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十四单元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A卷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2320557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十四单元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十四单元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十四单元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十四单元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十四单元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十四单元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十四单元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A卷(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第十四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学者研究,

2、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2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319051911年,清廷举办了七次留学毕业生归国考试,考试内容

3、为学科门类及经史之学,合格者授予进士或举人出身。七次考试共有1388人合格,其中留欧美学生占98%,留日学生占902%。由此可知,当时A财政投入促进日本教育质量提升B日本是中国学生主要留学目的地C清廷原封不动坚持传统选官制度D欧美各国逐渐放松对中国的侵略4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诠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A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B减少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危机C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D推动了传统思想与民主科学的结合5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

4、,更提倡大民族主义者。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诸族以对于国外诸侯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梁启超极力抵制民主革命B近代民族意识已经觉醒C梁启超主张加强民族融合D文化的近代化转型加速6下表为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课程安排(节选)。据此可知,万木草堂课程教学内容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泰西哲学等经世之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等考据之学中国经学、万国史学、数学、格致学等词章之学中国词章学、外国语言文字学A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B摆脱了封建教育的影响C以培养革命人才为目标D受到中体西用思想影响7龚自珍和魏源重视时势变易,形成了今

5、文经学历史观,康有为吸收并予以继承。康有为依据“公羊三世说”。将“据乱世”和“升平世”称为小康,而“太平世”则为大同。三者同处于一根朝向未来的时间链上,依次上升。由此可知康有为的历史观A深受儒家循环史观影响B受到社会进化史观影响C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D包含了天命史观的思想8有不少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上述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A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B均主张“中体西用”C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D未能触及政治制度91904年,中国科举史上进行最后一科会试:第一场考中国治史论五篇,体现出注重现实、着眼改革的思想;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关于当时

6、内政外交的重要问题;第三场考四书五经经义三道,这次考试A折射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努力B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奠定了人才基础C标志着清末新政上升到新阶段D体现了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特点10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A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C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D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11917年蔡元培在发刊词中申明“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络众家之学府也。”这表明他A注重学术研究的多元化B注重学校文化建设C坚持自由包容的办学理念D不拘一格选人用人12辛

7、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A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B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C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D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131922年,梁启超指出:“科学精神之有无,只能用来横断新旧文化,不能用来纵断东西文化。若说欧美人是天生成科学的国民,中国人是天生成非科学的国民,我们可绝对的不承认。”梁启超此言A强调思想文化进步的重要性B肯定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C对新文化运动表示完全支持D否定了当时盛行的进化论14鲁迅曾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

8、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看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绝对否定传统文化顺应了时代潮流B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C中国的书籍承载了过多的文化糟粕D目的是为了反对封建思想革新社会15陈独秀认为,孔学说的特色主要是礼教和不言神怪,以现代民主和科学的尺度衡量,礼教是反民主的,而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这反映出陈独秀A重视调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B反思中国以西方为师的近代化探索C批判传统儒学糟粕认同其思想精粹D主张必须彻底地更新中国传统文化16陈独秀说:“袁世凯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他实在见得多数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就是反对帝制的人,大半是反对袁世凯做皇帝,不是真心

9、从根本上反对帝制”。这反映出A帝制符合中国当时历史潮流B共和制度缺乏广泛社会基础C袁世凯复辟帝制有其必然性D中国人民思想意识十分落后171919年之前,在中国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更少。1919年之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B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18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

10、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19表中变化发生的原因是时段流行话题五四运动前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五四运动后平民、劳工、劳动、阶级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B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C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利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0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

11、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21孙中山一生致力于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构建以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从国情出发的务实态度、兼容并蓄的开放心态为核心的中国模式。孙中山思想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三大政策22孙中山曾说:“维我中国开国以来,以中国人治中国,虽间有异族篡据,我祖我宗常能驱除光复,以贻后人。今汉人倡率义师,殄除胡虏,此为上继先人遗烈。”这说明孙中山A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B以推翻清朝统治为出发点C宣扬民生主义的革命思想D把反帝与反封建有机结合231927年8月,毛泽东在湖南暴动大纲中提出:“要在湖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

12、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由此可知,毛泽东A已预知了秋收起义的失败B最早提出了关于土地革命的主张C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D已经萌发“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24法国学者毕仰高认为人民大众之所以支持共产党,“主要并不是因为党的领导干部和红军官兵的抗日活动,而是在于他们的行为让民众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他们真正回应了民众的需求。”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思想中的A独立自主B实事求是C自力更生D群众路线25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留下“三大经验”,其中第一条是中国领导人在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该“准备工作”是指A八字方

13、针的提出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文革”被彻底否定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第II卷本卷包括四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瓜分危机加速了这场已经积蓄了十年动力的运动的到来,自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失败后,有限现代化的弱点已很明显,1894年的那场大败更“成中国之巨祸”,无可否认地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基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可拯救中国。进步人士倡导体制重组;激进人士则主张革命,以中华民国代替清王朝。在战后中国,政治运

14、动主要由这两股潮流构成。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整理材料二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成中国之巨祸”的历史事件,概述“激进的改革”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的历史动因。(7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试论维新变法思想的历史作用。(5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以孔子为表征符号的中国哲学传入欧洲之后,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哲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如“道”“理”“太极”和“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方法被西方哲学家看作是“纯粹理性”“绝对理念”“自然法”“自然神论”“无神论”“唯物论”“正反合”“两极相逢”“有机论哲学”等等,在欧洲思想文化土壤里经过欧洲化的改造成为17世纪欧洲近代哲学孕育的重要元素,继而又成为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精神资源。欧洲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如莱布尼茨、伏尔泰、魁奈等人都对中国哲学、中国思想文化十分着迷,以致造就了长达近两个世纪的“中国热”。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掀起了一个翻译、引入、学习西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