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六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231997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4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六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六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六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六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六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六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二轮系列之疯狂专练六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教师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8高考北京卷)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且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03年”正值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结合材料中的“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弱者国于其旁

2、,果如兔之先见耶”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故A正确。从材料中分析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西方列强的侵略,而不是颂扬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呼吁列强保护弱国,排除B、C。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排除D。【答案】A2(2017广东汕头模考卷)如表反映了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籍贯分布情况省籍广东广西四川山东江西河北福建湖南江苏浙江贵州八旗湖北台湾安徽人数501123111828234162116此表可用于说明晚清A地方政治派系林立B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C中体西用思想盛行D沿海与内陆开放程度有差异【解析】据材料“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籍

3、贯分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的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较多,当时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高于内地,故外交人才的培养量高于内地,故D项正确;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不能说明政治派系的问题,故A项错误;数据中八旗的外交人才为16人,处于较高水平,故材料不能体现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故B项错误;外交人才籍贯分布与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是两个概念,不能混同,故C项错误。【答案】D3(2017高考海南卷)1894年,在中国的25个通商口岸有洋行552家,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是A日本B美国C德国D英国【解析】“洋行”是商品输出的表现,甲午战前,对华商品输出比重最大的国

4、家是英国,故D正确;日本在甲午战后加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美国对华输出占据主导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B错误;德国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C错误。【答案】D4(2018闽侯一中调研卷)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解析】由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这是清末预备立宪,材料“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

5、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这体现出预备立宪的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正确;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故A错误;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说明预备立宪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民主,故B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预备立宪没有涉及,故D错误。【答案】C5(2018高考真题卷)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解析】根据所学

6、知识,章太炎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而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所主张的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清朝的专制统治,不是反清复明,A项错误;材料中陈元孝是对“陆秀夫负帝投海”的抗元斗争的歌颂,与B、C两项无关。所以答案选D项。【答案】D6(2018福州中学联考卷卷)“在二十世纪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A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B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C史学研究难以获取真相D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解析】与本题材料相结合当从攻击西方侵略

7、中国角度去看时,其会受到称赞,当从其攻击近代化角度去看时就会遭到痛斥,体现出了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故B 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对义和团的评价不同说明的问题,而不是义和团本身的问题,故A项错误;史学研究可以获取真相,故C项错误;历史评价是有客观标准的,故D 项错误。 【答案】B7(2018高考卷I)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

8、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解析】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答案】C8(2018闽侯一中调研卷)在学术界,颐和园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其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都将矛头对准颐和园,使得颐和园的建设经费问题

9、成为当时学术研究的重点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根源于A政治斗争的需要B民主思想的传播C近代海军的发展D甲午战争的失败【解析】根据“颐和园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其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结合所学,慈禧太后挪用建设近代海军的费用修建颐和园,是造成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都将矛头对准颐和园”说明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矛头对准颐和园是为了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是源于政治斗争的需要,A正确;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主要反映通过颐和园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来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是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D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源,排除。【答案】A9(2018

10、河南文综卷)下图为19世纪末日本所绘漫画李鸿章大头痛:拿着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已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李大人了,日本已经兵临城下,中国人用镰刀等农具应战。该漫画表明A洋务运动开展出现窘境B甲午战争中国面临危机C清政府遭受众列强瓜分D日本与列强的斗争加剧【解析】“拿着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已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李大人了,日本已经兵临城下,中国人用镰刀等农具应战”说明甲午战争中国面临危机,B正确;A、C、D不符合材料史实,排除。【答案】B10(2018宣城一中调研卷)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

11、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A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D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解析】材料反映了面对民族危机,义和团运动、改良派、革命派、东南地区的洋务派有不同的态度和应对方式,这说明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故A正确;“东南互保”并不能说明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故C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故D错误。【答案】A11(2018汕头中学检测卷)清政府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地方督抚称皇帝的诏令是被挟持下的“矫诏、乱

12、命”,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并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从根本上避免了北方战事的发生B发生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导致了北洋军阀割据现象的形成D反映了清廷中央威信的下降【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八国联军侵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没有避免北方战事的发生,故A项错误;据材料“乱民、邪术、列国”等关键信息,可知是义和团运动时期,故B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是在1916年袁世凯死亡之后发生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叙述的是面对列强入侵,地方官员

13、不服从皇帝宣战诏书,借口各种理由推脱的现象,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内忧外患的作用下,中央集权的效能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8东城区文综卷)下图为北京某历史时期的地图,该图可以佐证A南京条约开放北京成为通商口岸B天津条约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马关条约规定可在北京开设工厂D辛丑条约允许各国驻军保护使馆【解析】根据“意大利使馆”“意大利兵营”等信息可知,该图可以佐证辛丑条约允许各国驻军保护使馆,故D正确;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没有北京,A错误;天津条约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但是无法体现“意大利兵营”“奥匈兵营”等信息,排除B;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

14、工厂,北京不是通商口岸,C错误。【答案】D13(2018昆明中学检测卷)1899年,美国向各国提出有关中国的“门户开放”照会,主要内容是:各国对他国在中国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内的通商口岸、投资事业,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这一政策A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B保障了美国对华侵略取得优势地位C必然得到列强比较广泛的赞同支持D扩大了美国在华势力范围和租借地【解析】从材料中的“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来看,“门户开放”政策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绝

15、对,排除;列强中也有反对这一政策的,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A14(2018吉林附中模考卷)盛世危言中记载:“洋布、洋纱、洋花边等入中国为女红失业;洋铁、杨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据此可知,义和团运动的爆发A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反洋教斗争激化的结果B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清朝政府放热统治能力C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D蕴含着以“争权利”为诉求的反抗意识【解析】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造成国内手工业者失业,传统的手工业开始衰败,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因此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蕴含着以“争权利”为诉求的反抗意识,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不是洋教带来的影响,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D15(2018资阳中学模考卷)下面是当时中日两国公开出版物刊载的关于马关谈判议和的手绘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