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扩大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288422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扩大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当前扩大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当前扩大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当前扩大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当前扩大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扩大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扩大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扩大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蚤粪前护闻投资和淌雾财政政策磷窕方海洲龙睿赘.(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60)(2.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南岸400067)2009年7月由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高盛(亚洲)联合开发的经济监测结果发布,并配发了自2008年7月以来最近十二个月经济预警信号图,该图包括十个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经济指标以及由这些指标拟合而成的预警指数,称在历经一年左右的底部盘整后.已经基本扭转下行的态势,开始同升至正常的绿灯区.这是自2008年国民经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后首份显示经济回暖的报告.一,积极财政政策已初见成效,但问题也很明显,投资,消费结构仍需优化.重

2、点需要进一步加强自20o8年7月以来,由于受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冲击.国民经济持续下滑,2008年11月国家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调整宏观调控手段,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在历经一年左右的底部盘整后,已经基本扭转下行的态势.国民经济总体上渐趋回暖.但是,从2009年1-5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考察,国家预算内资金累计达3563.1亿元,较2008年同期1914.0元增长86.2%.而其他非国有资金(外资除外)虽有增量.但上升幅度远低于国家预算内资金的增幅;再从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反映投资需求的经济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供应(M)

3、,金融机构各项货款等均呈过热状态:与此同时,反映消费需求的经济指标.例如,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却裹足不前.综上所述.尽管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上已经基本扭转下行的态势.开始回升至正常的绿灯区,进入企稳回升的新阶段.积极财政政策已初见成效.但是,问题依然存在:首先,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政府投资增长来拉动.并且政府投资没有带动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增长目前存在下降的风险;其次,能持久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明显缺乏后劲,存在下滑的可能性加大.那么,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在本轮积极财政s9i刮r0Qjcl一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为何难有作为?为什么拉动民间投资,扩大消费需求总是说

4、易做难?在当前政府投资猛增而民间投资相对下降,投资需求转热而消费需求趋冷的形势下,我们有何对策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采取何种措施刺激消费以扩大消费需求,进而夯实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呢?下文就以上问题拟从财税政策的视角作初步探讨.二,阻碍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和刺激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探析积极财政政策主张投资,消费并举,以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以投资促进消费.以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惠民生,调结构,促增长的多重目标.但激活民间投资,扩大消费需求说易做难.应该看到,激活民间投资,扩大消费需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投资,金融等政策的改革.例如,加快消除对民间

5、资本市场准入限制的步伐.积极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主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服务环境,转变政府投资调控管理方式和手段等等.但认真分析现行财税政策弊端.寻找阻碍积极财政政策目标全面实现的深层次原因,对于进一步发动企业,集体,个人等民间投资主体积极参与民间投资,刺激消费需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阻碍民间投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的现行财税政策分析1.税收政策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对鼓励民间投资主体再投资缺乏吸引力.首先,独资,合伙企业比照个体工商业户征税不合理.独资,合伙企业虽与国有,集体企业有一定差别.但经营规模,管理水平,产品档次与其他企业比较接近.而现行税收政策却简单化地将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比照

6、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征税,使得独资,合伙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税前扣除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这对独资,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来说是不公平的.其次,个人所得税政策不尽合理,影响民间投资和再投资一是对企业以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金,在已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还要对股东再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这显然不利于民间投资的集聚,挫伤了私人资本再投资的积极性;二是对个人以技术参股取得股份时,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但转让股权时仍应按规定征税.同时取得的股份红利所得须照章纳税,这也不利于鼓励个人以技术投资的积极性;三是对个人多处投资取得的收益.按税收政策规定,必须合并征税,但盈亏却不能相低.收益

7、与风险不对等有失公平,降低了私作者简介:方海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龙睿赘.重庆工商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specilToRic人扩大投资的欲望;四是个体工商户纳税待遇不公平,个体工商户的税前扣除与其他内资企业不一致,不论是核定征收还是查账征收,个体业主的工资都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也有悖于税收的公平原则.此外,国家提高流转税起征点后,扩大了小规模,低收入投资群体的受惠面.但未达到起征点的纳税人只享受免征流转税的待遇.不能相应免征个人所得税,不能充分体现国家对低收人者的照顾,也影响了低收入者通过自我投资,个人

8、创业来解决自身生存的信心和能力.2.财政投资资金与民间资本争利,导致民间资本投资结构扭曲.政府投资的初始目的在于改善投资环境.为民间资本投资创造享受正外部性提供方便,吸引民间资本后续跟进.本轮扩大内需的财政投资主要集中在与能源,交通等相关行业大型的项目建设,而x,t经济发展中的短板领域.如中小企业,农业,农村,环境保护,节能,社会发展等领域投入不足.但上述具有垄断半垄断性质的行业并未充分对民间资本放开,并且行业进入门槛比较高.民间资本无法进入直接投资,由于垄断行业利润高.大量国有资本争先恐后寻找投资机会,民间资本自然就缺乏参股人股的机会.又因投资短板领域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等,收益时间跨度大,民间

