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 鲁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305984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 鲁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多媒体环境下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设计教学分析(一)教材简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鲁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翻开这篇文章,那极富热带风情的海韵海味,便迎面扑来。作者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句,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丰富物产,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学生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不仅能领略西沙的胜景,激发他们对美的向往,亦可以从作者的描绘中积累一笔语言财富,是训练提高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的好教材。(二)学情简析三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能有自己的主见,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喜欢诵读,已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积累运用语

2、言的方法。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山东东营,地处黄河入海口,对于大海,不算陌生。但几千里之外的西沙群岛对他们来说,充满了神秘色彩。那儿海水的瑰丽无比,鱼、鸟、贝壳等的品种、数量之多,他们大都缺乏感性认识。再加上三年级学生以形象直观认知为主的年龄特征,只借助语言文字,难以深刻感受西沙群岛的奇美。如果引入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可以促使学生加深感悟,增进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体会“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学,在朗读、感悟、想象、欣赏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语言积累的基础上,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形象描

3、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热爱西沙群岛、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深切感受西沙群岛的无穷魅力,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写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观察到的事物生动描绘出来是教学难点之二。教学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声音、形式、色彩、语言思维的”。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资源。因此,本节课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使用多媒体课件,突破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对特殊环境做生动再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尽情感受,从而完成对“美丽、富饶 ”的解读,激发情感体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

4、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假想旅游 激趣导入站在海边 感悟瑰丽默读标画 了解特点潜入海底 领悟绮丽精读品味 再现情境欣赏美图 学习表达兵分两路 自主采撷提升感悟 激情朗读延伸课外 开拓视野(二)教学过程设计1. 假想旅游,激趣导入(1)整体回顾,把握中心句及写作顺序:上节课,我们随作者的描述初步游览了西沙群岛。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夸夸它吧!(生答,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呢?(学生交流后板书:海面、海底、海滩、海岛)(2)假想旅游,创设情境: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令人心驰神往,现在,就让我们乘上快艇,

5、赶到那儿去尽情游赏一番吧!(课件显示地图,伴轮船汽笛声)我们从东营港出发,绕过山东半岛,往南走,穿过台湾海峡,再往南,就来到了风光秀丽的南海,上面的这一群岛屿像一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啊!这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它像祖国的南大门,是海防前沿的哨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乐学?首先课件出示地图,让学生轻松感知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其“祖国南大门”的重要意义,无须教师繁琐讲解。接着,多媒体播放轮船汽笛声,创设旅游的情境,学生情感被调动,心驰神往,有效地激发了探求欲望。】 2. 站在海边,感悟瑰丽(1)现在,我们已经站在西沙群岛的海边。放眼海面,

6、你看到了怎样的奇特景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自读第二自然。(2)我们东营港地处黄河入海口,所以看到的海水是怎样的?(浑厚金黄)当我们离东营港越来越远,途经黄海、东海,看见的大海又是什么颜色?(蔚蓝、湛蓝)而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却是(师引读)你知道原因吗?(鼓励学生用上“因为所以” )(3)真的是瑰丽无比吗?让我们来仔细看看。(显示海水图片,指说颜色)【由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难以真正体会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奇美。这时,师借助flash课件,展示美轮美奂的海水图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他们由衷地发出赞叹,也激发了继续了解、探究西沙群岛的欲望。】(4)小结

7、站在大海边,那清澈的海水犹如一匹巨大的五彩锦缎铺展在人们眼前,而日出日落时,海水又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犹如仙境一般,真让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3. 潜入海底,领悟绮丽(1)同学们,接下来,你们想去哪儿游赏?看来,大多数同学对神秘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那就让我们一起穿上泳衣,潜入海底去探寻一番吧!【“绚丽多姿的海底世界”是全文集情境展现、语言精髓于一体的最大亮点。品读3、4自然段,感悟“神奇绚丽的海底世界”,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2)默读第3、4自然段,你在海底看见了哪些生物呢?用标出来。(指名说)你能加上它们的特点,再说具体些吗? (3)精读品味,再现情境,体验美感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8、你最喜欢哪种生物?把你最喜欢的一种读出来。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由练读、个别读、男女生分句读、齐读、加上动作读等多种方式,读出珊瑚的美丽,海参的懒洋洋,大龙虾的威武,鱼的种类繁多,学生在读中欣赏,自由感受、体会,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西沙群岛的海底恰似一个美丽奇幻的大公园。尤其是文中介绍的几种鱼,学生根本没见过。仅仅依靠朗读、想象,学生的感受非常有限,对于“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个句子还容易产生误解。】西沙群岛的海底恰似一个美丽奇幻的大公园。作者抓住各种水产的外形特点,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亲眼去看看这些可爱的生命吧!【师通过flash课件适时展示海底珊瑚、

