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性侵害者再犯危险评价量表-立志中学ePM教专服务平台.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0728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年性侵害者再犯危险评价量表-立志中学ePM教专服务平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少年性侵害者再犯危险评价量表-立志中学ePM教专服务平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少年性侵害者再犯危险评价量表-立志中学ePM教专服务平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少年性侵害者再犯危险评价量表-立志中学ePM教专服务平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少年性侵害者再犯危险评价量表-立志中学ePM教专服务平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年性侵害者再犯危险评价量表-立志中学ePM教专服务平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性侵害者再犯危险评价量表-立志中学ePM教专服务平台.doc(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5校園性別事件行為人成因與評估、校園性別事件行為人輔導處遇策略校園性侵害者與性騷擾者之心理病理及輔導治療:兼論網絡性侵害與如何做好性平教育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 教授/諮商心理師林明傑crmmclccu.edu.tw 壹、少年性侵害與被性侵害之統計一、全國通報數據 從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的統計數據可看出性侵害事件被害者多是學生,24歲以下族群更是佔整體通報數約72%,其中12至18歲未滿為所有年齡層中被害比例最高,2014年佔整體通報數約54%,可知應該是國高中生,因為12歲以下之國小生只占8-9%。第二高為18至24歲之年齡層,該年齡層應是大學生或初入社會工作之女性,社會歷練尚稱不足。 據有

2、豐富辦案經驗之嘉義市少年警察隊李永彥警員稱從其所偵辦之性侵與性交易案件中國高中生中仍以國中生約是高中生之四倍,並稱不論加害人與被害人國中生的思維都很容易衝動與好奇,而高中生則顯得相對成熟些(個人訪談,2013/11/12)。表1-1我國性侵害事件通報被害人職業性質統計前三名項目別年度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有紀錄之通報數5607653072858008932011121110661090111096被害者職業性質前三名學生人數330838054319481858847483795170267121%59%58%59%60%63%67%66%64%

3、64%無工作人數547664678784858825833804753%10%10%9%10%9%7%7%7%7%服務業人數560587556602667672737731696%10%9%8%8%7%6%6%7%6%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統計資訊(查閱日期:2015/6/30)。表1-2我國24歲以下性侵害事件通報被害人數及比例項目別年度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整年性侵害事件總通報數5607653072858008932011121110661090111086年齡層6-12歲未滿人數51355761765882294494879685

4、3%9%9%9%8%9%9%8%7%8%年度增減-4460411641224-1525712-18歲未滿人數257829443243375645465787635257335933%46%45%45%47%49%52%57%52%54%年度增減3662995137901241565-61920018-24歲未滿人數874928963101711051235135912601326%16%14%13%13%12%11%11%12%12%年度增減-54355488130124-9966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統計資訊(查閱日期:2015/06/30)。 二、教育單位之歷年通報數 從表1-3近

5、年性侵害事件通報單位統計中可看出教育界事件通報的比例逐年增高,且在2011年正式超越醫院與警政為通報最多之單位,2014年教育單位佔34%。這可能是教育部規定性平事件須強制通報否則議處,開始發威。 但再從表4發現地檢署之新收偵查案件2006至2011年從3500件至4200件,可知通報與移送之差別也近五年越來越大,可知道教育單位在通報教育部後並未移送警察或地檢署偵辦或者有重複通報之情況。詳細情況有待了解,才能確定暴升之實況為何?各級學校在校內發生疑似性侵害事件時,亦會召開性別平等委員會審理,但教育部網頁未看到關於通報事件的相關統計。表1-3我國歷年性侵害事件通報比率最高的前五單位年度通報單位教

6、育醫院警政113社政總通報數次數百分比次數百分比次數百分比次數百分比次數百分比200580911.25%276838.51%280539.02%4195.83%2193.05%71882006111213.77%296736.74%274634.01%6608.17%2913.60%80752007146215.59%331635.37%292731.22%101910.87%3984.25%93752008178917.44%326631.83%280727.36%168116.38%4554.43%102602009238120.49%361131.08%299725.79%173614.

7、94%5324.58%116192010347325.85%390229.05%308722.98%189514.11%6084.53%134342011554433.47%448027.05%361721.84%16299.84%7674.63%1656320126,28433.66%4,82425.84%4,54524.34%1,3967.48%9425.05%1867020135,62430.12%4,50024.10%4,22622.64%1,1416.11%8324.46%1704820146,01634.35%4,51825.80%4,37925.00%9915.66%9475.4