9、资本也缺乏积极性.转而大量投资于门槛较低的房地产行业,造成投资结构扭曲.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投资挤压了民间投资的空间,与民间资本争利润,争投资场所.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3.缺乏由财政资金为主导的引导激励机制.短板领域缺乏活力.民间资本是以利润为投资导向,要想民间资本积极投向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领域,必须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进入短板领域的投资提供保险而建立外部风险防御机制,并且补贴投资主体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投资差额.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地方政府通过设立投资基金,投资补贴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涉足经济发展中的短板领域.为民间资本防范投资风险,补贴投资收益.大多数地方政府往往追求的是投资规模,每年能为政

10、府创造多少税收,解决多少就业机会,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而忽视经济结构的优化中急需投资的中小企业,农业,农村,环境保护,节能,社会发展等领域.但是,如果每个地方政府都追求如此最优的话,加总起来对全国就是灾难,很可能会加剧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使得已经过剩的生产能力更加过剩.(二)消费需求难以扩大的财税政策原因分析1.公共财政覆盖面窄小,不能为公众提供一个进一步扩大消费的基本面.所谓扩大消费的基本面是指让消费者放心花钱,大胆花钱的安全,宽松的消费环境.主要原因在于公共财政覆盖面窄小.社会安全网20098没有完全建立.社会失业,养老,医疗保险体制都不健全.1990年2007年期间,我国社会性公共消费支

11、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低于25%,远远低于国际上平均40%的水平.因此,个人不得不负担本应该由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大额支出.全国各地保障覆盖面参差不齐,广大农村人口的保障目前还是处于讨论或是试点层面,东,中,西部标准差异悬殊,中央财政无暇顾及,欠发达地方财政有心攀比却无力回天,使得大多数人中低收入阶层不敢增加消费.居民的预期消费支出增加,为应付未来的大额不确定性支出,居民就减少了即期消费,所以我国储蓄率一直是高位运行而消费率始终在低位徘徊.2.由于税收调节功能的弱小甚至缺失,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缺乏财富公平分配的环境.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拉大.全国基尼系数已经

12、接近0.5,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两头大中间小的漏斗型的收入分配格局.而完善税制的步伐相对落后.尤其是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建设严重滞后,在调节收入分配时常常被指劫贫济富.一是对于广大靠工资,薪金维持收入的中低收入阶层监控严密.应收尽收.而对于其他各种类型的隐形收入应征税款却因税务机关的手段落后或是征管漏洞而潺潺流失,这是税收政策执行方面的弊端;二是个税税制设计上的缺陷.我国目前实行的综合扣除法的个人所得税造成了新的收入不平等.主要表现为家庭负担不同收入相同却要缴纳相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的缺陷加剧了收入不-T-等.3.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突破阻碍进一步扩大个人消

13、费的三道防线.消费就是将有效需求现实化,而有效需求等于消费欲望与支付能力以及消费市场三者之和.所以,高效的财税政策就是要有利于促进有效需求的提高.单纯从理论角度考察,任何人都希望增加消费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消费欲望是永远不会缺乏的,缺乏的是支付能力是否能跟上或者有相应的消费市场.目前,我国进一步扩大个人消费存在三道障碍.第一道障碍是少数富裕的阶层不愿消费.他们有支付能力.有消费欲望.但缺乏有效的消费市场,也就是说他们该买的都买了.该升级的都升级了,目前缺乏一种更适合他们的消费需求市场,导致其有钱不知如何花,或不知花向何处.第二道障碍是庞大的丁薪阶层不敢消费他们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也存在广阔的消费

14、市场,但他们的支付能力却十分有限,在外界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不敢消费.第三道障碍是众多的低收入阶层不能消费.这些人主要是一些城市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农村人口.他们支付能力绝对不足,除了满足或基本满足一些起码的生活消费外,几乎再无其他消费能力.蚤一三,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和刺激消费需求的财政条件.政策建议注释一是要放宽税收政策的限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投资主体再投资.一方面改革独资,合伙企业征税办法,既体现差别又体现公平,解除独资,合伙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税前扣除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为独资,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鼓励再投资,增强民间投资

15、的集聚力,激发私人资本再投资的欲望.鼓励个人对技术投资的积极性,尽量创造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环境,完善税收配套改革制度.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二是要投入专项财政资金,通过设立投资基金,财政补贴或转移支付等方式,为民间资本防范投资风险,补贴投资收益,引导民间投资调整经济结构.主要是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需要巨巨额资金,且收益低期限长的国民经济短板领域.三是要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政府首先应在提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保障方面承担起基本的责任,以惠民生为目标,优化政府财政支结构,逐步建立社会安全网,进一步提高用于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社会公共消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