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296464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4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 录 第一章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概况一、主要成就二、存在问题三、“十三五”旅游发展的战略趋势第二章 “十三五”旅游发展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总体思路三、发展目标四、发展战略第三章 空间发展布局第四章 三大升级举措一、产品体系升级二、“旅游+”产业融合升级三、旅游品质服务升级第五章 六大重点工程一、品牌营销工程二、公共服务体系工程三、智慧旅游工程四、人才强旅工程五、环境保护工程六、改革创新工程“十三五”时期是大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一带一路”、环渤海合作、中韩自贸区、东北老工

2、业基地全面振兴等一系列国家战略部署的推进,大连市旅游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国家旅游局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行业标准(LB/T047-2015)和大连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大连市沿海经济圈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该规划是“十三五”时期大连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对于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把大连市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滨海休闲旅游城市具有重大意

3、义。第一章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大连市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成就大连市坚持规划引领,实施科学发展,聚焦提质增效,狠抓工作落实,推动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在旅游产业规模壮大、特色产品培育、城市形象推广、智慧旅游建设、公共服务建设、管理机制完善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实现了飞跃和提升。(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2011年到2015年,大连市注册旅行社402家,星级饭店156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51家,温泉酒店72家,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3个

4、,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旅游人数与收入实现“双赢”,旅游经济稳步增长。2011年至201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27313.8万人次,年均增长12.39%;旅游综合收入4320.5亿元,年均增长12.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6753.9万人次,年均增长12.57%;入境游客559.9万人次,年均增长2.75%。201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总数6926.6万人次,同比增长11.65%;旅游总收入1008.7亿元,同比增长12.8%;外汇收入5.1625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预期的产值目标。(二)特色旅游发展加快,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温泉旅

5、游发展异军突起。温泉酒店项目发展迅速,全市已建7个温泉旅游度假区、12个温泉小镇。创建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4个、省级温泉旅游小镇8个,其中,普兰店安波旅游度假区和铭湖温泉滑雪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乡村旅游发展效果显著。大连乡村旅游进入主题化、规模化发展阶段,全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沟域旅游和海岛旅游,举办了国际樱桃节、蓝莓节、海钓节等10余个涉农节庆活动,推出了一系列精品采摘园和旅游休闲农庄。旅顺口区水师营街道小南村、金普新区向应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区、金普新区东沟农业旅游风景区等9家单位被评为全国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都市旅游发展深入推进。大连每年举办温泉滑雪节、樱花节、赏槐

6、会、沙滩文化节、葡萄酒节等旅游节庆活动10余个,承办东北“4+1”城市旅游联合体年会、智慧旅游论坛、中国海洋旅游年和中俄旅游年的部分活动,节事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推进“北方不夜港工程”,积极发展夜经济,推动南山风情街、老虎滩渔人码头、俄罗斯风情街、东方水城、星海湾、天津街等“旅游夜经济市场”建设,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海上旅游全面启动。全面推进大连南部海域海上观光旅游航线投入运营的准备工作。重点推进“獐子岛圣亚号”游船“海上看大连”旅游项目,海娃1号邮轮开通 “老虎滩至棒棰岛”,中山1号邮轮开通了“大连港至海之韵”的海上观光游线路。长海县新划定了34处赶海区与31处垂钓区,引进水上观光飞机、高速游

7、船、皮划艇、半潜艇、观光帆船等一批海上旅游新产品,开设多项滨海游乐项目,带动海岛旅游快速发展。(三)全面开展旅游营销,成功塑造城市形象。精选传统媒体,努力开辟新市场。分别在央视4套和国内6家地方卫视做城市总体形象广告,继续在香港凤凰卫视、台湾公交巴士、韩国首尔大屏幕、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美国1300电台等媒体平台做专题广告宣传。推出将大连打造为“东北亚航空旅游转运平台”和“门户式旅游目的地”系列促销活动,配合哈大高铁的开通,宣传“飞大连、乘高铁、游东北”配套产品线路。积极借助新媒体,时时更新维护大连旅游官网,强化旅游微博、微信平台应用,加强与旅游专业平台、网络平台合作。广泛开展业界合作,扎实做好

8、“走出去,请进来”工作,联合东北相关旅游部门与航空、口岸等单位,积极参加境内外促销和展会。(四)顺势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旅游全国领先。智慧旅游加快发展,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连上新台阶。智慧旅游电子政务系统和电子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一批景区实现了无线覆盖,4A级以上景区、4星级以上酒店、A级旅行社及部分乡村旅游点均已启动实施该项工程。通过智慧旅游政务平台,对40余家试点旅行社3720个团队实现过程监管。120个旅游产品在智慧旅游商务平台上展示、销售。大连智慧旅游平台荣膺“2013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创新第一名”,大连市被评为2014“美丽中国十佳智慧旅游城市”。(五)借势城市文明特质,旅游品质全

