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大纲解读.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29318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大纲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大纲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大纲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大纲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大纲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大纲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大纲解读.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组织的执行机理(上)2004年,有一位学员曾经问我一个问题,周老师,您现在讲执行力,那以后讲什么呀?当时我听完后酸甜苦辣什么都有。高兴的是他在关心我,不高兴的是执行力变成一个讲的东西。那我觉得我是失败的。所以,我就从2002年开始一直孜孜不倦地去探索关于执行力的话题。而且随着探索的深入,我们增加了很多的自信,也增加了很多的困扰。今天的话题就是对于执行力话题的延伸。执行力首先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为什么谈了这么多年关于执行力的书和课程还在增多。为什么谈了这么多年的执行力,执行力还是一个顽疾。很多企业家追问我为什么执行力还是顽疾?原因很多,就像一位心血管病的患者一样,病因复杂。

2、我们也出了很多药,但为什么还存在?执行力顽疾的本质原因是没有去了解执行本质的机制和规律。如果执行没找到规律,那你的问题不是执行本身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来进行分析。一、执行力成为顽疾的原因分析1.领导者对执行的真正认知不够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那就是说,如果一个士兵执行力不够,那是他自己的问题;如果一个团队的执行力不够,那就是领导有问题。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执行力不够,都是别人的事情。为什么觉得不够,是因为我们的制度不健全,就不断地完善制度,甚至请咨询公司帮着建。建来建去后发现这不是问题的本质。所以,我们建了制度,并不意味着制度一定会被执行,它只是个规则而已,那做不做还是人的问题。

3、2.企业管理者对执行问题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我们不期望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对执行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但我觉得至少要有一个系统的看法。很多情况下,我们解决执行问题的方法就是脚疼医脚,头疼医头。3.执行者本身缺乏细致和持续的基本工作。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提出一个主题“丰田召回危机”。可能大家感觉,这种新的问题其实谈的都是最基本的管理问题。其中有一位嘉宾谈到一个观点“回到管理的本质”。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因为我在2007年的年底曾给一个杂志社写年终终稿,终稿的主题是回归本质。意思就是说大家接受了太多的管理的新思潮,满脑子都是新东西。但是管理恰恰又是一门特别古老基础琐碎的话题。可能人们总是希望能找到一种新的

4、,而且不用操心的管理。其实管理不是如此,管理的本质就是最基础的,最琐碎的一些持续的最基本的工作。那么执行更是一种基础工作。我们把执行拉到了一个非执行的境界,这是一种误区。4.组织缺乏执行机制组织包括企业和非企业组织。组织对执行的机制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作为组织的管理者,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执行的机制,你才能当好管理者。很多人当员工看见老板上午不上班,下午转一圈又走了。他没有站到位置,没有看到其中的机制。执行过程一定是机制。【案例】曾经有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他觉得演员没有主动性,就去当导演好,导演想挑谁就挑谁。这样他就可以把男一号占住,又能当导演。后来,他开始当导演,发现太麻烦了。他根本干不了。他

5、认为演好任何角色的人都可以当导演。演员只想演好角色就行了,导演除了对演员有了解,还要关注演员演技本身,还要跟钱和制片人打交道,维系好演员之间的关系。二、个人执行力与组织执行力对组织机制和执行机制的观察,我们发现当你把执行看成一个问题的时候。有的企业也请老师来讲,甚至做过咨询,为什么执行还是个问题,那我们就看一下它的机制。我们认为有一个最基本的机制,当我们去解剖执行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的执行是由人和组织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这是最基本的问题。一般执行分成两个层别:个人的执行力、组织的执行力。第二讲 组织的执行机理(下)三、组织制度大家都非常清楚企业的制度,其实就是游戏规则。它

