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2296544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太阳、流水、钟声都是时间的象征,那么我们所说的“时间“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时间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时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人类对时间的认识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一方面,天体运动

2、造就的昼夜、月相和季节等有着近似固定的周期,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也形成了与之和谐的节律,古人据此设置历法规则,创造了以年、月、日(以及后来无关天象的时、分、秒)为标度的时间体系。当这些标度被数学化后。自然的时间就成为测度的时间。另一方面,能够感知“自我”和“现在”的生命,都难选生老病死的命运。古人先验地意识到自己“向死而生”,联想到现在进入过去,未来进入现在,人死不能复生,覆水不能再收“ 时间之关”仿佛是一条线性均匀、“逝者如斯”的河流。上述两种经验,奠定了数学化、空间化的时间观的基础。它们对应不同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启发了人类对时间本质的思考。古印度和古希腊人觉得时间是循环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则基

3、于上帝和创世的观念,主张有始有终的线性时间。到了中世纪后期,线性时间观已经深入欧洲社会。16 世纪新式钟表诞生,其结合了两种时间观念:指针的运动既模拟循环,也呈现流逝。钟表时间进入城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重构了人与时间的关系,推动了关于时间本质的思考。德国科普作家托马斯德帕多瓦认为,这是现代时间及其观念被“发明”的年代,甚至是“近现代/新时代”的开端。以新式的钟表时间为参照,所有社会活动都变得可预期、可规划,能够像钟表机械那样运转有序。同时,新式时间也将效率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效率本身就是由测度时间所定义。时间如影随形效率无处不在;时间愈发精确 效率更加珍貴。当效率成为市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和技

4、术装置的基本参数,时间也被赋予价值。然而,尽管效率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时间始终属于稀缺资源。甚至,人们在相互竞争之外,还要与时间竞争,如同赛场上的跑者。在越收越紧的时间之网里。“人们对过去充满了悔恨,对未来充满了恐惧,试图拼命地抓住现在,甚至需要刻意打发富余的时间。就在这并驱争先、熙熙攘镶之中.世人陷入一种集体焦虑,在抱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同时,绝望地怀念过去:“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时至今日,我们的时间经验依然受到钟表的主导。但是,与太阳、流水和钟声一样,钟表时间只是时间的具象。想要探索真正的时间,我们必须追根溯源,寻找那个独立于物质、运动和观察者的时间本身。托马斯德帕多瓦

5、在菜布尼茨、牛顿与发明时间中讲述的故事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时间经验、时间工具和时间观念,分辩于躁动的时间之网,我们才能少一点无措和迷茫,多一分自信与坚强。(摘编自序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线性时间被看作是一条匀速流逝单向延伸的河流.它具有不可逆性,体现为现在成为过去,未来成为现在。B.钟表的出现重构了人与时间的关系,标志着现代时间及其观念被“发明”,“近现化/新时代”由此开始。C.在忙碌熙攘的生活中,世人悔恨过去,恐惧未来,抓住现在,这样的集体焦虑皆来源于时间的稀缺,越收越紧。D.对日升月落等自然现象的观察是人类认识时间的萌芽,而钟表等计时工具则

6、主导了人们对时间本质的认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从逻辑上看是递进关系。B.文章第段列举不同的时间观,意在强调不同时期内人们对时间本质思考的迥异。C.文章第段在论述时间与效率的关系时,以时间与效率的相互作用论证了时间的价值。D.文章第段以人们对过去、未来、现在的态度论证了时间始终属于稀缺资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尚书尧典曰“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反映的正是通过观察天象,为协调社会各项活动而设置的历法规则。B.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是运动的数目”,这体现了自然时间的流逝性及可测度

7、性。C.从苏轼在赤壁赋“水”与“月的意象中,读者可以寻找到那个独立于物质、运动和观察者的时间本身。D.“时间就是金钱”,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理解,即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来获利。(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构建了内外联动、协同推进的立体“减负”体系。同时,指导各地加快制定减负实施方案,大部分省份出台了方案,明确了减负目标和任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认为,我国义务教育和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科学设置了学生应当完成的课业内容,减负不是降低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合理的课业负担是必需的,学习不

8、可能没有负担。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不能简单地縮短在校时间、减少作业量、降低课业难度,而是要“有增有减”。“减”是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校外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负担,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增”是增加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着力激发培养学生兴趣,促遗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9年6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等15个专项行动。11月5日,教育部召开的“教育奋进看落实”新闻通气会介绍了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有关情况,重申了科学减负的“增与减”,着力增加体育课、课外锻炼和健康教育,减轻中小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从加强师资、场地、设施、制度等方

