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走访老挝调研华文教育情况.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290729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教育出版社走访老挝调研华文教育情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走访老挝调研华文教育情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走访老挝调研华文教育情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走访老挝调研华文教育情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走访老挝调研华文教育情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走访老挝调研华文教育情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教育出版社走访老挝调研华文教育情况.doc(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教育出版社走访老挝调研华文教育情况2012年8月30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昆明新知集团在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签署人教版产品走出去合作意向书。此举意味着包括中小学教科书在内的人教社所有出版物,由昆明新知集团在东南亚、南亚的门店代理销售。时隔100天,人教版产品特别是人教版教材在所在国销售情况究竟如何?所在国华文教育对人教版产品有哪些需求?人教版产品走出去还需要作哪些改进?12月11日至19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殷忠民带领人教社教材中心,国际营销部,市场与培训部,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发行、编辑人员,对昆明新知集团柬埔寨金边华文书局、老挝万象华文书局、老挝华侨公立寮都中学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期

2、间,人教出版人通过座谈、走访、与读者面对面交谈等形式,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市场信息。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也全程跟踪,并进行了实地采访调研。第1站昆明新知集团柬埔寨金边华文书局调研形式:柬埔寨华文教育研讨暨人民教育出版社精品教材推介会人教出版人在金边华文书局召开的柬埔寨华文教育研讨暨人民教育出版社精品教材推介会上听取柬埔寨华文教师介绍情况。12月12日,当地时间下午2时,柬埔寨华文教育研讨暨人民教育出版社精品教材推介会在位于金边市堆谷区金日成大道83号的昆明新知集团金边华文书局举行。来自孔子学院、DHY金边皇家大学、金边立群华文学校、柬埔寨毓秀国际学校及华文学校的毕业生代表和人教出版人汇聚一堂,就华

3、文教育和汉语教材的使用和需求进行热烈对话。记者在会上注意到,柬埔寨方面与会人员主要关注的问题有三个:其一,适合柬埔寨华文教育的汉语教材非常缺乏;其二,亟须有针对性的对外汉语视频教材;其三,汉语教师亟待培训。缺书少师束缚华文教育立群华文学校校长谢进群祖籍广东潮州,是柬埔寨籍第二代华人。其所办的私立立群华文学校有10多年的历史,目前有学生2000多人。据谢进群介绍,虽然汉语是仅次于柬埔寨语、英语之后的第三大学习语言,但是由于华文教育不是母语教育,大多柬埔寨人工作前不懂汉语。同时,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汉语在柬埔寨也很热,可是适合柬埔寨汉语教学的教材非常缺乏。为解决柬埔寨汉语教学资料缺乏的现状,谢进群

4、曾经几次去中国寻找,但是都没有找到。10多年前,立群华文学校与广州的暨南大学出版社合作开发了一套汉语高小教材。2012年11月,又计划和暨南大学出版社合作开发一套汉语初中教材,目的就是想开发出一套适合柬埔寨汉语教学的教材。在柬埔寨,和汉语教材同样缺乏的还有汉语视频教材。柬埔寨的学校教育是半日制,学生半天上课,另外一个半天就可去学习其他技能,比如学习汉语。谢进群表示,CD、VCD、DVD等辅助汉语口语训练的教材,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而他们学校也确实特别需要这类视频汉语教材。针对柬埔寨华文教师老龄化现状,谢进群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说,立群华文学校的中文教师大多60、70岁左右,这些老师年轻时受过

5、很好的华文教育。可是现在的年轻华文教师就不同了,和他的女儿一样都不懂汉语,“我只好将女儿送到暨南大学学习汉语,回来再当华文教师”。“现在柬埔寨的汉语教学,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针对性的教师教学参考书也缺乏。”谢进群慨叹。配套教材深受欢迎在听取柬埔寨华文教师情况介绍的同时,人教出版人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殷忠民首先向柬方与会者介绍了人教社的历史和发展状况,表达了包括人教版教材在内的所有产品走出国门的愿望。殷忠民说,人教产品国际化是人教社“十二五”规划之一。好的产品需要好的渠道销售,是人教社与昆明新知集团合作的初衷。为走出去产品寻找渠道,为渠道打造适合的产品,借助新知境外门店平台,了

