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3229285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3月目 录第一章 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新跨越1第一节 发展基础1第二节 形势环境9第三节 指导思想11第四节 主要目标14第二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增强发展动力活力17第一节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17第二节 构建发展新体制23第三节 建立创新人才支撑体系27第三章 坚持产业强市工业带动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30第一节 强化工业主导地位30第二节 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37第三节 推动现代农业特色发展43第四节 以创新的视野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47第四章 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 提升市域一体化水平50第一节 形成城

2、市化发展新格局50第二节 健全市民化推进机制54第三节 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56第四节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62第五章 深化蓝色经济区建设 打造海洋经济强市65第一节 深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66第二节 培育蓝色经济新动力67第三节 壮大海洋优势产业68第四节 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74第五节 提升海洋综合管理水平75第六章 坚持生态立市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77第一节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77第二节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78第三节 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81第四节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83第七章 培育开放新优势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86第一节 加快建设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87第二节 构建多元

3、化全方位开放格局90第三节 促进对外贸易优化升级91第四节 提升利用外资综合效益93第五节 提高“走出去”层次和水平95第八章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96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96第二节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98第三节 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100第四节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105第九章 树立城市安全观 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107第一节 深化海陆一体平安建设107第二节 推进法治城市建设108第三节 创新社会治理110第四节 保障民生安全111第十章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 全面增进民生福祉115第一节 打赢脱贫攻坚战115第二节 推进教育现代化117第三节 鼓励创业促进就业1

4、21第四节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123第五节 加快健康城市建设125第六节 统筹其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128第十一章 强化支撑保障措施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129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129第二节 强化要素保障131第三节 健全实施机制133II“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的关键时期。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意义重大。依据中央、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市委决策部署,制定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旨在阐明政府战略意图

5、,明确改革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凝聚全社会智慧力量和共识,共同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新跨越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第一章 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新跨越“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为实现“十三五”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发展方式和动力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准确把握新形势,培育新动力,厚植新优势,拓展新空间,加快推进惠及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第一节 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是威海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

6、任务,全市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一个定位、三个提升”工作导向,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实施生态立市、科教兴市、产业强市和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质量效益持续提高。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发展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同步较快增长。2015

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001.6亿元、年均增长9.8%,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49.7亿元,年均增长14.3%;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84.6%,提高7.1个百分点。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每年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年均18.6%的增速,社会资本成为投资新兴力量。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9%,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消费、服务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明显优化。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战略,坚持一产抓特色促跨越、二三产业抓结构上规模,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7.2:47.4:45.4,初步形成了

8、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具有威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坚持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组织实施产业集群发展“3+4”战略,千方百计服务企业发展,获批首个国家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2%,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逐年加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生产服务业、信息消费产业、新型生活服务业等板块,推动商贸物流、旅游、养老、金融等产业上档升级,探索发展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健康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6%,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1.8%,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入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用精致化的理念

9、、产业化的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4家,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深入实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按照“中心崛起、两轴支撑、环海发展、一体化布局”的格局,以全域城市化为方向,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3.2%,入选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有望获批。扎实推进重点区域建设,集中推进四个“三年突破”战略,文登撤市设区,临港区获批国家级开发区,南海新区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点海洋经济新区,东部滨海新城等区域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区域联动协同效应日益显现。实施示范镇培育计划,张村镇被纳

10、入全国首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全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陆域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达到9900公里,青荣城际铁路通车运行,石烟线外移工程、荣文高速公路全线开通,车站港口机场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增强,完成胶东调水工程建设,启动米山水库增容、泊于水库等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和信息网络等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成云计算中心和电子政务、工业设计、公共服务云平台,实施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示范项目,成为首批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管理与服务数字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蓝色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特色日趋鲜明。

11、坚持产业先行,现代渔业上档升级,建成中国海参交易中心,远洋渔业规模占全省比重达到80%,人均海产品产量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被确定为中国远洋水产品加工与物流基地;海洋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现代海洋产业发展迅速,4个园区获批省级海洋特色园区,被评为中国海洋食品名城,荣获“中国钓具之都”称号;滨海旅游、港口物流、海洋金融等涉海服务业深入发展,被授予“中国休闲渔业之都”。蓝区规划和重大事项扎实推进,组建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威海)和海洋商品国际交易中心投入使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建成8个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建成招生,首个国家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落

12、户威海,国家海洋生物遗传育种中心相关工作启动,成为首批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城市,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获批省级高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实施,区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坚持不懈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文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支持企业创建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106家,国家级研发平台达到2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103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38.8%。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成科技创新综

13、合服务平台、技术交易市场,成立市小微企业创业服务中心,设立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创投基金、天使基金,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42家、孵化面积106万平方米,分别增长9.5倍、13.6倍,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17.1%和38.3%,被评为首批“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大力实施英才计划,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达到17家,7人入选国家“”,入选省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专家、团队数量位居全省前茅。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累计完成改革事项260项,主动承担国家、省级改革试点36项,行政体制、营商环境、国有资本管理、农业农村、生态环保、投融资、司法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快

14、速推进。推行建设工程项目模块化审批,实行市场主体设立联审联批,实施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改革,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市场主体总量增长81.5 %,其中企业增长78%。公布市县两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政府部门权力事项精简49%。成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导建立支持产业发展的各类基金总额达到221亿元。有序推进农村“三项改革”,新增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3822家。坚持把对韩开放作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主攻方向,威海与仁川自由经济区被确定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双方在贸易、投资、服务、产业等领域合作日益密切,实施了陆海联运、跨境电商、海运邮路等一批先行先试政策,口岸通关便利化

15、水平和商品集散功能进一步提高,对韩开放桥头堡的地位日益凸显。不断拓展对外开放领域,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精准招商,千方百计挖掘外贸潜力,成为国家首批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城市,五年累计利用外资45.8亿美元,年均增长15.1%,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69.4亿美元,其中出口126.3亿美元。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宜居城市品牌更加响亮。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始终保持优良水平,成为首批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率先通过省级生态市验收,荣成、文登、乳山包揽全省3个国家级生态市(县)。严格规划管控,加强森林、山体、沙滩、河流、湿地、海域、岸线等资源的保护,在全国率先出台沙滩保护管理办法,实施海岸线修复等工程,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65.1%,居全国前列,林木绿化率提高到42.2%。严格执行“产业红线”,严控“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项目,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和燃煤小锅炉、机动车尾气、黄标车淘汰等专项整治,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全省首位,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