8、1%17513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統計資訊(查閱日期:2014/5/31)。二、起訴、判決與執行觸法或有觸法之虞的兒童及青少年,在經受案、調查後會有不付審理或移送檢察官(少年刑事案件)等處理(圖1)。法務部(2012)統計地方法院檢察署2007年至2012年共偵辦之少年刑事案件總計2,268人,人,其中觸犯妨害性自主事件之少年353人(占總案件的15.6%),依據通常起訴程序為304人(佔妨害性自主事件86.1%),緩起訴有2人(0.6%),不起訴處分有19人(5.4%)。妨害性自主判決定有罪者共249人(定罪率70.5%),而主要判決情形為三年以上五年未滿為最多,為117人(36%

9、),其次則是二年以上三年未滿,為60人(24.8%)。裁定執行方面,保護處分有法官訓誡、少年保護官假日生活輔導,或桃園少年輔育院、彰化少年輔育院、及新竹誠正中學執行感化教育,刑事處分則由高雄明陽中學執行。圖1-1 少年事件處理程序 引自李進雄,高雄少年法院部落格,http:/ksy.jdicial.gov.tw/blog.more.asp?,2013年8月27日造訪時此網頁已不存在。另參考,陳慈幸、蔡孟凌,少年事件處理法:學理與實務,2013年,元照出版社,頁33。貳、性侵者與性騷擾者的特質與心理病理(零)筆者對偏差行為之三階段形成論與評估輔導需求觀點一、筆者的偏差行為三階段形成論 筆者認為所

10、有偏差行為之形成都由兩階段形成,也就是先有需求動機,再來是先想法支持,再來是行為形成。前者可從動機分類與精神分析理論探求,而後兩者可由認知行為理論探求(林明傑,2011)。以下是筆者之心得。 心理學三大學派上,精神分析是以行為的減少情緒不安需求為主,行為學派是以行為是學來的觀點,而認知學派是以行為前後的想法是否支持的觀點。三派其實是講到行為發生的前中後,探討行為的是否發生及延續。再檢視偏差行為之發生都要一起檢視,才不會偏誤或漏掉,因為不是每一派都可解釋全部或完整的偏差行為並提出有效改善方法。但治療上仍以認知行為療法最有效。表2-1 不同性侵者三派原因論對照表精神分析是以行為的減少情緒不安需求為

11、主行為學派是以行為是學來的觀點 分 古典制約 操作制約 社會學習 三種認知學派是以行為前後的想法是否支持的觀點對成人性侵多可看出對女性或不安有撫平需求- 一次犯行者常看不出- 多次犯者可看出操作制約行為前多有之對兒童性侵可看出對兒童有不安撫平需求- 一次犯行者常看不出- 多次犯者可看出操作制約行為前多有之少年性侵者可看出對有團體認同或不安撫平需求- 一次犯行者常看不出- 多次犯者可看出操作制約行為前多有之合意性交者可看出有渴求性欲或愛欲需求- 一次犯行者常看不出- 多次犯者可看出操作制約行為前多有之狹義性騷擾者多可看出對女性或不安有撫平需求- 一次犯行者看出社會學習- 多次犯者可看出操作制約行

12、為前多有之 (一) 動機與驅力 什麼是動機?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該已引起的活動,並導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一種內在歷程(張春興,2003)。由於動機是一種內在歷程而無法直接觀察,所以動機通常是心理學家們對個體行為的原因及其表現方式的一種推理性解釋。 張春興(2003)將動機分為兩大類,即是生理性動機及心理性動機,然而其強調沒有一種動機是孤立的,且任何一種行為的背後都可能蘊藏著多種不同的動機。生理性動機包含飢餓、口渴、性、及母性等;而心理性動機則包括好奇、探索、操弄、權力、成就動機、親合動機、筆者認為還有平撫傷痛動機等。 傳統上心理學家將動機理論分為兩種。第一種為驅力(drive)理論

13、,其強調動機的內在因素,如飢餓與口渴是須滿足的生理需求,而性與攻擊則各是佛洛伊德(Freud)所提出之生之原慾與死之原慾,這也是人類為維持種族存在的原始驅力。第二種為誘因(incentive)理論,則較強調外在事件或慾望對象的角色,如食物、飲料、性伴侶、攻擊對象、自尊、金錢、或成功的酬賞都是誘因,而當有這些誘因存在時就會是我們動機的行為目標。而誘因的連接行為通常會以行為學派的學習有關,這也是解釋行為學派行為形成的重要觀點。然而驅力與誘因在真實生活的動機歷程是一起運作的,二者常常交互影響,如驅力因素可以提升誘因的動機效果,比如飢餓時,食物的香味會令人愉悅;而誘因也可以激發驅力狀態,比如走過很香的麵包店會覺得肚子餓了(Atkinson, Atkinson, Smith, Bem, & Nolen-Hoeksema, 2000)。 (二) 行為形成 認知行為療法係由Meichenbaum (1985)發展而成更早可溯Ellis(1973)之理性情緒治療法及Beck(1963)認知治療法,其強調自我內在對話對影響個人行為之重要。而其主軸是,行為改變之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