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考试大纲 - 体育学科专业知识.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0639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考试大纲 - 体育学科专业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考试大纲 - 体育学科专业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考试大纲 - 体育学科专业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考试大纲 - 体育学科专业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考试大纲 - 体育学科专业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考试大纲 - 体育学科专业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考试大纲 - 体育学科专业知识.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考试大纲 - 体育学科专业知识一、运动解剖学(一)运动解剖学基本术语1.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及地位。2.掌握标准解剖学姿势、基本切面与基本轴、解剖学方位术语。(二)运动系统掌握运动系统的三大构成因素及其功能。1.了解骨的分类、骨的结构、骨的功能、运动对骨的影响。2.掌握儿童少年骨的特性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3.了解人体全身206块骨是如何连接的。4.了解骨联结的分类、关节的结构、关节的运动、关节运动的幅度及其影响因素。5.了解骨骼肌的结构、物理特性、影响肌力大小的解剖学因素。6.了解上肢骨联结与运动上肢的主要肌群。7.了解下肢骨联结与运动下肢的主要肌群。8.了解躯干骨的

2、联结和运动躯干骨的主要肌群。9.掌握体育运动对关节、骨骼肌的影响。10.掌握动力性工作、静力性工作的分类和特点。(三)呼吸系统1.掌握运动中呼吸与技术动作的配合。2.了解体育运动对呼吸的影响。(四)心血管系统1.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掌握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3.掌握体循环与肺循环的路径及重要大血管的名称和分布。(五)神经系统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2.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弧。3.了解脊髓和脑的结构和功能。二、运动训练学(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1.了解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2.掌握竞技体育的概念、构成及其基本特点。3.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二)项群训练理论1.掌握竞技运

3、动项目的分类及构成体系。2.理解技能主导类与体能主导类两大项群各包含的竞技运动项目。(三)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1.掌握系统训练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2.了解负荷量与强度的关系,以及负荷与恢复的关系。(四)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1.了解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基本分类。2.掌握分解、重复、间歇、持续、循环与比赛训练法的应用。3.了解重复、间歇和持续三种训练方法的异同。(五)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1.掌握体能及其构成。2.掌握少儿进行力量、速度、耐力素质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六)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组织1.掌握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2.了解基础训练阶段的训

4、练学要点。(七)周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1.了解训练课的分类、特点及要求。2.掌握训练课的结构。三、体育心理学(一)体育心理学概述1.掌握体育心理学的概念。2.了解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二)运动兴趣1.掌握运动兴趣的定义。2.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区别与联系。3.培养学生运动的重要性。4.影响运动水平的主要因素。(三)运动动机1.掌握运动动机的定义。2.了解运动动机的功能。3.掌握成就动机的含义、培养学生体育成就动机的方法。4.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四)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1.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2.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五)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1.体育锻炼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5、2.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六)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1.掌握渐进放松训练的概念及方法。2.掌握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作用。3.掌握暗示训练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七)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1.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2.倒U形假说。3.运动技能的复杂程度与唤醒水平的要求。4.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八)运动技能的学习1.掌握运动技能的概念。2.了解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3.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理论、阶段。4.掌握影响运动技能的迁移的因素。5.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四、体育保健学(一)体育卫生1.主要了解冷、热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运动场馆的卫生,重点掌握高原环境对运动

6、能力的影响。2.了解传染病流行时的三个环节及如何预防传染病的发生。3.了解的知识是精神健康的标准及运动训练时应掌握的基本原则。4.掌握根据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在体育锻炼时应把握的基本要求。(二)医务监督1.掌握体姿检查和体格测量的方法。2.掌握简单判断疲劳的方法及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3.掌握体育课的健康分组的依据。4.本章主要掌握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的内容。5.了解常见的运动性的名称及掌握运动性腹痛和运动性中暑的发生原因与机理、处理方法和预防的知识。6.了解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和发生的原因与预防。7.运动损伤的急救、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领和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五、体育游戏(一)体育游戏1.体育游戏的发

7、展。2.体育游戏的分类。3.体育游戏的特点。(二)少年儿童体育游戏教学的特点与策略1.儿童体育游戏教学的特点与策略。2.少年体育游戏教学的特点与策略。(三)体育游戏的创编技法与程序1.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2.体育游戏的创编技法与程序。3.体育游戏组织形式图的画法。(四)体育游戏的教学1.体育游戏教学原则。2.体育游戏教学的特点与形式。3.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4.体育游戏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五)体育游戏与心理健康1.体育游戏与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作用。2.少年儿童生理特点与体育游戏教学指导。(六)体育游戏与社会适应1.体育游戏与人的社会化。2.体育游戏与社会适应。一、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水平一

