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27207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研究方法背诵-应用心理学.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考试大纲第一编 心理学研究基础第一章 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的含义: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位以及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心理学的含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有三个基本和重要的特性:1、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心理现象的产生有生物基础和环境基础;2、心理学是具有不同分析单位的学科,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群体、个体和分子三个层次;3、心理学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知情同意。研究者应该让被试清楚地知道有关研究的所有必要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研究的目的与程序,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等,以

2、便被试决定是否参加研究。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常识、传统、权威和循例。常识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获得的一般知识,比如七年之痒;传统是历史传下来历来如此并众所周知的知识,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权威是一种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如领袖、专家、书报等;循例是从自身经验出发,对新出现的情况或问题采用相同或类似方法去解释和处理,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及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来分析是否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欺骗的方法。知情同意是以人为被试的最基本原则,但这个原则有时候会与科学原则相抵触,有时候由于研究需要,不能实现完全的知情同意,甚至需要在研究中使用欺骗策略,因为如果不进行欺骗的

3、方法,可能造成被试的不真实回答,难以得到科学的研究结果。对于使用了欺骗策略的研究,应该在研究结束后及时告知被试研究中存在的欺骗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和价值,并及时消除由于欺骗给被试带来的潜在的影响。分析单位:就是具有所要研究的那些特征的事物。内省法:通过个人报告并记录自己的意识内容以作为研究资料的方法口语报告法:利用被试自己报告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内容进行研究自陈问卷:让被试以自我评定的方式回答问题以获取资料科学研究:人类探寻真理的活动,。常识:个体在日常活动中直接获得的一般知识。常识是人们进行探索活动的工具,人们会习惯性地根据常识来解释和解决自己遇到的新现象、新问题。但常识也会阻碍人类的探索传统:指历

4、史上沿传下来的事项、文化、道德、风尚、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其中稳定的因素被固话,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循例:人们从自身经验出发,对新出现的情况或问题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方法去解释和处理。一般人探索世界方法的利弊:常识、传统、权威和循例在人们的探索活动中都是双刃剑,一方面,他们为人类的探索提供了基础和工具,可以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依赖他们又会妨碍进一步的探索,甚至使探索活动误入歧途。科学研究的特征:1、系统性、2、重复性、3、可证伪性、4、开发性心理学研究主要包含哪几个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设计研究的方案3、收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科学研究

5、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1、多视角,即从多种角度来研究客观现象;2、公开性,其方法、过程和结果都是公开的,并强调成果的交流与共享3、可争辩性,允许并鼓励理性的质疑和争辩;4、科学研究无禁区,只要是能够客观观测的事物都能够纳入科学研究的视野。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保障退出的自由与保密第二章 选题与取样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1、对日常生活的观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技术发展的推动;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理论:是一种为某个确定的研究领域提供前后一致的描述并能对全部有关事实作出解释的一套连贯的规范表述。模型:比理论的概念还要小,是用来描述或表示所研

6、究的某一心理过程或具有整体功能的行为。选题的原则/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问题是符合道德的。从研究的目的划分,心理学研究分为:1、理论研究、2、应用研究、3、理论兼应用研究从研究的时间划分,心理学研究分为:1、横向研究、2、纵向研究、3、横向程序研究从研究量与质划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横向研究:同一时间李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以对各年龄段的特征做出分析的研究纵向研究:指较长时间内追踪同一群被试以考察期心理和行为特点变化趋势的研究横向程序研究:同一时间对多住被试,从事时间长度适宜的一种研究定性研究:以解释性的理解、

7、描述为主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取向定性研究的特征:1、把自然情境作为研究资料的直接来源;2、资料主要是描述性的;3、强调研究的过程而不是只关心研究的结果和产品;4、倾向于度资料进行归纳分析;5、关心被试在自然情境下,对事物已经发生或已经存在的意见的理解和看法。定量研究:用数字计量表达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取向文献: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文献来源有:1、图书(教科书、专著、手册、年鉴);2、期刊(期刊、学术杂志、文摘);3、会议和学位论文;4、其他查阅文献的方法: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又称传统检索,使用人工查找信息的方式,其主要类型有各种书本式的目录,题录、文

8、摘和各种参考工具书等。取样和选题的关系:1、依研究课题的性质选择被试;2、依研究成果的概括程度选择被试取样的类型:按是否随机原则操作:随机取样和非随机取样随机取样包括:简单随机取样、分层随机取样、系统取样、聚类取样、多段取样非随机取样包括:方便取样、立意取样、定额取样、滚雪球取样随机取样:是按随机和独立的原则进行的取样过程,其基本原则是如果总体中的每一个体被抽取为样本的概率相同,那么从这个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就具有对该总体的代表性。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常用抽签法和随即

