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概论第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2315939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概论第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教材概论第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教材概论第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教材概论第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教材概论第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概论第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概论第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章 第一节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第二节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qq 2677520677 第一节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一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三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第二节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 初步探索的意义 二 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2020 5 14 第一节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949年3月5日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 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4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接下来的党面临的是如何在

2、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崭新课题 国情 人口众多 经济文化落后 发展极不平衡 全新的课题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一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历程 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全面学习苏联照抄照搬苏联经验 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苏联共产党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 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要恭恭敬敬地学 老老实实地学 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 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 毛泽东 建国初期为什么要照搬苏联模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长期敌视中国 而苏联给了

3、我们很多帮助和支持 10月3号 中苏正式建交 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中国缺少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需要学习 而苏联在二战中反法西斯的实力和工业化中的成就显示了苏联模式的优越性 苏联工业化中的成就 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 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起航 绕地球一周 历时1小时48分钟 于上午10时55分安全返回 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 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1950年2月14日 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定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苏联政府贷款3亿美元给中国政府 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我国建国初期照抄苏联模式 在恢复国民经济 保证重点建设和保

4、障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五 期间 正是运用这种体制 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一五计划 期间苏联提供156个工业项目的援助 50年代苏联和东欧向中国派出12000多名专家 6000多名中国留学生赴苏联学习 建国初期 我国的教育体制 教学计划和教材几乎都是搬苏联的 譬如 高等学校被划分成几种性质不同的院校 减少综合性大学 增加专业性的院校 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 钢铁 石油 地质 农业 医学 矿业 邮电 航空学院就是按这种要求设置的 苏联的教材和教学计划被翻译过来参考 有的干脆照抄 据调查 1954年到1957年之间出版的中国书籍中 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 到45 译成中文的俄文教科书约为

5、1400种 其中包括中小学课本 以教育为例 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政治 经济 文化 教育 体育 卫生等各个领域 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经验 这在当时是必要的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斯大林逝世后 苏联国内和党内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 而毛泽东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也逐步觉察到了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 陆续发现苏联的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 开始产生了探寻中国自己道路的思想 认识到学习苏联不能代替对本国建设道路的探索 因为我们没有经验 在经济建设方面 我们只得照抄苏联 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 同时又是一个缺点 缺乏创造性 缺乏独立自主能力 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 毛泽东 1954年1月 毛泽东在杭

6、州 1956年2月 苏共二十大召开 会议闭幕前一天深夜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做秘密报告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全盘否定斯大林 在这个报告中 赫鲁晓夫把以前口口声声称为 父亲 慈父 的斯大林指责为 暴君 刽子手 独裁者 和 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者 使整个世界震惊 给国际共运带来了严重的思想混乱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引发了西方的反苏的浪潮和波匈事件 风云突变的1956年 毛泽东说赫鲁晓夫 秘密报告 的作用有两点 一是他揭了盖子 一是他捅了漏子 说他揭了盖子 就是讲他的秘密报告表明 苏联 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 完全照搬苏联不行 这就破除了迷信 说他捅了漏子 就是讲他作的这个秘密报告 没有经过党内充分酝酿

7、 草率提出 纰漏百出 暴露和纠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如此重大而长期的问题 事先不与各国共产党通气 难免引起巨大震荡和思想分歧 影响 一则以喜 一则以忧 揭了盖子 解放思想 捅了娄子 引以为戒 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启示 毛泽东指出 苏共二十大反对斯大林 我们自己要从中得到教训 他认为最重要的教训就是独立自主 调查研究 摸清本国国情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制定我们的路线 方针 政策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论十大关系 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明确提出以苏为鉴 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标志着探索中国建设

8、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论十大关系 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努力把党内党外 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 直接的 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开辟一条和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 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 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62年1月30日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 工 农 商 学 兵 政 党这七个方面 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要领导工业 农业 商业 文化教育 军队和政府 调动一

9、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八大提出 要进一步扩大民主 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必须加强对于国家工作 国家机关 各级政府机关的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 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等各方面的监督 提出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 健全法制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 我们的目标 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 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又有统一意志 又有个人心情舒畅 生动活泼 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有一个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 毛泽东提出 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

10、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956年 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 标语 我们要面包 1956年6月28日 波兹南策盖尔斯基机车车辆厂的约16000名工人聚集起来 进行示威游行 向政府要求更好的待遇和较低的税赋 并派了一位代表去华沙向政府陈情 然而因为传言代表遭到当局的逮捕 示威演变成了暴动 政府为了阻止暴动 出动了400辆坦克和10000名士兵 当天晚上 暴动方告平息 事件中布达佩斯市中心的斯大林像被推倒 匈牙利人民政权建立后 照搬苏联模式 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 政治上制造个人崇拜 破坏法制 引起

11、人民强烈不满 1956年10月23日 布达佩斯近20万名大学生和群众举行示威游行 要求第一书记格罗辞职 游行者推倒了市内的斯大林铸像 同保安部队发生武装冲突 1956年 匈牙利发生了匈牙利事件 匈牙利事件后被遗弃在布达佩斯街头的斯大林头像 波匈事件中国版 1956年的中国也出现了与波匈事件非常类似的举动 退社 罢工 罢课 请愿和游行 农村连续发生闹社的风潮 如浙江省发生请愿 殴打 哄闹等事件1100多起 广东省先后退社有十一二万户 这表明 在全党和全国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向建设的时候 面临着一个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问题 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三个关键问题 1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

12、在着矛盾 2 如果有矛盾 又是什么性质的矛盾 3 如果有矛盾 该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 马克思 恩格斯和列宁没有专门作过论述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 以致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 毛泽东创造性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1957年2月 毛泽东发表了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 1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 毛泽东指出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 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矛盾不断出现 又不断解决 就是事物发

13、展的辩证规律 他提倡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深刻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图示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生产力 2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 特点和解决途径 毛泽东指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而是非对抗性的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 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的特点 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 相矛盾的是非基本方面 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不断地得到解决 3 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指出 我们国内的主要

14、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据此 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要求全党要学科学 学技术 学新本领 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4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5 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毛泽东说 我们历来就主张 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 解决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 所谓专政方法 就是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 对于国家内部那些反抗社会主义改造 破坏社会主义建

15、设的敌对分子和严重犯罪分子依法治罪 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 强迫他们从事劳动 并在劳动中尽量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 所谓民主方法 就是讨论的方法 批评的方法 说服教育的方法 敌我矛盾 专政的方法 人民内部矛盾 民主的方法 6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毛泽东指出 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这是一个总方针 在具体实践中 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处理政治思想领域 物质利益分配方面 科学文化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及政党关系 民族关系的具体方针 原则 团结 批评 团结 统筹兼顾 适当安排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民族平等 团结互助 7 关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和意义

16、 毛泽东强调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 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巩固我们的新制度 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三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重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提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作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 受苏联的影响 我国一度过多强调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 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发展 造成了一定程度比例失调 这就促使党和毛泽东思考如何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毛泽东在 论十大关系 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 就是重工业 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 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走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 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