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工程施工供水一期过江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2308947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46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工程施工供水一期过江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2020年工程施工供水一期过江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2020年工程施工供水一期过江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2020年工程施工供水一期过江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2020年工程施工供水一期过江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工程施工供水一期过江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工程施工供水一期过江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施工供水一期过江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编制说明1.1 工程概况1.1.1工程内容某某市供水一期工程分过江段和过宁通高速公路两段,主要工程内容如下:一长江北汊段:1) 工作井一座,外壁平面尺寸13.410.6m,壁厚1.2米0.8米,钢筋混凝土结构,起沉标高-0.530,基底标高-16.62m;2) 接收井一座,外壁平面尺寸11.09.9,壁厚1.2米0.8米,钢筋混凝土结构,起沉标高-0.630,基底标高-16.17m;3) 顶管管线1根,顶管管线从工作井到接收井长842.300米, DN1600钢管,采用Q235B型钢,壁厚18mm,顶管中心标高-11.92m;4) 井内弯管及连接段工

2、作井及接收井内顶管通过弯管及阀门等管件与开槽埋管相连接。工作井及接收井地面部分与PCCP管相连接部分采用开槽埋管,总长度86.7米,开挖深度3.8米4.5米。二.过宁通高速公路段1) 工作井一座,外壁平面尺寸8.55.2m,壁厚0.8米0.6米,钢筋混凝土结构,起沉标高2.030,基底标高-6.80m;2) 顶管管线1根,顶管管线从工作井到接收坑长604.26米, DN1400钢管,采用Q235B型钢,壁厚16mm,钢管中心标高-3.5m;3)井内弯管及连接段工作井及接收井内顶管通过弯管及阀门等管件与开槽埋管相连接,其中增设334.6m阀门井一座。阀门井为钢筋砼结构,壁厚0.25m。工作井及接

3、收井地面部分与PCCP管、钢管相连接部分采用开槽埋管,总长度35米,开挖深度约4米5米三.管道防腐要求1) 外防腐:外壁除锈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除锈等级(GB8923-88)中的Sa2.5级,环氧铁红防锈底漆二道,环氧玻璃鳞片重防腐面漆三道,干膜厚度大于0.52mm;2) 内防腐:除锈达到GB8923-88中的Sa2.5级,防腐层采用无毒聚氨酯,防腐底漆二道加面漆二道(干膜总厚度不小于160m)或相当质量的其它防腐涂料,均应取得省级卫生部门检验的卫生许可证书。1.1.2 水文地质情况根据本次勘察,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各岩土层按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六个工程地质层和一个亚层,现分述如

4、下:粉质粘土夹粉土:褐黄灰色,该层上部在两岸为耕填土,江中河床内上部为淤质土,该层含少量腐殖质,可见云母片,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及粉质粘土与粉土互层,流塑(局部软塑)松散状态,湿,切面稍有无光泽,稍有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1.80m9.40m(平均4.70m),全场分布,场区北侧该层较厚。粉土夹粉质粘土:灰色,该层以粉土为主,可见云母片,局部夹少量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局部软塑)松散状态,湿,切面稍有无光泽,稍有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2.00m8.30m(平均5.22m),全场分布,该河床层部位较厚。粉土:灰青灰色,稍密(局部中密),局部含少量粉质粘土薄层,

5、饱和状态,含少量云母片,切面无光泽,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0m11.70m(平均5.81m),该层河床部位局部缺失。(3-1)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状态,湿,局部夹少量粉土薄层,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01.80m,仅以夹层形式分布于南岸第层粉土层内。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状态,湿,局部夹少量粉土薄层,切面稍有光泽,稍有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06.40m,仅河床部位有分布。粉砂夹粉土:层厚10.0010.20m(本次未钻穿),灰色,中密(局部密实)、饱和状态,该层仅分布于南北两岸地段。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以粉质粘土为主,

6、局部为粉质粘土与粉土互层,软塑(局部流塑)状态,湿,切面稍有光泽,稍有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大于3.30m。各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2 编制依据1、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GJ-08-236-1999);2、市政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4-96);3、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GJ-08-220-96);4、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成品及半成品施工及验收规程(DGJ-08-87-200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7、钢筋焊

7、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8、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9、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0、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1991);1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12、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1996);1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1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5、钢结构焊接标准(GBJ-205-93);16、钢结构除锈和涂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21-95);1.3 建设目标1.质量目标:工程

8、质量确保优良2.本工程提倡安全文明施工,杜绝重大伤亡事故,交通事故和管线事故。3.本工程将确保实现“廉政工程”。2 施工总平面布置2.1 现场平面布置由于本工程两区段相隔距离较远(约9KM),生活区拟在长江北汊工作井附近及过宁通高速工作井附近分别布置。长江北汊工作井附近布置办公用房、会议室、职工宿舍、浴室、厕所等生活设施。过宁通高速工作井附近布置值班室、职工宿舍、浴室、厕所等设施。生产设施布置分沉井制作、沉井下沉、顶管施工三阶段分别布置。平面布置图中仅对生活办公区,生产设施布置区,便道,沉井工作区以及用电用水布置作简单说明。沉井制作阶段分别在长江北汊工作井及过宁通高速工作井作业场地内布置钢筋制