6、决定了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使用的工具。所以,组织执行力的制度要素和个人执行力中的工具要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且形成互动关系。而这种互动的关系决定工具的使用是否顺手。我们的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用制度为员工的工作创造必要的工具和条件。这就犹如小鱼缸里的一条大鱼死得会比小鱼快。所以,企业必须要用制度来为各层次的员工安排合适的工具和必要的工作条件,用制度来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案例】要提高现场服务的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和工作积极性,必须有合理的现场管理制度,完善的现场管理标准。现在,很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都进行标准化管理,就是希望达到100个人做出来的效果都是完全一样的目的。买

7、电脑我们都会到中关村。中关村的销售人员会告诉你:你说不出你的电脑的毛病,你是幸运的;如果你的电脑出了毛病,那也是正常的。也就是说电脑无论出什么问题都是正常。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生产企业的工人不按照流程化生产,缺乏制度性工具。所以,制度建设完善到一定的程度,就蜕变成有效的制度。而不是平常我们看到的所谓制度,大多只是一纸空文而已。很多企业学习海尔和华为的制度。但学习完后发现这些制度并不适合自己的企业。别人的制度就是别人的制度,是不能完全照搬照抄的。那么如何来判断制度是否有效,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管理制度能给员工提供一系列的工具,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就是有效地;相反,如果管理制度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

8、极性和工作效率,这种制度就是无效的。企业的管理需要一切从简,其要点就在于:1.它会使得员工会工作,想工作;2.企业不能期望通过短期的培训就能持续改善公司的执行力状况。在企业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公司的领导要为互动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形成公司的文化,再用这种文化影响公司员工,提高公司的执行力。我们要把企业的文化打造成一种氛围和习惯。如果在企业里领导很强势,那么企业就缺乏互动。这样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让人产生领导既文化的误解。个人执行力和组织执行力的互动是在一定的企业氛围下进行。如果企业文化是十分强势的,那么互动就变成军事化的管理,制度也是强势的制度。所以,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是执行力的课题。【案例

9、】对于一个和谐家庭来说,家庭整体氛围非常重要。有的家庭,孩子可以拍着父亲的肩膀称呼哥们;而有的家庭,孩子拍父亲的肩膀,父亲会立马呵斥:“干什么?没大没小的。”还在于父亲见面就如猫见老鼠一般。如果在家庭里建立互动的氛围,那么家庭氛围定然更为和谐。企业也是一样。第三讲 角色决定执行的力度(上)执行力应该是一以贯之。就如诸葛亮给赵云的锦囊妙计一样,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将锦囊撕开的。撕开看了之后,人的心理状态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就会对妙计的执行产生不利,执行的结果可能产生偏差。所以,这种神秘的心理变化,会牵扯着你。角色决定着执行的力度,我们也谈到角色的认识有多深,你的执行力度就有多大。角色决定着执行的力

10、度。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格尔曼,被称为情商之父,提升了情商的概念。他认为人的成功7%靠的是能力,而93%靠的是情商。而这7%的能力是要靠93%的情商来刺激,能力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犹如挑选运动员和演员一般,都要挑选心理素质比较好的。有人说情商就是用来搞人际关系的。在很多情况下,情商就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它包括四大要素:(1)自我意识(2)自我管理(3)社会意识(4)社会交际能力社会意识和社会交际能力其实是情商的延伸,强烈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这就是角色。所以,角色的认知主要包括以下四项:一、我是谁很多职场人士在工作的过程中总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作风。做事情总要领导在后抽

11、鞭子,才会往前挪步。这样的人情商存在问题。他们没有对自己进行角色认知,不知道“我是谁”。作为一名职场人士,首先要知道我是谁,这样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非常能干的人。【案例】一位孩子的母亲在自己小的时候,看见蛇和知了都害怕,甚至尖声大叫。后来,这个女孩有了自己的孩子,当孩子陷入危险的时候,这位母亲会毫不犹豫的冲入危险,将孩子救出。他非常清楚自己作为母亲的角色,知道自己是谁。【案例】电影东方雨的女特工被敌人逮捕。在敌人对其实施严刑拷打前,女特工的心里极度恐慌,心想不说出实情敌人不会放过她的。当敌人将她打的遍体鳞伤后,她反到认清了自己是一名地下工作者,万不可将军情泄露给敌人。她心想打也打了,一定要