6、解所在国哪些产品是需要的、哪些产品需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改进,是他们此次东南亚调研的目的。引人关注的是,柬方与会者对人教版教材并不陌生。看到人教出版人,有的与会者干脆直接表达了自己是学习人教版教材长大的快乐心情。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教务科长成晓薇说,他们主要使用的是以快乐汉语跟我学汉语为主的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柬汉双语版快乐汉语跟我学汉语第一册、第二册一直深受学生欢迎。她希望相关的第三册早日出版,还希望柬语版的视频教材再多些。对此,此前新知金边华文书局开业时自费刊登半版广告表达喜悦心情的DHY金边皇家大学对外汉语教师周丽云也表示,他们的学生有汉语基础,因此非常需要一些结构紧密、知识系统的教材。

7、周丽云说,柬埔寨大一学生每周有15个学时,其中9个学时必须是柬文学习,给汉语学习的时间并不多,那种针对性强,能够快速学习的教材成为他们当前所需。也许见到人教出版人让她们感到亲切,年轻的对外汉语志愿者代表王艺璇、杨媛杰、杨秋丽、张玥在座谈会上十分活跃。她们建议,将中柬文化互通的内容加入对外汉语教材中。王艺璇说,自己教的是人教版的快乐汉语,感觉语点很好,但是存在文化差异。比如将柬埔寨的亡灵节(中国的清明节),加入课文中学生就容易理解了。杨媛杰反映,学生们希望在课文中再增加些生活对话、趣味课文。相比活泼的对外汉语志愿者的建议,毓秀国际学校校长赖剑波的建议则老成些。1999年从广东来到柬埔寨发展的赖剑

8、波认为,柬埔寨中文教材市场潜力很大,问题是很多中文教材不配套,都是教师自己找、自己编,没有规划性。他认为人教版快乐汉语不错,但是是成人版的。他希望能从幼儿开始出版快乐汉语,同时能出版巩固快乐汉语知识的配套练习册。第2站昆明新知集团老挝万象华文书局调研形式:老挝华文教育研讨暨人民教育出版社精品教材推介会12月16日,老挝当地时间上午9时,老挝华文教育研讨暨人民教育出版社精品教材推介会在位于万象昆布伦大街450年王通耐广场A2栋的昆明新知集团老挝万象华文书局召开。此次会议与12月12日召开的金边会议一样,受到万象华文教育界的密切关注。老挝华文教师的人教情结在本次座谈会上,老挝最大的华文学校华侨公立

9、寮都中学(简称寮都公学)副校长陶菊女士很激动。用陶菊的话说,“能和人教版教材出版者面对面地交流,真是没想到”。原来,1990年随老挝籍丈夫从云南西双版纳移民到老挝的陶菊,在西双版纳当小学老师时,使用的就是人教版教材。来到老挝后,陶菊的人教情结让她积极促使其所在的寮都公学使用人教版教材。谈及自己的人教版教材情结,陶菊还讲述了2000年去云南景洪新华书店购买人教版教材回老挝的路上险些遇难的经历。陶菊说,当时老挝有战乱,要不是因为临时有事改乘另一辆长途客车,她会和事先定下的前一辆长途客车上的人一样,都被打死。背着一大包怕丢的老挝币(相当于2000多元人民币)从万象出发,一路坐长途客车到云南景洪新华书

10、店买教材。新华书店将教材送至中老边境,陶菊雇人将书搬上去往老挝的三轮车,推至老挝乌多姆塞省后,再搬上长途客车,跟着客车到万象陶菊所在的寮都公学。这就是2000年至2007年,陶菊每年给学校购买教材的过程。“80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走两三天。”陶菊无奈地说。因为一直是人教版教材的使用者,陶菊希望人教社能开发出适合老挝华文教育的本土化教材。陶菊说,有着2000多名学生的寮都公学,一直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双语教学,感觉人教版教材使用方便,但是三年级后的教材难度开始偏大。人教版小学四、五、六年级课本的难度相当于老挝初中课本的难度。为了弥补老挝小学四、五、六年级课本不足的问题,他们一直想出版一套适合老挝本

