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设计要点及构造措施.doc

上传人:dzz****808 文档编号:132290803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砌体结构设计要点及构造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砌体结构设计要点及构造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砌体结构设计要点及构造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砌体结构设计要点及构造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砌体结构设计要点及构造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砌体结构设计要点及构造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结构设计要点及构造措施.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砌体结构1 一般规定1.1 砌体结构可采用粘土实心砖和多孔砖及非粘土类烧结砖,如页岩烧结砖、粉煤灰烧结砖,和蒸压类的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以及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石料等。 粘土类烧结砖,除240mm115mm53mm实心砖以外,应优先选用多孔砖,如KP1型(240mm115mm90mm)和M型(190mm190mm90mm)模数多孔砖。蒸压类砖仅限采用240mm115mm53mm的实心砖,其抗剪强度较烧结类砖低30%,多孔和空心砖不得用于承重墙体。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主导块型为390mm190mm190mm,以及与此相匹配的辅助块型。不得采用非标准的混凝土砌块。砌体块材的强度等级,砖不应小

2、于MU10,砌块不应小于MU5;对烧结类砖和石材宜采用普通砂浆,蒸压类砖宜采用粘性较好的专用砂浆;砂浆强度等级不宜大于块材的强度等级。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房屋,所用材料最低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级。武汉地区已禁用粘土类制品,但在其他部分地区仍有采用,故应根据当地法规选择适合的砌体材料。1.2 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应在施工图中加以说明,其中B级即相当于我国目前一般的施工水平,当采用其它等级时,应对砌体的强度指标进行调整。1.3 考虑到大部分地区均有抗震的要求,建议不采用对抗震不利的结构体系及构件,如多层多排内框架结构、墙梁等。1.4 多层砌体及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层数

3、和高度应遵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l(2008年版)中的规定,详见该规范表1.2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及其注。关于层数和总高度的几点具体规定:1 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以及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必须严格按规范1.2条控制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其中横墙较少一般指大于4.2m开间的房间占该层面积的4080以上者;横墙很少一般指大于4.2m开间的房间占该层面积的80以上者,故当涉及到多层教学楼、食堂、俱乐部和会议楼等应特别注意。对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住宅楼,当按规中第3.14条的七点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时,层数和总高度可以不降低。2 全地下室:全部地下室埋

4、置在室外地坪以下,或有部分结构露于地表而无窗洞口时,可视为全地下室。计算总层数时可以不作为一层考虑。但应保证地下室结构的整体性和与上部结构的连续性。3 半地下室:当半地下室作为一层使用,开有门窗洞口采光和通风。半地下室的层高中有大部或部分埋置于室外地面下。此类半地下室应算作一层计算,总高度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另一种情况是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而不作为一层对待,如利用外窗井形成扩大半地下室底盘的结构等。 4 不论是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抗震强度验算时均应当作一层并应满足墙体承载力的要求。5 带阁楼的坡屋面有阁楼层,阁楼层的地面为钢筋混凝土板,阁楼层作为储物或居住之用,最低处高度在2m以上,此时阁楼

5、层应作为一层计算,总高度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坡屋面的阁楼层面积小于顶层楼面积,应视阁楼层面积所占顶层面积之比确定层数和高度。当阁楼层面积12顶层楼面积,且阁楼层最低处高度不超过1.8m时,阁楼层不作为一层计算,高度亦不计入总高度之内。而将此局部阁楼层作为房屋的局部突出构件进行抗震强度验算,按抗震规范第5.2.4条规定将局部阁楼层作为荷载,并乘以增大系数3计算地震作用效应。但此增大部分不往下传递。1.5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一2001(2008年版)中表1.5的规定执行,此外在横墙布置时,应使横墙尽量贯通房屋全宽。计算横墙抗震时的负荷面积,不完

6、全与承担竖向静力荷载的面积相等。墙体承担地震作用的从属面积是按地震水平作用来划分的荷载面积。举例如图1.5。(a) (b)图1.5 地震作用从属面积划分示意图(a)住宅;(b)单面走廊1.6 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之比应符合抗震规范表1.4的要求。如不能满足时,应验算多层砌体房屋的整体受弯承载力。计算房屋宽度时,不应将单面悬挑走廊的宽度计入总宽度;亦不要将平面上局部突出的楼梯间计入总宽度。1.7 多层砌体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宜符合抗震规范表1.6的要求。当因建筑功能要求不能满足时,可对局部尺寸不能符合要求的部分墙段采取局部加强措施,如适当加大构造柱等。但不允许将整个不满足要求的局部墙段改为钢

7、筋混凝土墙段。多层砌体房屋的墙段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4层高。当8度区房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下、7度区房屋层数为4层及4层以下时,在采取可靠的加强措施后,可以在房屋转角部位设置转角窗,但应有相应的加强措施。1.8 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横墙在平面内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贯通,且保持墙段截面相近似,避免突变。纵墙在平面内布置宜连续贯通,均匀对称;多层砌体房屋中的纵墙不宜少于三道;在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门间墙的宽度宜接近,布置应均匀。1.9 多层砌体房屋中的楼屋盖做法:1 一般应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板厚按相关规定设计。对医院,