9、面,保障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摘编自增加体育课、减少学业负担 教育部着力促进中小学健康)材料二2015年之前。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持续下降,提高青少年体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此后教育部等多部门出台政策,为体育课保驾护航,多地中考重新设立体育科目,近90所自主招生高校制定了体育科目测试方案并组织开展测试。政策的引导、基层的实施和社会观念的转变让体育教育的软件和硬件都得到了迅速提升。最新教据显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6.6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65.3万人;中小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率从2015年的68.6%增长到2018年的89.6%;体育器械配备达

10、标比率从2015年的72.9%增长到2018年的94.6%“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进一步明确了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至少达到50%和60%。而近日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复核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学生体质达标测试合格率为91.91%。从2016、 2017、2018三年调查数据来看,学生体质健康的整体优良率分别为26.5%、 29.3% 、30.57% ,虽然呈上升趋势,但距离目标仍有不小差距。(摘编自学生减负,体有却为何还要加码)材料三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是通过对有规律和有规则的身体运动进行知识传授,并指导学生参与活动.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

11、。一个健康的人,不仅仅是四肢发达的身体健壮的人,还是心理健康,带有正能量,并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沟通融洽的人。通过参与体育竞赛活动,学生经受成功兴奋、失败沮丧等心理锻炼,更易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表示,学校应该组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除了要做到“教会、勤练 ,还要“常赛”。“过去我们的学校体育并不重视竞赛。一说起竞赛,就是运动员的事,少数人的事。这次改革对学校体育来讲,最大的革命就是要常赛,要组织经常性的全员参与的校内体育竞赛活动,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上场竞赛的机会,能够感受竞技运动所带来的魅力;新疆克拉玛依的小学体育老师赵羿淞获得了“课外体育教学创新奖”。赵

12、羿淞老师设计采用篮球升级卡的模式组织了校内最基础的篮球比赛。通过篮球比赛。他欣慰地发现学生们的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都在加强,而且他们也没有因为经常比赛耽误学习。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卢元镇认为。过去清华大学曾推行过一个“七加一大于八”的口号,就是7个小时的工作或学习,加上1个小时的锻炼,效果大于八个小时的工作或学习。所以体育。不应该成为与智育对立的一个环节,恰恰应该互相促进,使人全面发展。(摘编自体,如何育)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减负并不是降低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而应“有增有减“,减去强化应试、校外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负担,增加德育、体育、美育

13、和劳动实践。B.从中小学体育运动场馆与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比率的显著上升,可以看出政策引导、基层实施和社会观念转变已初见成效。C.无论是着力增加体育课、课外锻炼,减轻中小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还是加强师资、场地、设施、制度等措施,都是为了保障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D.因为经受成功兴奋、失败沮丧等心理锻炼,能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所以学校才鼓励组织全员参与体育竞赛活动。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体育教学是通过对有规律和有规则的身体运动进行知识传授,并指导学生参与活动,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肌体的建构过程。也是精神成长的建构过程。B.从2

14、016年2018年三年调查数据来看,虽然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指标已经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未来仍然不可松懈。C.体育科目重新被纳人中考考查,部分自主招生高校也制定了体育科目测试方案。由此可知,教育部不仅希望用测试带动学生对体有的重视,更希望学生增强自主健康意识。D.新疆克拉玛依的体育老师赵羿淞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卢元镇教授的观点都在启示我们体育与智育并不冲突,它们都属于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6.在大力提倡为学生减负的背景下.体育教育为何还要加码?请结合材料作简要分析。(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开罗那个年幼的城市漫

15、游者蔻蔻梁开罗是个见鬼的城市。太古老的文明像太多灰尘累积成壳,令这个总是炎热的城市有种无法擦拭的陈旧感,所有的秩序都在暗中执行。对于一个游客而言,开罗总有种持历史自傲,看着你出笑话的距离感。经历了几场粗暴的骗局之后,我把自己的钱包和心防都看得很紧。晚上八点,吃过了晚饭,气温总算凉爽一点儿,开罗人三三两两地聚集在路边,干点几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干,只是这么扎着堆儿,吹点儿风。一个15 岁左右的男孩子走近我,他瘦瘦的,个子不高,穿着一件很难形容的夹克,和所有人一样的牛仔裤。“你好,你是游客吗?”不错的英语,但我没有力气再对付一个小骗子了。“哎,你好,我在跟你打招呼呢,你为什么不理我?“小孩有点儿不依不饶。“你要干什么?”我盯着他问。他摊了摊手:“没什么。我只是想练练英语,到处逛逛。你要不要我带你到处逛逛?我不是导游,我不要你的钱,只想练练英语。”这个黝黑的小孩有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眼睛里有令人信服的诚恳。一个孩子,又能把我怎么样呢?我开始放松警惕,连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耸起的肩头垂了下来。“我来了好几天了,该看的都看过了。你能带我看什么呢?”我问。“啊,小姐,开罗很大,我带你去看任何游客都不会去看的东西。”好吧,我承认这个孩子点中了我的死穴。路灯亮起来,我走在他略后面一点,跟他钻进了开罗老城区的小巷里。每路过一堆人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