11、土华文教育的整套教材。希望出版中老文对照教材和陶菊相比,史曼红看似平静。作为孔子学院老挝籍华裔华文教师,史曼红也感觉适合老挝华文教育的教材不多。史曼红说,他们选了体验汉语为基础教材,301句汉语为口语课教材。学生们表示,不想学语法,认为用不上,为此他们正在编写实用教材。史曼红介绍,她所在的学校每年有学生800人,学生是来自老挝各个领域的上班族。其中很多人不懂英语,而现在对外汉语教材大多是汉英版,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无法自学,她希望有老、汉对照的教材出版,以便上班族学生除在课堂学习外,业余时间也可以自学汉语。对此,恒岳国际语言培训学校副校长邹小龙表示赞同。邹小龙说,他们学校的受众没有限定,6岁至55

12、岁的学生都有。除老挝人外,还有泰国人、韩国人。他们学中文的目的就是能口头说中文。但是因为教材互动性差,“我就感觉学生离我很远”。另外,邹小龙希望有配套练习,“我很怕学生能听懂我说的汉语,却听不懂其他人说的汉语,能有音像等配套的立体化教材就好了”。针对有华文教师提出的汉语教材使用老挝文注释的建议,陶菊表示反对。陶菊认为,孩子一般都有惰性,用老挝文注释汉语,孩子们就只看老挝文了,对孩子学习汉语不利。陶菊还认为,汉语词意丰富,一词多义现象普遍。比如“打”字,可以组成打人、打车、打电话等,这些词意如果用老挝文注释很难表达清楚。最好的办法是,用中文注释中文。也许学生小学时不懂其中的含义,可是随着年龄的增

13、长,到了高中自然就会理解了。“讲汉语一定要讲中国文化历史。但是现在的学生只想了解当今的中国文化,这也是个难题。”史曼红又提出个问题。在云南大理学院学了5年中文的老挝人康妮芬也不放过机会,她向人教出版人提出了希望有配套汉语视频教材的建议。第3站老挝华侨公立寮都中学调研形式:座谈+走进教室、图书馆、库房人教社社长殷忠民(右二)带队在昆明新知集团万象华文书局人教版教材专柜调研。12月19日,当地时间上午10时,走访老挝最大的华文学校华侨公立寮都中学是人教出版人本次调研的最后一站。在寮都公学,人教出版人受到了该校董事长、校长林俊雄先生的热情接待。林俊雄说,寮都公学是上世纪初期,由当时的爱国侨领侨贤陈柳

14、芳、蔡英士、蔡和、巫丁兴等倡议华人华侨齐心协力,捐资捐物,把原来的私塾教学班改建成的正规学府。命名为寮都公学,意为寮国首都华侨公立学校。有着75年历史的寮都公学,现有教师46人,其中28人是中国内地派出的志愿者,1人是香港的志愿者。目前总计学生2000多人,每年在以10%的速度递增。2009年8月,寮都公学被中国国务院侨办授予首批“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称号。2011年11月,国务院侨办又分别授予陈丽芳、李秀珍、陶菊等13人终身成就奖、杰出贡献奖和优秀奖。座谈中,林俊雄谈论最多的是提高华文教师水平问题。为解决寮都公学师资水平与国内师资水平的差距,林俊雄说,寮都公学在师资来源和教师队伍建设上采取两条

15、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请进中国优秀教师,另一方面把有志于华文教育的本土青年和在职教师送到中国进修学习。在寮都公学,人教出版人走进教室、走进学校图书馆、走进装着教科书的库房,与老师、学生们互动。当看到孩子们正在使用人教版教材上课时,人教出版人会心地笑了,孩子们也举起小手热情地用汉语与远方的客人打招呼。寮都公学副校长陶菊更是热情地带着大家到学校存放教材的库房参观。她指着一本本人教版教材,似乎在证明着自己的人教情结没有水分,她的可爱举动赢得了人教出版人的热情回应。记者注意到,寮都公学虽然远在老挝万象,但与我们并不遥远。走进学校,主教学楼两边的标语:“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昭示了这所学校和国内某所学校没什么不同。寮都公学的老师来源也相对稳定,除了参加老挝教育部举办的各种师资培训班外,在校内学校还定期组织学习,使老师们专业知识和教法时时更新,跟上时代的节拍。记者手记走进所在国感受汉语热本报特派记者章红雨跟随出版社实地走进所在国推广汉语教材产品,在记者职业生涯中还是第一次。此次的意义在记者看来,只有走出去实地调研,才能知道中国图书在所在国是否服水土。同时记者也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出版人为走出去所作的努力,及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不易。此次调研,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