8、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以及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必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现浇板宜连续配筋整体浇筑。现浇板可不单独设置圈梁,但应在沿外墙楼板支承宽度内设置212mm水平或垂直放置的加强筋,以增强楼板边沿与墙体的连接(见图1.9)。2 装配整体式楼、屋盖。在预制板面上现浇迭合层并配有分布筋,称为装配整体式楼屋盖。一般应满足下列条件:1) 预制板间留有60mm的配筋板缝;2) 预制板面上配有双向钢筋网的现浇层,一般可配置4.56的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现浇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厚度为5060mm;3) 预制板下应有现浇圈梁,圈梁内预留拉结筋与现浇层连成整体;4) 楼面现

9、浇层应拉通,在现浇层上后砌墙。(a) (b)图1.9在需抗震设防的地区,不宜采用木、楼屋盖,当采用木屋盖时,应主要采取有效的防火、防雨、通风、防潮、防腐、防蚁等措施。1.10 砌体结构宜按抗震规范设置防震缝。不宜有错层,当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如现浇楼板高差大于750mm,预制楼板高差大于600mm时,宜考虑设缝。1.11 对于复式结构房屋,原则上应按楼板标高作为集中质点计算层数。1.12 同一结构单元宜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底面宜埋置在同一标高上。当标高不同时宜将基础圈梁设在同一标高,并以较高者为准。1.13 底部框架抗震墙的结构体系不宜采用,当必须采用时,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上

10、部多层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2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应沿二个方向分别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6、7度且总层数不超过5层,容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砌体与底层框剪的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4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2层的侧向刚度应接近。第3层与底部第2层的侧向刚度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0;8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

11、0,小于1.0时,可考虑减少抗震墙数量或截面积。5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以减少基础变形。1.14 多层砌体房屋中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必须严格按抗震规范规定设置。4.1.15 当多层砌体房屋纵、横墙不能满足抗震强度验算时,应根据所差的抗震抗剪强度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提高抗剪承载力的办法。举例如下:1 增加墙厚。多层砌体房屋如住宅建筑,尤其是增加外墙厚度,不仅可以提高墙体抗剪能力,而且对保温节能亦有好处。但自重的增加反而对抗震不利,故需综合考虑。2 提高砌体强度等级。必要时可选用煤矸石和页岩的烧结砖,其抗压强度均可达到MU20。对于混凝土空心小砌块砌体,同

12、样也有条件选用较高强度的砌块,如MUl5或MU20,同时采用高强度等级的砂浆砌筑,如M15或更高的强度。3 为了改善砌体结构的受力性能,提高砌体的延性,在砌体的水平灰缝中配置适当数量的钢筋是有效的。一般在240mm厚的墙体中配置26-28通长水平钢筋。4 砌体墙段内增设构造柱或芯柱。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设置在墙段两端是为了约束墙体、增强变形能力及延性。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不足时,亦可将构造柱或芯柱(混凝土空心小砌块)设置在墙段中部,以此来提高砌体的抗剪能力。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08版)中(2.82)公式计算:式中 墙段中部构造柱的横截面总面积,不包括墙段两端的构造柱面积。对设置

13、在横墙和内纵墙的构造柱,其总面积不能超过15;对外纵墙内的构造柱,其总面积不能超过25。即构造柱设置的总截面积应受到限制。同理,构造柱内的配筋量也应受到限制。其余可按抗震规范2.8条的规定执行。2 计算要点及规定2.1 多层砌体房屋、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和多层内框架房屋的抗震计算,可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并按抗震规范规定调整地震作用效应。2.2 砌体结构静力设计计算应详细核算垂直荷载下砌体墙垛的承载力,不得遗漏。条件不利的墙垛计算时应留有余地,特别是对各种多孔砖砌体更应注意留有较多的安全储备。计算强度时墙段如埋有木砖等预埋块时截面应减300,折减后的截面A若小于0.3时,砌体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

14、数,;对配筋砌体构件,当截面积小于0.2时,A以计。当砌体局部受压时取1.0。2.3 多层砌体房屋,防潮层以上墙体宜用混合砂浆砌筑。若用水泥砂浆时,应按有关规范折减强度。2.4 关于墙高H的计算值可按下列规定:1 底层外墙。自首层顶板底到室外地面下500mm;如有管沟时,则算到管沟底。2 底层内墙按楼层高度计算。有管沟时从楼板底算到管沟底。3 中间楼层按层高汁算。4 顶层如为坡顶,层高算到山墙三角形的1/2高度。5 单层空旷房屋。外墙高度自大梁梁底(或屋架端支点)算到室外地面下500mm,或外墙管沟底。计算稳定时应自板底算起。2.5 多层砌体房屋,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2.6

15、 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抗剪验算设计表达式: (2.6)式中 墙体剪力设计值; 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 A 墙体横截面面积,多孔砖及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取毛面积;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自承重墙取0.75;两端均有构造柱的承重墙取0.9;其它抗震墙均取1.0。 多孔砖砌体孔洞效应折减系数。当孔洞率大于20,取0.9;孔洞率不大于20,取1.0。2.7 多层砌体房屋应对两个主轴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分别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的抗侧力构件承担。对砌体房屋,可只选择从属面积较大的墙段,或竖向应力较小的墙段进行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2.8 楼层内各道墙的水平地震剪力分配1 现浇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楼、屋盖等刚性楼盖建筑,宜按抗侧力构件的等效刚度比例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