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32327014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十六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十六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十六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六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讲两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命题点1工业革命1(2017成都)19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英国(D)A光荣革命的进行B圈地运动的扩大 C殖民扩张的加强 D工业革命的开展2(2017攀枝花)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B)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3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

2、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它”带来的时代被称为(A)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命题点2第二次工业革命4(2017威海)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位“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B)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5(2017青岛)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B)A英国人 B美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6“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

3、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D)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B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命题点3第一次世界大战7(2017广东)依据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地图的标题是(A)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C苏联解体后的欧洲D欧盟成员国分布图8(2017安徽改编)“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

4、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材料反映的史实是(C)A普法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9(2017庆阳)“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材料中的“此役”是指(A)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10.(2017苏州)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时间1750年1800年1850年城市人口(%)21.0%27.5%52.0%农村人口(%)79.0%72.5%18.0%A.“光荣革命”的发动B殖民扩张的开展 C工

5、业革命的推动 D自由贸易的拓展11(2017沈阳)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C)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12(2017长沙)下图是来源于1885年某周报的一则漫画。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最可能是(C)A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B工业革命后,英国默许德俄在亚非疯狂争夺殖民地C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6、开展,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D第三次科技革命动摇了英国的殖民霸权13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材料说明(B)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14“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上述材料不能说明(D)A革命性进展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B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C人类社会由此跨入“电气时代”D美国

7、进入全球扩张阶段15(2017绵阳)下图为俄国、苏俄(苏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19131921年粮食产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是(A)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1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B)A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 B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C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 D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17“一战后期,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地处欧洲东部边陲的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

8、的新局面。”材料主要说明一战(C)A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B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D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18读图,回答问题。(6分) 图一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 图二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1)上述两幅图片是哪一领域取得的成就?(2分)答案:交通领域。(2分)(2)结合史实指出这些发明的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答案:图一:极大地延伸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使人类交通进入“火车时代”;图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人类在交通运输领域开始进入“汽车时代”。(4分,每点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

9、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在工业革命以前,英国被称为是“快乐的英格兰”,但现在,则变成了煤烟滚滚,烟雾弥漫的另外一番景象了。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近几年,雾霾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全国大约有104个城市重度污染,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雾霾的形成,气象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导致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增加。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1)据材料一指出,出现这种情景与哪一动力机广泛应用有关?(2分)答案:蒸汽机。(2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几年雾霾席

10、卷中国的主要原因。(4分)答案:气候的原因;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废气。(4分,任答两点即可)(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科技发展给中英两国带来的共同影响。(3分)答案:使中英两国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3分)20探究问题。(12分)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拉丁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死伤3000多万人,参加国家的直接军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13万亿美元,参战国物资损失总价值达4万亿美元。材料三:第二次世

11、界大战已经过去了60多年,世界总体处于和平时期。不过,美国战略预测公司总裁乔治弗里德曼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认为这样的情况并不会持续太久。由于美国一直不希望出现一个可以与其抗衡的国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支持欧盟东扩以遏制俄罗斯,支持土耳其以稳定中东,支持日本以制衡中国。他预测:第三次世界大战将爆发于2050年11月24日下午5点。2050年将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吗(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有什么特点?(2分)答案:残酷性和破坏性。(2分)(2)材料三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将爆发于2050年11月24日下午5点。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2分)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8分)(答出其中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答案:观点一:同意。(2分)美国一直不希望出现一个可以与其抗衡的国家;美国支持日本、土耳其、欧盟以此干涉别国内政;各国为了争夺最后的资源而矛盾逐渐升级;各国的领土争端问题;当今局部战争频繁会引发大战等。(6分,任答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这些因素使第三次世界大战会再次爆发。(2分)观点二:不同意。(2分)世界人民强烈渴望和平,坚决反对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使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联系密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等。(6分,任答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这些因素使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再次爆发。(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