8、(12年级)(一)运动参与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学习目标: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并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愉快地上体育与健康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如不旷课,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等。(二)运动技能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学习目标:获得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体验。(1)知道所学运动项目或体育游戏的名称或动作术语。如知道跑步、篮球、乒乓球、游泳等运动项目的名称,以及滚翻、仰卧起坐等常见身体运动动作的名称或术语。(2)体验运动过程并初步了解一些运动现象。如体验速度、节奏、力量、方向等运动现象。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学习目标1:学习基本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体育游戏。做出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完成多种形式

9、的走、跑、跳、投、抛、接、挥击、攀、爬、钻、滚动和支撑等动作。学习目标2:学习不同的体育活动方法。能够:(1)初步学会常见的球类游戏。如学习小篮球、小足球、乒乓球等适合本水平学生学习的球类游戏。(2)学习一些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横队和纵队看齐、向左(右、后)转、立正、稍息、踏步、齐步走、站立、蹲立、仰卧、俯卧、纵叉、横叉等基本体操动作;棍、球、绳等轻器械体操动作;多种个人和集体的舞蹈动作、韵律动作等。(3)学习一些游泳或冰雪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水中呼吸、蛙泳的基本动作,或者冰上行走等(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4)学习一些武术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基本手型、抱拳、马步、蹬腿、冲拳等

10、简单的武术基本动作、35个简单动作组成的动作组合等。(5)学习一些其他简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滚铁环、抽陀螺、荡秋千、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等活动的基本动作。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学习目标:初步了解安全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避险的知识和方法。知道基本的安全运动知识和方法,注意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如注意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上课,运动前做准备活动,在规定的场地内活动,合理、正确使用体育器材;过十字路口时不闯红灯,走斑马线;乘汽车时系安全带,头、手不伸出窗外。熟悉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如发生紧急情况时,会拨打求助电话等。(三)身体健康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学

11、习目标:初步了解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初步了解饮食、用眼、口腔卫生等个人卫生常识。如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知道牛奶、豆类等食物的作用;按要求做眼保健操;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和龋齿预防方法;按时睡眠;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文明如厕、自觉维护厕所卫生;知道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了解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等。2.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学习目标: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1)知道正确的身体姿态。如指出正确的坐、立、行姿态等。(2)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如注意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态和读写姿势等。3.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学习

12、目标:初步发展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1)完成多种柔韧性练习。如完成横叉、纵叉、仰卧推起成桥、握杆转肩、跪坐后躺下、坐位体前屈和立位体前屈握脚踝等柔韧性练习。(2)完成多种灵敏性练习。如完成8字跑、绕竿跑等灵敏性练习。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学习目标:发展户外运动能力。乐于参加户外运动。如假期与家人一起进行户外运动等。(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习目标:努力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认真完成体育学习和锻炼任务。如按要求努力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体育与健康学习任务等。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学习目标:体验体育活动对情绪的积极影响。体验体育活动中的情绪变化。如体验体育活动前后情绪

13、变化的感受等。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适应新的合作环境。在新的合作环境中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与同学友好相处。如在重新分组后很快地和新伙伴一起愉快地活动等。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爱护和帮助同学。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同学的关心与爱护,乐于帮助同学。如当同学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遇到困难或需要保护时能够主动提供帮助等。水平二(34年级)(一)运动参与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学习目标: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乐于参加新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和比赛。如愉快地参加新的情景类、角色扮演类、竞赛类等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二)运动技能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学习目标1:学习

14、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了解一些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如知道国际奥委会会旗、奥林匹克格言等。学习目标2:体验运动过程并了解动作名称的含义。了解多种动作术语或动作名称的含义。如使用正确的术语描述已经学过的动作(如体转运动、跑跳步、马步、助跑、起跳等),并说出同类动作的不同变化。(如投远与投准、跳高与跳远等)。3.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学习目标1:提高基本身体活动和完成体育游戏的能力。能够:完成多种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完成快速的曲线跑、合作跑、持物跑,单、双脚连续向高和向远跳跃,单、双手的投掷和抛物,有一定速度要求的攀、爬、钻等动作。学习目标2:初步掌握多种体育活动方法。(1)初步掌握几项球类活动的基本方法。如初步掌握小篮球、小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或其他新兴球类活动的基本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