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2296834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及问题与对策研究作 者 姓 名:指 导 教 师: 单 位 名 称:专 业 名 称:2011年12 目录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及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目前我国矿山开采数量较大,金属矿山特别是小矿山众多,安全生产条件差,加之工程地质灾害隐患较多,每年因事故死亡人数在世界上最高,全国金属矿山每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和煤矿安全事故,在各行业中位居第三位。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给金属矿山的开采工作带来了阻碍,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我国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

2、际,从安全生产方面分析了我国金属矿山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针对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资金投入力度不强、安全意识淡薄、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技术条件不发达等原因,根据自己对于金属矿山的了解和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提出了如: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安全生产;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立法工作;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以及建立矿山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等相应对策。关键词: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对策第1章 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的现状1.1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 我国现有各类金属矿山101875个,金属矿山型的 331个、中型的904个、小型的100640个。近年来,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形势

3、严峻,主要表现在事故的多发、 重大事故频发、伤亡巨大和经济损失惨重、全国金属矿山小矿多、分布广,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较低,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据统计,20012010年,全国非煤矿山累计发生事故16791起,死亡21251人,平均年发生事故1679起、死亡2125人。2010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十年平均数相比分别减少670起和854人,与2003年事故高峰期的2283起、2890人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5.8%和56.0% .2010年发生较大事故43起、死亡179人,同比分别减少1起、增加6人,下降2.3%和上升3.5%;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26人,同比分别减少2起、

4、44人,下降50% 和62.9 %。2010年继2009年连续两年未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其矿山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见表 11:事故原因死亡人数百分比(%)违反操作规程53.77工作环境不良或有缺陷13.22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9.51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8.10安全操作规程缺少或不健全4.88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2.71设备设施工具有缺陷1.97技术与设计上有缺陷1.8劳动组织不合理0.79 表 1 矿山事故原因统计分析1.2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隐患分析 金属矿山,尤其是有色金属和黄金矿山,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是导致矿山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因开采引起矿山地应力

5、重新分布,导致岩移和岩体破坏等灾变状况。这些灾害隐患可以通过矿山岩石力学工程设计和矿山安全监控与防治技术来消除。但金属矿山的地质条件恶劣,地压灾害隐患大,影响因素复杂。矿床地质构造、地应力环境条件、岩层软弱带、岩体裂隙、地下水、地热,以及开挖影响等各方面,均相互制约着采矿工程和围岩的稳定性。1.2.1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类型金属、非金属矿山除地表边坡和尾矿坝可能的滑坡等工程灾害外,由于地压引起的地质灾害类型还包括:(1)地表塌陷。由于浅部空区或较大围采动的影响,在近地表的岩石移活动中,有可能对地表建筑和道路等构成一定危害,有些甚至引起山体滑移。地表塌陷在金属矿中较为普遍,造成危害较大。当爆破诱发

6、或岩层移动到一定程度时,将爆发采空区大围塌落。由于空区的突发性崩塌,还会产生巨大的地震波、 空气冲击波等灾害。(2)采场冒顶。冒顶事故是地下矿山最为普遍,也是事故率最高的灾害之一,冒顶包括岩层脱落、块体冒落、不良地层塌落,以及由于采矿和地质结构引起的各种垮塌。特别是矿岩稳定性差的难采矿体及软弱夹层,易发生较大规模的垮落,引起采场和巷道冒顶事故。(3)深部岩爆。近年,部分金属矿山进入了1000 m以下深部开采,高压力条件下的硬岩层往往会发生岩爆。冬瓜山铜矿开拓达1100m,深部有岩爆声和岩石弹射现象;红透山铜矿开拓达1337m,在采深达1100m 左右,大片采区花岗岩柱及上下盘发生多次大的岩爆,

7、地表听到响声如雷,井巷工程严重破坏,给生产造成危害;大厂105#矿体埋深1000m,民采开挖形成高大的采空区,2001年3、4 月发生多次巨大的岩爆和微震,震动地表,深部民采区段发生大垮塌。(4)地下水穿透和突发涌水。突发性大量涌水虽然不是直接由地压引起,但与采矿作业密切关联,一旦接近积水的巷道和采空区,或遇到溶洞和地下暗河等,在隔离岩层突然失稳的情况,易造成灾害。(5)非正常生产引起的灾害事故。许多民采违反规程,不遵循客观条件,乱采乱挖,不处理空区,打乱开采顺序,破坏隔离和保安矿柱等,引发灾害事故。如1998年铜坑矿细脉带火区水平隔离矿柱被民采破坏后,引起民采作业面大塌方事故,并冒通地表,火