9、表取样法。分层随机取样:又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或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系统取样: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样本的方法。聚类取样:又称整群取样或群集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多段取样:先将总体按某种标准分层若干群体,作为第一级单位,在按一定标准将第一级单位分成若干子群,即第二级单位,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级单位用随机取样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

10、样本。方便取样;研究者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遇到的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立意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做样本。定额取样:又称配额取样,是按特定的标准将总体中的个体分成若干类或层,然后在各层中取样。滚雪球取样:先从总体中合适的调查对象开始进行调查,再通过他们得到更多的调查对象,如滚雪球一样。影响取样有效性的因素:1、取样的方法对取样有效性有决定性的影响2、样本容量的大小也会影响取样的有效性3、研究总体的同质性程度4、研究的时间和经费心理学研究课题主要的来源;1、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例如巴甫洛夫观察动物唾液分泌,从而创立了经典的条件作用理论;2、实际需要,如一战后期,为挑选士

11、兵入伍的需要,设计了一套心理学测试方法,以快速挑选合适的军事人员,促进了美国许多心理测试研究的开展;3、理论,理论是一种为某个确定的研究领域提供前后一致的描述并能对全部有关事实作出解释的一套连贯的规范表述,任何理论的发展都经历了众多的批评、争论和否定,客观上促进了已有理论的发展,如韦伯提出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差别阀限的定律,但后人的实验表明,韦伯定律只是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才是正确的。4、技术发展的推动,使原先受技术手段限制不能研究的问题得以研究,如光学技术、眼科学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眼睛在人类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选题的原则);1、问题

12、是切实可行的,即在有限的时间、精力或财力下就可以完成,完成一项研究课题,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和三个要素,即理论条件、物质条件、能力条件和人、财、物三要素;2、课题是清楚的,要使课题清楚,研究者应该明确界定研究问题中的术语。3、课题是有价值的,即是否值得研究,是否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课题的价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题的针对性要强,应该是当前心理学改革中具有代表性、被普遍观者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二是应该符合心理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检验、修正、发展、创新心理学理论,体现一定理论价值。4、课题是符合道德的。第三章 假设与解释范型:是指看待问题的基本角度和框架,它为研究者提供观察事物的基本方式和信念

13、,决定或影响着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内容、方法、策略和所提出的理论,目前心理学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型,范型目前主要有:生物学范型、心理动力学范型、行为论范型、认知论范型和人本论范型。生物学范型:引导心理学家在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基因中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心理动力学范型:是引导心理学家在与生具有的本能和生理驱力中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例如剥夺状态、生理唤起、冲突等都给心理和行为提供力量。投射测验:是提供较模糊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作出反应,使其将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动机投射出来。罗夏墨迹测验:是罗夏编制的经典投射实验,给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知觉刺激,其

14、注意力会被转移,心理防御会减弱,这里对刺激的解释就能反映其潜意识倾向,即潜意识被投射出来。行为论范型:引导心理学家在特定的环境中探寻特定行为模式是如何产生的,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源于学习。认知论范型:引导心理学家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心理过程,认为认知活动是个体行为的原因与结果,用信息加工的模型来研究心理过程才能充分了解心理与行为现象。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提出的记忆系统结构模型就反映了该范型理论的特点。人本论范型:引导心理学家去探寻人性积极的一面,他们把人视为自己命运的行动者,每个人都是自由的行动者,可以自由选择和控制自己的人生目标。马斯洛对自我实现

15、的研究就体现了该范型的特点。自我价值: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以及对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理论,理论是对某个领域提供完整、一致的描述并能对有关的全部实施进行系统接受的一套连贯的规范性陈述。心理学理论的五大特征:客观性、相对真理性、逻辑性、系统性、简单性心理学理论的四大功能:知道研究、整合研究、解释现象、预测现象归纳式理论:采用归纳的逻辑,根据一系列特定的观察资料而概括出的理论演绎式理论:运用演绎的逻辑,采用假设检验方式获得的理论概念与变量:概念是理论与假设的基本元素,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心理学研究中的概念大致可以分为具有操作性定义的概念和心理学家“发明”的尚无操作性定义的概念。变量就是在研究中,那些具有操作性定义,可以用量化的方法加以测量并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值的概念。变量:指在性质或数量上可以变化、可以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值的事物的特征。变量分类:1、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2、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刺激变量:简称S变量,指已知的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包括研究者可以操作和控制的环境特征。机体变量:即被试变量、属性变量指被试本身对行为反应有影响的特征反应变量:指由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行为的变化。自变量:指在实验中被实验者加以操纵的变量,如声音的大小、光的明暗、室内温度、喂给老鼠的食物数量等,刺激变量和机体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