收,审稿,与其它一些部门协调沟通,送审批、付印、分发。基层想办一件事,少则要盖三、四个图章多则十几个图章,否则就办

15、不成事。(四)各自为政,协同性差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尽管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但是长期以来,处在一种各自为政,各不相干的状况,在整体上缺乏主动配合,协同作战意识和能力。对于社会上的某些问题,它是社会现象的综合反映。而处理这些问题往往受到职能的局限,一家行政管理部门执行起来难以奏效,需要几家行政管理部门配合和协同进行才能取得实效。而这种配合和协同往往需要在某个会议上,或某个批文上有市级领导加以明显布置或签批,才能有所启动。三、我国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世纪之交,在中国全面改革的新形势下,剖析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低下的原因,积极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旧观念的束缚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思想影响很深,因循守旧的观念危害甚广,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小生产观念、私有观念严重,这些反映在行政部门中造成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衙门作风”、“手工劳动”、“以我为中心”。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行政部门虽然一直致力于根除这些弊端,并且有很大的成效,但是,肃清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况且,就是已经转变了思想认识问题,还有可能反复。旧思想虽然与旧社会一道被埋在棺材里,但它还会腐烂发臭。尤其在政府体制转轨过程中,往往旧体制的弊端未除,新体制的弊端新生,且两者互相结合。因此,这种历史方面造成的危害,对今天加强行政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