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二十一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2320214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二十一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二十一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二十一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二十一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二十一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二十一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二十一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教师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018高考)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解析】图中数据变化说明联合国成员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量剧增,认真观察图中变化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非洲国家数量增多,即第三世界壮大,故A项正确;欧共体成员增加和联合国成员国增加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和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且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2(2017浙江卷)下图漫画所反映的是A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B从关贸总协定走向WTOC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D中国从“复关”到“

2、入世”【解析】据材料图片可知,汽车上有:“乌拉圭回合”字样,时间从1986年到1993年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6年在乌拉圭举行了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决定进行一场旨在全面改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新一轮谈判,历时7年半,于1994年结束。故这幅漫画所反映的是从关贸总协定走向WTO,故B项正确;欧洲联盟与“乌拉圭回合”无关,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属于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与多边贸易体制无关,故C项错误;中国 “入世”,不能说明整个乌拉圭回合的谈判,故D项错误。【答案】B3(2019永州中学模考)二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说:“美国不打算在战争结束后背弃为战争折磨而处于贫困状态的国家,而是打

3、算在长期困难的经济重建任务中帮助他们现在向他们提出保证,就是团结和鼓励反轴心国家的力量,极大地加强他们赢得胜利的信心。”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A出于结束战争的需要B援助贫困国家为目的C稳定国际货币的需要D挽救经济危机为宗旨【解析】根据“现在向他们提出保证,就是团结和鼓励反轴心国家的力量,极大地加强他们赢得胜利的信心”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反轴心国家、增强二战胜利的信心,故A正确;材料反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的目的是“团结和鼓励反轴心国家的力量,极大地加强他们赢得胜利的信心”,故B错误;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根据“二战中”可知时间在1939-1945年间,资本主义世界

4、经济危机时间是1929-1933年,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4(2018三台中学模考)西方学者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作用中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是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A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B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C打破了贸易的国界限制D促进了区域集团化【解析】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突出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故B项错误;C、D两项属于经济领域,与题干中“政治使命”不符,排除。【答案】A5(2

5、018双流中学模考)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中美贸易战中的某些现象说明A美国经济衰落趋势在不断加强B世贸组织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C经济一体化使贸易战不可避免D全球化背景下出现国家主权让渡【解析】“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体现出美国的贸易保护,结合所学,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下,为了享受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国家应在坚

6、持国家利益原则的前提下,在适当的领域限制或让渡国家主权,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美国经济衰落,A错误;B中“唯一途径”表述太绝对,错误;C中“不可避免”表述过于绝对,错误。【答案】D6(2018安徽六校模考)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据所学知识判断,与故事相吻合的是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C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体现 D国

7、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解析】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大量发行美元,导致无法以最初确定的比率保证各国持有的美元能兑换为黄金,故事所述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相似,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能反映材料故事表现出的特点,排除A、C、D三项。【答案】B7(2018江苏模考卷)下图漫画描绘了一个全身穿着中国货的外国人叫嚣着抵制中国货。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漫画中的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B漫画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显著C漫画中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D漫画体现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引起部分国家的恐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漫画

8、、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漫画显然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产品的抵制,说明中国经济全球化受到世界的重视,漫画主旨是反映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抵制,与改革开放没有关系,故本题选择C。【答案】C8(2018潮阳中学模考)一方面,美国大量印刷钞票,从以亚洲国家为首的地区购入大量消费品,致使中国、日本等国的美元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同时美国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美国继续印刷美元填补赤字。另一方面,美国发行大量的债券,中国、日本等国大量购买此类美元资产,从而使美元源源不断地流回美国。西方经济学家将这一现象被称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这表明A美元仍是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中心B战后世界经济秩序基本保持稳定C美国实现了

9、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建D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局面【解析】材料从亚洲国家“美元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以及“美国发行大量的债券促使美元源源不断地流回美国”说明美元依然保持着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说明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于经济稳定作用,并不是说明美元仍是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中心,故A项错误;此时美国依然是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则运行,不是重建,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是20世纪70年代,此时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走向瓦解,故D项错误。【答案】B9(2018长郡中学模考)2010年,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表现都大大好于美欧发达国家。2012年,亚洲在全球贸易总额