9、作场地;木工棚;材料仓库;配电房;氧气、乙炔房;废料堆场以及砼泵车停置场地等。沉井下沉阶段在每个井位布置吊车停置场地、配电房;进水、排泥管路;堆土场地;泥浆沉淀池等。顶管阶段在工作井作业场区内布置配电房;龙门吊以及轨道;操作室;管材堆放场地;材料仓库;氧气、乙炔房;废料堆放场地以及泥浆沉淀池等。2.2 施工便道及交通组织安排根据现场条件,我方进行施工便道施工,由于场地内存在3条河浜影响施工车辆行走,需要对这3条河浜进行围堰抽水,在施工便道下方用道渣回填至便道标高位置。便道沿途两侧设置排水明沟,同时由于施工区域内存在部分电线杆,高压电杆无法搬迁,将位于便道两侧的电线杆、高压电杆涂上红白油漆,使其

10、醒目,避免夜间行驶车辆忽略电杆造成交通安全事故。便道结构根据现场情况设置50cm道渣垫层,20cmC25混凝土面层的结构形式,其中沉井施工阶段先完成道渣铺设工作,顶管正式开工之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便道两侧设置排水沟。在位于自疏港高速进入我施工区域段便道由于高差较大,于原有土基层上用道渣做成斜坡,满足便道可供大型车辆通行的强度要求;同时位于河浜上方便道的道渣一律自河浜底部回填至便道标高。3 施工进度计划和进度控制措施3.1 工期要求根据合同条款,本工程开工日期2007年8月1日,通水验收竣工日期2008年3月10日,我方于2008年5月30日之前向江苏鹏鹞环境工程承包有限公司提供陆份竣工图。3

11、.2 工期控制措施为保证计划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我们对影响工期控制的因素:准备工作(包括人员、材料、设备等)、施工流程安排、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以及意外情况等分别进行了分析,拟采取以下工期保证措施:1.抓“三早”:我方于2007年7月26日组织项目部,2007年8月1日施工人员进场开工。2.配足配好施工人员。配足就是施工人员的数量要达到计划人数,配好是挑选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熟练工人,特别是顶管、沉井法等技术工程要有专业施工经验的熟练工。3.配足配好施工机械,不但机械的数量达到计划要求,而且机械性能要好,一定要达到良好状态,对易损易坏零件要有备件。4.随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调整施工计划,使施工计

12、划科学合理,不发生窝工情况。各分项工程合理搭配,发挥最大施工效率。5.做好夜间连续施工准备,特别是顶管顶进、沉井法施工等工作,必须日夜连续施工,做好夜间作业,特别是夜间照明器具的准备。6.防雨保护准备:施工过程中,天气变化下雨时,连续施工不能中断,做好工人防雨保护,每个操作工人备好雨衣、雨裤、雨鞋,做到雨天不间断施工,对新浇筑的混凝土,盖好塑料薄膜或塑彩条布以防雨淋。7.合理划分施工段,不同作业内容抓住重点和节点。8.采用机械施工,提高机械化程度,缩短工期,加快速度。9.实行进度网络化管理,合理均衡安排劳动力和机械设备。严格工程的宏观控制,注意工序衔接,根据工程具体进展情况,优化网络,编制阶段

13、性进度和材料计划,避免等工现象发生。10.实行有效奖励处罚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11.及时做好材料采购和订货工作,做到供应及时、量足、质佳、避免等工待料退料现象。12.制定安全生产宣传、检查、评比工作,避免因安全事故而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延误工期进度。3.3 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开始日期为2007年8月1日,通水竣工验收日期为2008年3月10日。其中关键节点如下: 表3-1序号节点名称时间限定备注1长江北汊顶管工作井开始制作2007年8月16日2长江北汊顶管工作井第一次下沉完成2007年9月29日3长江北汊顶管工作井第二次下沉完成2007年10月18日4长江北汊顶管开始2007年11月5日

14、5长江北汊顶管接收井开始制作2007年10月30日6长江北汊顶管结束2008年2月14日7过宁通高速顶管工作井开始制作2007年8月21日8过宁通高速顶管工作井制作完成2007年10月25日9过宁通高速顶管开始2007年10月26日10过宁通高速顶管结束2008年1月13日11附属工作全部完成、具备验收条件2008年3月9日详细进度安排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3.4 施工顺序4 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4.1 沉井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4.1.1 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概况某某市供水一期工程过江段为827.300米DN1600钢管顶管法施工,设置1座工作井和1座接收井:1) 工作井一座,外壁平面尺寸13.

15、410.6m,壁厚1.2米0.8米,钢筋混凝土结构,起沉标高-0.530,基底标高-16.62m;2) 接收井一座,外壁平面尺寸11.09.9,壁厚1.2米0.8米,钢筋混凝土结构,起沉标高-0.630,基底标高-16.17m;过宁通高速公路段为604.26m DN1400钢管顶管法施工,设置1座工作井,工作井平面尺寸8.55.2,沉井结构,起沉标高2.030,基底标高-6.80m;接收部位采取放坡开挖配合拉森钢板桩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详细情况如下:4.1.1.1 长江北汊工作井长江北汊工作井总高度18.75m,自-16.62m2.13m,拟分4节制作二次下沉。第一节自-16.62m-13.32m,高度3.5m;第二节自-13.32m-8.22m,高度4.9m;第三节自-8.22m-2.42m,高度5.8m;第四节自-2.42m2.13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