9、面提升。认真贯彻落实旅游法,联合公安、物价、工商、质监等部门依法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旅游法制宣传教育,举办旅游企业管理讲座,开展旅游维权宣传进社区等活动,发布旅游服务消费提示信息和维权提醒。与市文明办共同召开旅游行业文明大会,印发十大文明旅游提醒语等宣传品,倡导文明旅游。落实旅游安全工作,积极开展“平安景区”创建活动等,实现全市旅游安全无重大事故,旅游服务品质得到国家旅游局和业界一致好评。(六)机制探索成效显著,行业运行规范有序。全市积极探索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手段创新,先后成立了安波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西城国际商务区管委会,负责旅游度假区的综合管理,大力推进

10、全域旅游发展,实现了度假区、景区的“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四统一”,形成全市大抓旅游发展的合力。市旅游局在全省旅游管理部门率先成立了旅游产业处,理顺机构设置、拓展产业发展职能,负责全市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开发建设、规划布局等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二、存在问题回顾大连“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对比“十五”“十一五”期间,旅游产业存在整体竞争力相对下降等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旅游整体竞争力相对下降。从内部环境来看,东北地区经济环境整体衰落波及大连旅游产业发展,市场环境制约大连旅游创新与转型。在东北地区,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民营资本处于弱势,市场固化,投

11、资单一,导致市场运作缺乏灵活性,创新创业环境氛围较弱。从外部环境来看,大连作为第一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旅游业发展曾经位于全国前列,但近年来杭州、成都、厦门等国内优秀旅游城市纷纷加大对旅游的投入力度,加快旅游建设发展,积极探索旅游转型升级之路,均已找到自身发展特色,导致旅游城市间竞争加剧,大连旅游发展增速放缓。从大连自身来看,旅游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有较大上升空间,大连在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创新发展理念、政策引导等方面均有待提升。大连作为东三省旅游集散中转地的地位下降,客源市场被沈阳、丹东、营口等地分流,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境外客源市场也相对减少。重化工业爆炸事件的发生严

12、重影响了大连浪漫之都的城市形象,给大连旅游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这些因素成为制约大连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大连旅游发展已落后于同批获得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杭州和成都,与厦门、桂林、三亚等国内其他热点旅游城市也有一定差距,旅游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均有下降。根据20102014年中国15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海外游客及外汇数据统计,大连海外游客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位次由2010年的第5位降到2014年的第10位,外汇收入也由2010年的第6位降到了2014年的第11位,总体排名处于中下等水平。(二)旅游纵深格局尚未形成。目前,大连旅游发展呈现“一城独大”的格局,城市旅游作为龙头突出发展,其他区市县(先

13、导区)的旅游项目知名度不高;从总体格局来看,全域化、纵深化发展程度不够,尚未形成龙头带动腹地纵深发展的空间格局;从产品类型上来看,滨海旅游、城市旅游市场接受度较好,而乡村旅游、温泉旅游、会展旅游等类型产品推广力度不够。(三)老牌景区经营模式单一。“十二五”期间大连老牌景区景点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老虎滩海洋公园、圣亚海洋世界、星海公园、俄罗斯风情街、发现王国等大连标志性景区依旧延续着几年前的旅游产品和设施,缺乏创新与特色。都市旅游、滨海旅游、特色街区、主题公园仍以夜间广场、大排挡等传统观光型游览产品为主,产品更新缓慢、盈利模式传统单一,已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四)缺乏新兴引爆项目带动。大连缺乏

14、新兴项目引领,未形成以龙头项目带动的旅游发展模式。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情况严重,与周边沿海城市比较,旅游产品缺少优势,在内容和形式上缺少鲜明的特色,与其他同类旅游产品的差异性逐渐缩小,主要是满足本地市民和周边休闲市场需求,缺少亲子旅游、养老旅游、休闲度假、研学旅游、探奇旅游、户外运动等新兴业态。大连邮轮旅游与天津、上海、三亚等沿海城市的邮轮旅游相比,邮轮档次较低,航线较少,整体缺乏多元化发展。大连的城市发展建设对旅游的支撑力不足,尤其对城市的主题文化街区改造与整体投入力度不够,缺乏能够反映城市文化风貌的历史街区,对城市文化内涵挖掘及休闲度假功能打造力度不够,时尚与浪漫特色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五)

15、旅游服务品质有待升级。大连旅游服务与国际化服务标准还有一定距离,游客满意度有待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现有景区、景点、旅行社及旅游饭店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偏低。旅游市场 “一日游”“黑车”“黑导”等现象仍然存在,旅游管理科学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六)体制改革有待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但大连市旅游市场机制灵活性和市场主导性较低,国营资本占主导地位,民营资本处于弱势,导致个别景区运转效率低、反应速度慢、服务品质不高、管理弊端频现,亟需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行开发建设,共同管理,盘活国有资本,推动景区升级;旅游投资、融资企业缺乏,旅游招商优惠政策有待提升;

16、旅游管理和经营方式还比较落后,行业管理方面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监管的力度还有待加强,企业方面缺少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手段。三、“十三五”旅游发展的战略趋势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全面深化改革”等国家宏观战略为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等旅游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的颁布进一步将旅游推向新的国家战略高度,并为大连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多元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