10、中占三分之一。美国在亚洲的直接投资远远超过西欧,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表明A亚洲成为了世界经济中心B公平贸易促进亚洲经济发展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D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趋势明显【解析】材料反映了亚洲在经济上的崛起,世界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亚洲成为了世界经济中心,而是强调亚洲在经济上的崛起,故A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公平贸易,故B错误;材料涉及世界经济重心转移问题,没有涉及世界政治秩序的问题,故C错误。【答案】D10(2018合肥中学联考)下表为2015年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状况比较表(金额单位:十亿美元),据此可知国家出口金额占全球出口份额进口金额占全球进

11、口份额世界4675100.0%4570100.0%美国69014.8%46910.3%中国2884.9%4259.6%日本1583.4%1743.8%A美国贸易顺差加速资本扩张B中国贸易逆差阻碍经济发展C日本经济发展增速明显放缓D全球服务市场机遇挑战并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美、中、日三国的服务贸易状况,说明国与国之间的服务贸易往来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服务贸易的发展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于各国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故答案为D项。服务贸易只是一国对外贸易的组成部分,因此美国服务贸易存在顺差并不必然导致资本扩张加速,中国存在服务贸

12、易逆差也不能得出阻碍经济发展的结论,排除A、B两项;一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增速不存在必然联系,排除C项。【答案】D11(2018北京丰台区模考)下图是“1860-2000年全球资本流动示意图”。下列对造成1945-2000年资本流动状况因素分析正确的是A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影响资本流动速度B跨国公司的兴起使资本全球化速度加快C世贸组织的建立消除了资本流动的阻力D国家干预政策减缓了此时期的资本流动【解析】从示意图信息来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二战后的美苏“冷战”期间,全球资本流动较慢;一战前和两极格局终结后,全球资本流动较快,反映出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对资本流动速度的影响。故答案为A项。跨国公

13、司是伴随着垄断资本对外输出而兴起的,但在跨国公司发展过程中,全球资本流动速度一度很慢,排除B项;C项“消除”说法绝对,排除;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政策是在二战后,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A12(2018绵阳中学模考)下图漫画载于2018年3月9日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网站,题目是自筑壁垒,它从深层次说明了图中英文为贸易保护,图中人物为特朗普A推动全球化发展进程任重道远B中美两国的核心利益矛盾突出C当今世界单极格局仍不可动摇D贸易保护主义让美国陷入孤立【解析】漫画的寓意是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自筑壁垒”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说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任重道远。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

14、涉及中美矛盾,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政治格局,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美国陷入孤立”,排除D项。【答案】A13(2018河南六市模考)二战中美国国务卿赫尔提出的租借法案规定:美国向英国提供的战略物资,大部分不需要承担财政偿还义务。但作为条件,美国政府希望英国动用一切可能资源,如黄金储备和国外投资来进行这场战争。这一法案A为美元霸权地位确立奠定了基础B提供了战胜法西斯国家的物质基础C是各国经济密切联系的必然结果D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秩序【解析】材料“美国政府希望英国动用一切可能资源,如黄金储备和国外投资来进行这场战争”的做法旨在消耗英国为黄金储备,削弱英国的金融霸主地位,为美元霸主地位的确立

15、奠定了基础,A正确;B是法案的作用,不是美国本质目的的体现;C与材料无关,材料中的援助是出于战争的需要,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D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的结果,与材料不符。【答案】A14(2018湖北中学模考)如图是U型微笑曲线,它反映了20世纪60、7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的某种现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际产业分工趋于良性发展B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占据中游C国际经济新秩序重建任重道远D发展中国家处于曲线左上角【解析】材料曲线图反映了现在的国际产业分工曲线弯曲度比20世纪60、70年代更大,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产业分工不合理性更突出,故A错误;图中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占据上游和下游,故B错误;国际产业分工不合理性愈发严重,这说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故C正确;图中发展中国家应该处于曲线中间,即“制造”端,故D错误。【答案】C15(2018宁阳四中模考)1971年西方十国集团针对美国接连爆发了美元危机重新调整黄金确定货币价值的固定汇率,美国同意把美元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