8、区复燃,造成资源损失并构成极大危害。1.2.2 矿山地质灾害隐患(1)露天转地下矿山的过渡期,过渡带为应力集中区,存在复杂的岩石力学问题,易引发灾变。需因地制宜消除灾害隐患,才能最大限度回收资源。(2)山地和地应力集中构造区,往往水平应力异常,只有结合主应力影响等因素考虑灾害的防治,才能达到良好的实效。(3)急倾斜中厚矿体和薄矿脉群的开采中,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应力集中都比较突出,只有妥善地布置采矿工程和实行合理回采方案,并施行有效的监控和有关防治措施,才能根本消除灾害隐患。(4)缓倾斜中厚以上矿体的开采,由于矿体的连续性,形成层状的空区,若采用空场法或房柱法,易形成大片空区连通,一旦隔离矿柱

9、被破坏,可能造成大面积地压灾害。(5)厚大特大矿体或重叠矿体的开采中,由于压力分布、扰动十分复杂,随着空区的不断扩大,地压活动加剧,存在突发性垮塌冲击的隐患。第2章 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2.1 采矿作业条件复杂,技术整体水平不高采矿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产环节繁多,井下作业场所狭窄,劳动条件很差。我国大多数矿山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引发重大事故,给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困难。而且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大,围岩温度提高,通风排水难度增大。同时由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矿床潜存情况,伴随着不同的灾害隐患,作业场所又不断移动和变化,稍有不慎或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发生冒顶、滑坡、片

10、帮、透水等各种事故。我国非煤矿山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主要是表现在:小矿山生产设计不正规,开采方式落后,装备水平极低,从业人员素质低,随意布点放线、非法生产、越层越界、破坏资源等。另一方面,矿山安全生产相关科研机构对造成重大事故隐患的一些技术关键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灾害的隐情、灾害的诱发机制和预测预报,以及相应的灾害防治措施等没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而导致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2.2 安全生产设备和技术研究投入不足近年来金属矿山发生的伤亡事故中,50%左右是由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生产场所环境不良、个人防护用品缺少等原因造成的,而这

11、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安全生产设备投入不足。针对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大中型国有矿山企业虽然开展了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但投入的经费有限,而大多数矿山,特别是一些民营矿山,基本上在矿山安全科技方面没有投入。每年未按规定在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中提取安全措施费用或投入安全费用的比例混乱。安全费用投入不足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致使工程改造达不到规定的安全技术要求。投入的比例混乱,金属矿山企业不能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效益好的时候能确保安全费用的投入,效益不好的时候只能采取降低安全费用的投入,使工程质量达不到安全技术要求。2.3 矿山专业技术人员缺少,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现在我矿事业蓬勃发展,但

12、采矿技术专业人才奇缺,有经验的采矿技术人员就更少了。许多国有小矿山的技术人员微乎其微,从事技术管理层面的都是外行,这直接导致在技术上有很大的缺陷,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很难处理。另外很多企业安全管理处于较低水平,75%左右伤亡事故发生在小矿山企业。这些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业主素质普遍较低,对国家法律、法规、矿山安全生产知识普遍了解不多,对矿山生产、安全知识的贫乏;部各方面管理工作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管理机构和人员。在矿山生产中,尾矿库建设前期工作对自然条件考虑不周,尾矿库由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管理,尾矿工未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未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按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执行等

13、原因,尾矿库工程灾害频频发生,造成了惊人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4 法规体系不健全矿山安全立法工作虽然已经颁布10年多,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起步晚,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同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力量不足、手段落后、也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监控体系。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矿山安全法等一些法规、标准等已不能完全适应矿山安全形势的需要,特别是一些矿山安全技术标准和规程,亟需修订、完善。尤其对个体或集体中小型矿山数量众多的格局,使安全生产的监管对象多元化,监管的难度极大。加上个别地方政府的不科学发展观,以及官员不良的政绩观在作祟,致使

14、个人利益高于地方政府的长远利益,对一些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金属矿山不能停产整顿,更不能按照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进行关闭。2.5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法制观念不强矿山开采者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从事一线工作的工人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薄弱,法制观念不强。我国矿山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矿山的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他们文化素质明显偏低,安全意识差、安全生产工作技能差、自我保护能力弱。就是矿长、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率也较低,先上岗后取证的现象比较普遍,管理人员凭主观意志和经验进行工作,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目前安全生产培训无论工作机构数量,还是培

15、训质量都很难保障工作需要。第3章 我国金属矿山的安全对策措施矿山安全管理是防止矿山灾害事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对策。造成矿山灾害事故的直接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矿山生产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而这些直接原因的更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仍然是矿山安全管理。为了防止矿山灾害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矿工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应从改进矿山安全管理做起2。安全综合管理具有多层次、多指标的特点,它从一个系统的角度考核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及安全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对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起到安全预知的作用,达到提前改善的目的。从这一目的出发,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是安全管理工作是否能更全面、更顺利、更有效进行的关键。3.1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最基本保障。安全也是生产力,需要在金属矿山建立多元化的安全投入机制,即国家、企业、社会、个人有机结合的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