12、死守秘密。最后,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之后,光荣牺牲。这位女特务为什么在面临生死的关头临危不惧,她的角色感在感化着她。【案例】为什么有的员工刚进公司就能将工作做到位。因为他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而有的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好高骛远,给老员工打杯水觉得是很丢脸的事情。有的大学生则正好相反,他们积极的与人沟通,对老员工称呼大哥大姐,很快就融入到集体中来。所以,大学生刚入职场容易将职业意识与学生的自我意识混淆。有的人没有学过深厚的管理知识,却能将企业管好;而有的人学了几大箩筐的理论,在管理的路上却举步维艰。原因就在于纯粹的学习会强化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当突然转入企业的实战管理中,自我意识却无法马上转换到位。企业的管理

13、更多的要求是实战,而学习企业管理只需要竖起耳朵听。【案例】唐骏号称“中国的打工皇帝”。他的第一个职务是微软中国总裁。离开时微软授予他终身荣誉总裁的称号。后来唐骏去了他的第二个雇主盛大公司,当他离开盛大的时候,董事会决定为他保留董事和公司顾问的职务。第三家公司他去了新华都,不仅前任对他没有意见,还给了他更重要的职务和荣誉。唐骏非常清楚作为一个职业经理如何与领导相处。他知道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但是,在职场中的很多人误将人格平等对等与职务平等,没有明白自己在组织中的角色。在工作中,老板与经理人之间在人格上应该互相尊敬,但在职务上并没有平等。老板就是老板,职业经理人就是职业经理人。【案例】我曾经在一家央

14、企工作,在那里供职人力资源主管。在那里工作的时候,我最喜欢干的工作就是校园招聘,我喜欢看到大学生通过层层选拔,最后成为我公司的一员。这样我会有幸福感;我最不喜欢干的事情是拒绝别人,炒掉别人。每次与别人谈我都很尴尬,都要请别人喝咖啡。劝说他没事的,好好找工作,有需要我帮助给我来个电话。虽然类似的谈话伤人心,但我必须去做。因为我知道我的角色,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的工作。无论你是否喜欢干,你的角色要求你这样做。其实每一个都会扮演一定的角色,每一个人都一样。作为在职场上混迹的职业经理人,很多人将人格平等等同于职业平等。人格的平等就是人人都有机会;职场是没有平等,是有高低之分的。领导有指挥权,他能开除你,

15、何来的平等。尽管有些东西职业经理人可能不愿意做,但作为职业人,又必须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找到个人的角色感,胜利地完成工作。二、我如何1.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人非常清楚我是谁,但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运动员平时练习,跑出来的成绩非常好,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但是不知道在赛场上怎么办,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绪,如何管理自己的行为。在比赛的时候,他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一个人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又如何去控制大局。有人把“直”看成是优点,但在职场“直”并不是优点,考虑别人的感受才是优点。2.控制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为就是一个人的理性控制住了感性。一个老板到医院检查,医生建议马上停止抽烟,不然非常不利于你的健康。从此以后,老板再也不抽烟了。用中国的老话说,这个人是个狠角色,意志坚强。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有能力的人为什么成不了组织的接班人,而那些能力一般上级却把他放到了关键的位置上。因为位置越高,对硬能力的要求越小。位置越低,对硬能力的要求就会越高。【案例】在公司里,司机的位置比较低,那么对硬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开车技术非常娴熟就好。如果是司机班的班长,他的技术可以不好,但他一定要有软能力管理好司机。所以,在公司的位置越高,对软能力的要求也越高。【案例】康熙为什么迟迟不让太子登基,就是因为太子的耳根子较软,控制自己的能力比较弱,生活比较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