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 古诗两首4教案 语文S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29804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 古诗两首4教案 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 古诗两首4教案 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 古诗两首4教案 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 古诗两首4教案 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 古诗两首4教案 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 古诗两首4教案 语文S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4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读懂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4)默写古诗早发白帝城。2、过程和方法(1)图文结合,理解诗意。(2)朗读体验,体会诗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读古诗早发白帝城,体会诗人轻松愉悦的归来心情,以及一路的美好风光。(2)读古诗绝句,体会迷人的春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感情朗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认识诗中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归心似箭、轻松愉快的心情。

2、4、默写古诗。教具准备:课件、录音磁带教学过程:一、播放长江三峡图片,激趣揭题今天,老师带着大家来一游长江三峡吧!请看屏幕(电脑出示长江三峡图片)看了长江三峡的美景,你有什么体会?(体会到三峡的雄伟、壮观等)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板书课题。生齐读。)二、交流资料,知诗人、解诗题。1.通过查资料,你们了解大诗人李白和他写这首诗的情况吗?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了解李白,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2.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小结:大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在文学史上占有辉煌的地位,但他的人生道路坎坷不

3、平。李白五十几岁时曾在永王李璨的手下做事,后因永王李璨争夺皇位被镇压,李白因而受到牵连,被判罪,流放到夜郎。夜郎在今天的贵州省境内,当时是偏远荒凉的地方。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一个叫白帝城的地方(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忽然传来皇帝赦免他的命令,你们想想,当时李白的心情会怎样?(惊喜、高兴)他随即乘船回到江陵,现在的湖北省内。早发白帝城是他在离开白帝城的途中写的。千百年来被人们所传诵。3.那么,你知道“早发白帝城”这个题目的意思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三、读诗认字,抓字眼、明诗意。1.诗人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引导学生自读诗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2.对于学生不

4、认识的字,引导他们用平时常用的方法:看拼音、问别人、查字典等自己解决。3.谁愿意把诗读给大家听呢?用指名学生读诗的方式检查学生认字情况,引导他们把诗读流畅,注意“还、朝、重”三个字,点出它们在本文的读音。4.诗读得不错,同学们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呢?引导他们用查字典或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搞清楚重点字、词的意思。5.谁有不理解的字、词呢?学生可能回答有,也可能回答没有。若有,则在全班互动学习,鼓励其他同学帮助解决。若没有,则直接抓重点字“辞”、“还”、“啼不住”检测学生。(学生可能回答:“辞”在本诗中是“离开”的意思;“还”呢?是“返回”,为什么是返回呢?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李白流放途中被赦免,将

5、要回到原来的住地江陵,所以“还”是“返回”,“啼不住”就是不停地叫之意。对学生回答不完整的地方相机点拨。)6.诗中的重点词,同学们理解得不错,诗读得怎么样呢?引导学生读诗,体会刚才学过的字词。7.这首诗到底讲什么呢?引导学生根据刚才学的字、词意思先自主思考,再同桌互相说说诗意。8.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呢?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对整首诗的理解。教师随机评价、指导。9.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四、创设情境,想意境、悟诗情。1.诗人写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自己什么感情呢?打出画面,配乐朗读,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像,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学生可能

6、回答:(1)仿佛看到了早晨彩云间的白帝城或白帝城沐浴在朝霞之中;(2)仿佛看到了小船一会儿就到了江陵;(3)仿佛看到了小船轻快地行驶,越过了一座又一座山;(4)仿佛听到了长江两岸猿猴在不停地叫着。)学生的回答也可能是几个方面在一起的,或不完整的,无论怎样教师都应:(1)根据学生的回答,视情况相机追问,哪句诗让你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听到了这样的声音?(2)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对学生的朗读,可通过评价、范读等适时指导。3.当我们走进诗的意境时,我们已完全体会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谁愿把这首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呢?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内化情感。五、拓展背诵,指导写字。1

7、.同桌有感情地朗读诗,背诵诗。全班交流背诵情况。2.谁还读过李白的其他诗呢?引导学生交流课外内容。3.复习本课6个生字。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字的?4.指导“诗”“帝”“岸”的书写。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1、默写早发白帝城2、收集李白创作的其他古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绝句,认识诗中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读意,体会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叹与热爱。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与古诗相对应的图片、录音磁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2、指名复述古诗大意。3、教师小结导入:李白归心似箭,两岸风景如画,他却无心欣赏

8、,真是可惜。今天,老师要好好地与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个地方的春天美景。这美景就藏在古诗绝句里,只要你读懂了诗句,相信你就能感受到。4、板书课题:绝句。二、揭题后讨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三、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四、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2)在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3)在_上

9、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五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l)“黄鹤”“翠柳”“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名词前面都加了表示颜色的。)加上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联系诗句说说理由。(2)请将4个数量词分成两类(实数和虚数),联系诗句说说“千秋”“万里”各说明了什么?(3)读一读诗句,想一想,4个动词中,哪些真动,哪些“不动”。(鸣”与“上”是有动感的;“含”与“泊”是无动感的。)再次读诗句,读准“泊”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动态,后两句描写的则是静态。六听录音朗读,听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写色彩和形态的词语。说后同学评议,在评议中教师点拨提升。七、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春天的景色不仅色美,而且形美)。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八、识记生字,结束课堂1、再次认读古诗中的生字以及要求书写的字。2、教师重点指导书写“翠”“窗”这两个汉字。3、结束课堂,布置作业。(1)书写生字词。(2)背诵、默写绝句。(3)收集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一首。板书设计:早发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轻松、愉悦) 绝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迷人、壮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