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57 原子结构(含解析).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293555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57 原子结构(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57 原子结构(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57 原子结构(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57 原子结构(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57 原子结构(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57 原子结构(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57 原子结构(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子结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周期表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是从ns1 过渡到ns2np6 B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1的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1的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周期表中B到B的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所以统称过渡金属元素【答案】D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B.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C.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M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高D.如果某一基态3p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它们自旋方向必然相反【答案

2、】C 3、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AK、Na、Li BAl、Mg、Na CN、O、C DCl、S、P【答案】A 4、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D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答案】B 5、科学研究证明:核外电子的能量不仅与电子所处的能层、能级有

3、关,还与核外电子的数目及核电荷的数目有关。氩原子与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都是Ne3s23p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粒子的1s能级上电子的能量相同 B两粒子的3p能级上的电子离核的距离相同C两粒子都达8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同D两粒子的电子发生跃迁时,产生的光谱不同【答案】D 6、下列各组元素按电负性大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FNO BOClF CAsPH DClSAs【答案】D 7、下列关于主族元素电子排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 B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或p能级 C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d能

4、级或f能级 D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或d能级 【答案】B8、下列表达方式或说法正确的是()A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B某元素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pp键电子云模型:D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答案】C【解析】A项,CO2为直线型,错误。B项,不符合洪特规则,错误。D项为比例模型,错误。9、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A.2p能层有3个电子,应在3个不同的轨道,不符合洪特规则,故A错误;B.2p能层有2个电子,应在2个不同的轨道,不符合洪特规则,故B错误;C.2p能层有2个电子,在2个不同的轨道,符合洪特规则,故C正确;

5、D.2s轨道应有2个电子,2p轨道有2个电子,不符合能量最低最低原理,故D错误故选C10、下列关于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表示式中,错误的是 ()A1s22s22p63s23p2BNe3s23p2C. D. 【答案】C【解析】A和B两个选项都是电子排布式,C和D两个选项都是轨道表示式,其中C选项违背了洪特规则。11、某一个元素质量数是51,中子数是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A4B1C2D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则该元素的质子数是512823,则该元素是V元素。则根据构造原理可知,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是1s22s22p63s23p63d33s2,所以其基态原

6、子未成对电子数为3个,答案选D。考点:考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判断和应用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注重基础,侧重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试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构造原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12、下列原子或离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目为5的是()AP BFe3 CCr DCu【答案】B【解析】P原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3,其未成对电子是3个,Fe3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其未成对电子是5个, Cr原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其未成对电子是6个,Cu原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

7、04s1,其未成对电子是1个,因此选B。13、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A1s B2p C3d D4f【答案】B14、下列关于能层与能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B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C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D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但自旋方向相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相同的,都是2个,选项C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考点:考查能层与能级关系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注重基础,侧重

8、能力的培养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已知元素X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1npn2,则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9 B10 C17 D18【答案】C 16、某实验小组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制取NaHCO3,装置如图所示(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1)请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中溶液的作用 。 (2)当D中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时,停止实验,将固体过滤、洗涤,取一定量配成样液,并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产生,其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1)CO2在水中存在平衡:CO2+H2OH2CO3HCO3

9、+H+,有H2SO4存在时,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从而减少CO2在水中的溶解,同时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 (2)2HCO3+Ba2+=BaCO3+ CO2+H2O【解析】(1)7mol?L1的盐酸与CaCO3反应制取的CO2气体中含有HCl,硫酸溶液可吸收HCl,CO2能溶于水,存在平衡:CO2+H2OH2CO3HCO3+H+,H2SO4电离产生H+,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从而减少CO2在水中的溶解。(2)当D中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时,CO2、H2O与Na2CO3反应生成了NaHCO3,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为BaCO3,产生的气体为CO2,离子方程式为:2HCO3+Ba2+=BaCO

10、3+ CO2+H2O17、用18 molL-1 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1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完成下列问题:(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从下列中选用A.10 mLB.25 mLC.50 mLD.100 mL)。(2)第步实验的操作是_。(3)第步实验的操作是_。(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B.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

11、答案】(1)16.7 mLB(2)先向烧杯加入30 mL蒸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3)继续向容量瓶注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滴加至液凹面与刻度线相切为止;塞紧瓶塞,倒转摇匀(4)A.偏小B.无影响C.偏小D.偏大【解析】根据稀释定律可知需要硫酸的体积为16.7 mL,所以需要选用20 mL的量筒;由于浓硫酸稀释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所以通常将浓硫酸滴加到水中;A中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B中无影响;C中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D中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18、要如何从石油中获得更多的轻质燃油一直是化学家探索的课题,将石油

12、分馏得到的重油进行裂化可以获得更多的轻质燃油。资料一:石蜡是含有2030个碳原子的烷烃的混合物,常温下呈固态。资料二:石油催化裂化中通常使用Al2O3做催化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石油的催化裂化。装置如图: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烧杯中固体石蜡先熔化,试管中有少量液体凝结,试管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后闻试管中液体气味,具有汽油的气味。(1)该装置仪器连接的顺序应遵循的原则为_,为保证实验成功,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装置中较长导管的作用是_;(2)试管中少量液体凝结说明了_;(3)试管中溶液褪色说明了_;(4)能否用试管中的液体萃取溴水中的溴,理由是_。(5)写出二十烷裂化得到癸烷

13、和癸烯的化学方程式_。(6)石油裂化的重要意义是_。【答案】(1)从下往上,从左往右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导气、冷凝气体(2)裂化生成了5个碳原子数以上的烃(3)裂化生成了碳原子数小于5的烯烃(4)不能,因为裂化产物中有烯烃,易与溴发生加成反应(5)C20H42C10H22C10H20(6)可提高石油产品中轻质燃油特别是汽油的产量和质量【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分析,本题重点考察的是从石油中获得更多的轻质燃油。19、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 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至3遍; 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