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32289074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2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登。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A宗法制的瓦解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分封制的推行D王位世袭制的延续3周公参酌殷礼,制定了田制、官制、禄制、乐制、法制、谥制、谶服制、嫡长

2、子继承制等,称为“周礼”,以此为后人所称道.这反映了西周A继承了商朝的礼乐制度B形成了完备的典章制度C建立了理性的礼制社会D完善了官僚行政体制4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家国同构观念 B中央集权意识C宗法血缘关系 D安土重迁理念5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这种变化反映出A政治局面影响文化整合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C文字书写艺术不断发展D文化交流推动百家争鸣6秦始皇宣布:“八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这体现出的制度特征是A皇

3、位世袭 B君权神授 C皇权至上 D皇帝独尊7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实际上A主张中央集权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分封制 D反对郡县制8西汉武帝元封年间全国有一百零八个郡国一级政区,这些政区由中央直接管理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为了加强中央对这些政区的管理,汉武帝创建了A中朝制度B刺史制度C三省六部制D三司制度9“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

4、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B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C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D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10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到:“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从材料中不能看出的是A制度推行是由于地方动荡、交通不便B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C官员选拔据民间舆论评价列出候选人D官吏的选拔由地方官员负责11我国

5、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有监察百官职能的官吏应是A节度使 B御史大夫C提刑按察使司 D刺史12“今各部之节,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材料说明当时A内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B六部权力已被内阁剥夺C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D相权日盛严重威胁君权13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眴窄的一隅,生活着近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反映的是A古希腊文明B古罗马文明C不列颠文明D阿拉伯文明14为雅

6、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是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特殊的地理环境15“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的一段名言。这段名言说明A部分男性对政治毫无兴趣B男性公民享有参政权利C全体平民应积极参与政治D反对自私成为社会共识16以下不属于罗马成文法的是A.公民法B.习惯法C.万民法D.十二铜表法17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这主要是因为A损害了贵族的私有财产权B由平民代表参与修订C平民和贵族政治平等D平民维护自身权利有法可依18近代欧洲曾出现“罗马法复兴”

7、的现象。如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评论法学派”,注重罗马法与现实社会的关系;l7世纪,在荷兰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主张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19世纪,在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则主张在民族法学中复兴罗马法传统。这一现象说明罗马法A基本内容仍有其生命力B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C某些原则仍具借鉴意义D成为史学研究理论指导19“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该观点的是A发起光荣革命B通过权利法案C形成责任内阁制D1832年议会改革2

8、0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1718世纪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A法国共和政体B英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民主共和制D德国君主立宪制21当美国国会将参众两院所通过的一项立法议案送交总统时,总统必须在10天之内做出反映:或者签署这项法案使之生效;或者否决这项法案,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下院。此材料表明A总统拥有制约国会的权力B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C国会的立法权是形式上的D总统与国会彼此制约221640年,英国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

9、阶级革命开始,其主要依据是A.清教徒要求进一步进行宗教改革B.议会成为反对英国王权的领导中心C.议会反对派拒绝通过征税法案D.查理一世和议会的矛盾激化23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A.国王有名无实,权力被架空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C.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开始成为趋势D.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专制王权241787年宪法颁布后,就国家结构形式而言,美国成为一个“联合的国家”,即A联邦制国家B邦联制国家C共和制国家D分权制国家第II卷本卷包括25、26、27三个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汉武帝时,董仲

10、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材料三: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在此之前的奴隶社会采用的选官制度是什么?(4分)(2)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4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它的积

11、极影响是什么。(8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材料一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足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三 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

12、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任何人”分别是指什么?(3分)(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6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有哪些类型;并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10分)27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

13、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材料二 宪法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力融入联邦权力,以及它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取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用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联邦地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建立宪政制度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通过妥协方式促成革命胜利的标志性事件。(8分)(2)根据材料二,

14、“宪法缔造者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它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6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英、美两国代议制的不同模式及共同的理论原则。(3分)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历 史答 案第卷1【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今天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正是受宗法制的影响,故本题答案选B项;A、D与题干无关;分封制主要体现在对诸侯的分封,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C。【答案】B2【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之下的主要国家有齐、鲁、燕、宋、晋等国,C选项符合题意。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与宗法制无关,A选项排除。中

15、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B选项排除。王位世袭制的表现是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D选项排除。【答案】C3【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制定了田制、官制、禄制、乐制、法制、谥制、谶服制、嫡长子继承制等”,体现了周礼的系统完备性,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周公参酌殷礼”,说明殷礼只是周礼的参考依据,并不是继承关系,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要求,并非现实的礼制社会,C错误。在材料涉及的众多制度中,官制只是其中的一种,D错误。【答案】B4【解析】由材料“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可知传统中国将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联系起来,是家国一体观念的体现,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央集权问题,故B错误;C项只体现了血缘关系,未体现政治关系,故C错误;安土重迁理念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中,与材料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