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学概论课件.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17455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64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旅游学概论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民俗旅游学概论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民俗旅游学概论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民俗旅游学概论课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民俗旅游学概论课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俗旅游学概论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旅游学概论课件.doc(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俗旅游学概论课件民俗旅游学概论课件梁福兴 主讲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2008年10月1日前 言 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旅游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从1992年开始,国家旅游局组织策划了世界华侨华人“寻根访祖游”,吸引了大批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返回大陆寻根问祖和探亲旅游,为改革开放获得了丰厚的外汇收入和资金支持。随后,国家旅游局又陆续推出了“95中国民俗风情游”、“98华夏城乡游”、“02中国民间艺术游”、“03中国烹饪王国游”、“04中国百姓生活游”、“06中国乡村游” 和“07 中国城乡和谐游”等一系列旨在展现我国

2、各地各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旅游主题年活动,取得了重大成功。 这一系列旅游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都与我国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旅游学界多年来学术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紧密相连。如果没有积累多年的学术成果支撑,民俗旅游业无法取得连年大规模的迅速发展。没有多学科专家学者的直接或间接参与,民俗旅游业不可能一个接一个地取得像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云南丽江大研古镇等平均年利润达到数千万乃至数亿元的旅游文化业绩。 研究民俗旅游学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民俗旅游学概论教学内容第1章 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第2章 民俗旅游者与民俗旅游心理第3章 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

3、与理解第4章 民俗旅游资源分区及其文化特点第5章 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第6章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原理第7章 民俗旅游市场调查与产品营销第8章 民俗旅游展演体验与社区居民组织管理第9章 民俗旅游资源的抢救与保护第10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俗旅游业发展前景第1章 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本章概要】 作为整部教材的开篇,本章高度概括性地介绍了民俗旅游学学科体系四大基础部分的内容:一、民俗文化概述,包括民俗的概念、特点、分类、功能、发展和变迁;二、民俗研究概述,介绍民俗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学派和基本研究方法,同时分析民俗文化研究与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在知识理论和方法手段方面的相互兼容性特点

4、;三、民俗旅游概述,包括民俗旅游的概念、特征、内涵、类型及其价值等问题;四、民俗旅游学学科建设,论述了民俗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学科范围、基本理论和方法技术等问题,以确立民俗旅游学作为旅游管理学一个分支学科的地位。第1章 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学习目标】认识民俗的概念、特征、功能和分类;掌握民俗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懂得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紧密关系;明确民俗旅游与其它旅游形式的关系和区别;把握民俗旅游学学科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关键性术语】民俗;民俗的类别;民俗的变迁;民俗传承;大传统与小传统;民俗旅游;民俗旅游学。 第1章 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 13.1 民俗文化概述 1.2 民俗研究概述 1.

5、3 民俗旅游概述 1.4 民俗旅游学学科建设返回上一级练习题经验训练1.1 民俗文化概述1.1.1 民俗的概念1.1.2 民俗的特征1.1.3 民俗的类别1.1.4 民俗的功能1.1.5 民俗的形成1.1.6 民俗的发展1.1.7 民俗的变迁返回上一级1.1.1 民俗的概念(1)1846年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汤姆斯(WJ Thoms)以萨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风俗、知识、学问)合成“Folklore” ,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些现象的学问。(2)民间,即民众社会,它是相对于官方而言的;风俗,即民众社会中那些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所世代传承

6、、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3)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与普通民众现实需要和历史传统紧密相关的生活文化现象。 返回上一级1.1.2 民俗的特征 (1)集体性与模式性:集体创造、约定俗成、程序套路; (2)传承性与播布性:世代相承、传播借用、相互融合; (3)稳定性与变异性:格局不变、调整适应、移风易俗; (4)民族性与地域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5)原始性与神秘性:远古遗风,神圣、隐秘和象征性。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语言、行为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成为整体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对民众社会进行组织、协调和整合等多种作用。返回上一级1.1.3 民俗的类别

7、 (1)钟敬文的民俗分类法 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民间信仰民俗、民间科学技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俗、民间艺术民俗、民间游戏娱乐。 (2)民俗学一般分类方法 除民间科学技术之外的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 (3)向云驹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分类法 口头文化、形体文化、综合文化、当下造型文化返回上一级1.1.4 民俗的功能(1)教化功能:宇宙哲学、科学技术潜移默化地模塑人格;(2)规范功能:礼节礼仪、伦理道德、乡规民约规范行为;(3)娱乐功能:歌舞游戏、竞技杂艺、节庆娱乐放松调节; (4)审美功能:村落建筑、歌舞节庆、工艺服饰的审美性

