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知识座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327112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源性猝死知识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心源性猝死知识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心源性猝死知识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心源性猝死知识座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心源性猝死知识座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源性猝死知识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源性猝死知识座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源性猝死知识讲座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 顾名思义 就是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 是指看似正常的人 突然出现晕倒等症状 如果没有任何处理措施 出现症状1个小时以内发生的死亡 死亡的时间与形式都出乎我们的意料 之前可以没有任何先兆 最终可以查明是由心脏病导致的 这样的突发的死亡称之为心脏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 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一般都有基础的心脏病 比如冠心病 一部分人平时并没有表现出来 在一定的情况下 突然发病导致 目前观察发现 所有的心脏性猝死事件发生时 大概有80 的患者是由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速 室颤 引起 即心跳非常快而不规律 其余20 由缓慢性心律失常引起 即心脏跳动非常缓慢 乃

2、至心脏骤停 极个别发生了心脏破裂等急性事件 如何鉴别是否发生了心源性猝死 如果身边有人突然倒下 我们该如何判断是否发生了心脏停搏及即将发生心脏性猝死呢 首先要进行检查病人 进行拍打肩膀部位唤醒 如果无法唤醒 可以判断意识丧失 此时应进一步检查呼吸和脉搏 如果仍没有 此时应该立即判断发生了心脏骤停 若不及时抢救将直接威胁病人生命 发生心脏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发生时有预兆么 心源性猝死是突然发生的 难以预料的 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 突然倒地 呼之不应 进而在1个小时内发生死亡 一般情况 在发病之前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发病来得急 凶 险 也有一部分人有早期的心慌 头昏等不适 但都不具有特异性而常未能引起

3、警惕 心脏性猝死有哪些预测其发生的措施 心脏性猝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关于其治疗手段的有限 故对于其早期筛查 预测的研究日益增多 毕竟预防才是根本 治疗实乃不得已而为之 目前对于高风险的心脏电活动不稳定的筛查 主要分为两大块 即为有创检查与无创检查两种方式 有创的检查方式预测心脏性猝死有哪些方式呢 进行有创检查 目前的方式主要是心脏腔内电生理检查 就是在手术台上 专科医师利用相关器械 直接在心脏里面进行检测心脏与评估其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本操作本身对身体有一定危害 有一定风险 而且费用高 耗时长 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无创的检查方式预测心脏性猝死有哪些方式呢 无创的检查方式预测心脏性

4、猝死 方式目前主要是动态心电图的检测 通过佩戴相应的仪器 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信息 筛查可能的异常心电信息 比如早搏等心律失常 如果有明显的心律与心率变化 意味着可能出现心脏性猝死 应定期复查 此外 对心动能的评定亦可以作为一个预测指标 可以行心动超声检查 评估心脏功能 心功能越差 猝死风险越高 正常人体检有哪些体检项目可以帮助预测心脏性猝死可能发生率呢 主要是跟心脏相关的项目 1 心电图 2 心动超声其他检查 包括血常规 肾功等均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我们的基础状况 会提示我们的心脏功能情况 如肾功能不全时 往往影响心脏 生活中或者身边突然出现可疑心脏性猝死事件 我们该这么办呢 心脏性猝

5、死发生急 病情凶险 所以一旦我们身边有人意识丧失 我们要意识到即将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可能 我们首要做的就是评估 患者是否真的出现意识丧失和心脏停搏 我们可以通过呼喊 拍打肩膀进行唤醒 来判断是否有意识 次触摸颈动脉 简单的记忆位置就是喉结两侧 用食指和中指并拢从喉结向一侧滑下 即可触摸到 注意的是一次只能查一侧 切不可同时查两侧 的搏动来进行判断 如果无法唤醒 未触及颈动脉搏动 可以判断为发生了心脏骤停 此时应该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并找人帮忙 包括应立即拨打120电话 心跳骤停时怎么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现场最有用的措施 如果实施得当 及时 将大大减少猝死的发生 但是对于普通大众要掌握

6、专业的心肺复苏不容易 但仅做到一点 就可以大大增加患者存活的概率 那就是不间断的心外按压即可 直到专业的医疗人员到达为止 心跳骤停时怎么心肺复苏 按压之前要摆好患者的体位 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地板或木板上 解开衣襟 两手交叉 用掌根部按压两乳头连线处 用上半身的力量进行按压 按压深度大概为5 6cm 胸廓的1 3厚度 为了保证按压质量 应多人每一两分钟轮流交替进行 生活中哪些好习惯能让我们更加远离心脏性猝死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 我们应该在我们内心里根植这样的观念 切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具体包括适当的体育活动 坚持锻炼 程度以不明显劳累为适宜 戒烟限酒 保持充足的睡眠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劳累 饮食均衡等 THANKS 海军电子对抗第一团陈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