9、海参、大龙虾、鱼儿的图片,再播放一段鱼儿畅游的视频,充分展现美的形象,学生尽情欣赏,纵情朗读,再来体会“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就水到渠成,收到了常规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学习效果。】(4)欣赏美图,学习表达a.西沙群岛的海底就像一个美丽神奇的大公园,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快看,又有一片珊瑚映入眼帘,请你们抓住它们的外形特点,调动你们的词语储备,任选一种或几种,形象描绘一番吧!(学生们这样描绘珊瑚:“这些美丽的珊瑚,有的好像紫色的蘑菇,有的仿佛一棵挂满了冰霜的红松,有的犹如一支支精巧的喇叭,有的则像一株火红的枫树真是五彩斑斓。”)b.呀!好多的鱼儿正向我们游来。它们真美呀!我们再来夸夸它们吧

10、!(在描绘不同体态的鱼儿时,学生们说到:“有的鱼,身批银色铠甲,细长的身体,尖尖的嘴,像是在海底巡逻的潜艇;有的鱼,身穿蓝色燕尾服,系着一条黄色领带,真像一位模特正在展示自己的风采;有的鱼,全身银白,布满褐色的斑点,长长的胡须,就像一位老绅士正在悠闲地散步;有的鱼身上布满条纹,一块块,一条条,多像一幅美丽的地图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的实践者,凸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学生充分地品读、感知文本之后,又跳出文本,借助课件,整合资源,将更多的珊瑚和鱼儿请到课堂上,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抓住特点,形象描绘,学生踊跃描绘,精彩纷呈,创造力、想象力和语言能力

11、均得到发展。】4. 兵分两路,自主采撷(1)海底世界果然神奇美丽。浮出水面,继续我们的旅程。现在我们兵分两路,一路漫步海滩,一路登上海岛。四人小组结伴同行,回来后跟大家汇报你们的收获。(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5或第6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3)邀请几组交流收获。【根据新课程倡导的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在引导学生重点品读、感悟了海底世界的绮丽后,对于写海滩和海岛的段落,采用四人小组自主选择、合作学习的方式,全班展示交流时,学生有的朗读,有的当起了导游,有的展示了贝壳,有的则补充介绍了海龟和海鸟的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师作为学习伙伴,引导学生即时评价,在经历了智慧分享后,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个性得到

12、了张扬。学生由于想象空间受限,对于海龟如何“庞大”,贝壳怎样“千奇百怪”,“鸟的天下”果然名不虚传吗心存疑问。于是,在学生展示汇报时,师相机播放课件,将贝壳的千奇百怪、大海龟的有趣以及百鸟宛转齐鸣、振翅翱翔的画面呈现出来,使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整体。这种整合了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所流露的情便有了更加真切的感悟。】5. 提升感悟,激情朗读(1)师: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让人沉醉,让人留恋,我们为祖国拥有这样的宝岛而自豪!作为祖国的海防前哨、南大门,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她,也用自己的双手,把一座座荒芜的海岛建设成为绿树成阴、鸟语花香的南海绿洲。我们

13、相信,可爱的西沙群岛在他们的努力下,必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让我们在与西沙群岛告别之际,齐读最后一段,来共同祝愿她的明天更加美好吧!(2)生齐读最后一段。(师板书: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整节课,教师始终注意通过自己的语言,吸引学生留连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针对最后一段学生不了解岛上的军民怎样守卫、建设的情况,依然借助flash课件,一边介绍,一边展示哨兵的英姿、岛上环境的优美,再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他们自然而然地倾泻出了对岛上军民的崇敬和对西沙群岛美好未来的祝福,课堂气氛也达到了最高潮。】6. 总结全文,延伸课外西沙群岛真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啊!我们今天的旅游收获很多,真是不虚此行。

14、对于西沙群岛,大家还有什么谜团没解开吗?(生质疑。)请同学们课下上网,展开研究性学习,以手抄报或电脑作品的形式与同学们交流学习成果。【课文学到这里,学生意犹未尽。为了开阔视野,我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借助网络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的优势,到相关网站查询资料,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超越文本、超越课堂的学习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 海面 更加美丽海底物产丰富 海滩 更加富饶 海岛整合点诊断及方法、效果说明:整合点一:诊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乐学?方法:利用课件出示地图,让学生轻松感知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其 “祖国南大

15、门”的重要意义。接着,点击播放轮船汽笛声,创设旅游的情境,学生情感被调动,心驰神往,为下一步主动探究奠定了良好基础。整合点二:诊断:本课的重点是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可几千里之遥的西沙群岛对学生来说,根本没有感性认识,充满了神秘色彩。怎样帮助他们真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方法:我校两年前购买了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学院开发的分册资源库。各科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方便实用。讲授本课时,我便下载了其中的FLASH课件,在学生自读、精读、合作探究读的基础上,依次向他们展示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绚丽多姿的鱼儿、珊瑚,千奇百怪的贝壳、振翅翱翔、宛转鸣叫的百鸟,这些美轮美奂的动感画面,使课文内容具体鲜活起来,学生观其形,闻其声,入其境,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课文写鱼的段落是全文亮点,我还准备了一段视频,把学生带到绮丽的海底大公园,他们尽情欣赏,纵情朗读,再来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个难句,便水到渠成。信息技术的运用,拓宽了时空,生动再现了情境,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美丽富饶”的解读,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封闭的教学,仅采用单一地读、讲手段,是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的。整合点三:诊断:学习语文,发展语言是重要任务。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