8、; (5)维系功能:民俗活动增强社会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对个人而言,民俗文化起着模塑个体人格,实现社会化和文化濡化的功能;对群体而言,民俗文化对共同思想行为起着约定、规范、统一和整合的功能;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民俗文化起着社会协调和行为导向的功能。返回上一级1.1.5 民俗的形成为何“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1)地理的原因:平原、高山、草原、高原、海河;(2)经济的原因:狩猎、游牧、农耕、工商、贸易;(3)政治的原因:迷信愚民、强制改俗、提炼推行;(4)宗教的原因:自然、图腾、生殖、祖先崇拜,国教; (5)语言的原因:方言、土语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华民族八大经济文化区1、北方和西

9、北游牧兼事渔猎文化区;2、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文化区;3、长江下游水田稻作文化区;4、南方山地耕猎文化区;5、康藏高原农业与畜牧文化区;6、西北自河西走廊至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边缘绿洲人工灌溉农业文化区;7、西南山地火耕旱地农业兼事狩猎文化区;8、海南岛黎族和台湾岛高山族等岛屿文化区。(尚有沿海及内陆河湖水上渔业文化区和城镇手工商贸文化区?)返回上一级1.1.6 民俗的发展(1)原始民俗: 商周前远古蒙昧,多巫术占卜、图腾文身和万物有灵。 (2)上古民俗:汉代前重鬼神、卜筮和占验,汉代形成较稳定的汉俗。(3)中古民俗:隋至宋代生活情趣增强,封建文化和市民风俗确立。(4)近代民俗:元至清代都市民

10、俗繁盛,蒙、满、汉俗融合发展。 (5)现代民俗:辛亥革命后废除封建、移风易俗、逐步西化。 民俗是一种文化现象,由最先创制的粗疏框架,不断丰富、精致、内卷、矫饰而趋于缤纷多彩。返回上一级1.1.7 民俗的变迁(1)民俗变迁的原因:民俗社会内部发展;不同社会民俗文化的接触或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2)民俗变迁的表现: 发现和发明带来的民俗文化创新; 民俗文化的传播扩散带来的互动、选择、采借和整合;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改善带来的社会文化进步; 民俗文化长期互动、采借、适应带来的民俗文化涵化; 民俗文化的恢复和重新解释; 以强制性手段进行社会革命和制度改良。(3)民俗变迁的类型:无意识变迁、有意识变迁马

11、格丽特米德:前塑文化无代沟、同塑文化有代沟、后塑文化深代沟 返回上一级1.2 民俗研究概述 民俗学是研究民间民俗文化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基本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一般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钟敬文,1998)。 民俗学研究涉及的理论类型、技术方法纷繁复杂,呈现出将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文艺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交叉综合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民俗学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在理论方法上的合流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1.2 民俗研究概述1.2.1

12、 民俗研究的理论学派1.2.2 民俗研究的主要方法返回上一级1.2.1 民俗研究的理论学派(1)古典进化论学派(2)文化传播学派(3)历史特殊论学派(4)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5)英国功能主义学派(6)文化与人格学派(7)新进化论学派(8)文化相对论学派(9)结构主义学派(10)象征主义学派(11)解释主义学派(12)文化生态学派返回上一级1.2.1 民俗研究的理论学派(1)古典进化论学派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以斯宾塞、泰勒、摩尔根等为代表,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问题; 古典进化论学派认为人类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原因就在于人类心智的

13、一致性。 人类文化经历了蒙昧、野蛮、文明三个发展阶段。 返回上一级1.2.1 民俗研究的理论学派(2)文化传播学派 文化传播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格雷布内尔、施密特、史密斯和佩里等为代表,分德奥历史传播学派和英国传播学派。 传播学派反对进化论,主张从空间角度研究文化存在,认为人类文化的相似性,可以用文化传播来解释,每一种文化现象,都是每一时刻在某一地点一次性产生,然后向世界各地传播扩散开来的。 传播产生文化圈、文化层;埃及中心说。返回上一级1.2.1 民俗研究的理论学派(3)历史特殊论学派 历史特殊论学派产生于20世纪初,受欧洲实证主义哲学影响,以博厄斯及其学生为代表,认为每个民族

14、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可以单独或平行发明的,根据不同的文化特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文化区域。 历史特殊论学派反对自我文化中心主义和种族主义,主张民族平等,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逻辑、理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不应当用某个民族的标准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 返回上一级1.2.1 民俗研究的理论学派(4)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 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涂尔干、莫斯为代表,以法国社会学年刊为阵地。 主张用科学实证的方法研究民俗文化,认为民俗学是叙述性学科,而非理论性学科,统属于社会学,应当进行实地调查、综合研究,重视集体意识、宗教信仰、人生仪式、组织制度、礼物交换等方面的作用。 返回上一级1.2.1 民俗研究的理论学派(5)英国功能主义学派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拉德克里夫布朗、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强调田野调查。 主张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来看待,重视文化有机体各个组成部分对于整体的作用,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返回上一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