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病案分析之太阳病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286704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4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病案分析之太阳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伤寒病案分析之太阳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伤寒病案分析之太阳病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伤寒病案分析之太阳病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伤寒病案分析之太阳病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寒病案分析之太阳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病案分析之太阳病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案一 1 王某某 女 50岁 主诉 发热一周 现病史 一周前因受凉 渐起恶寒发热 微汗出 前医以银翘散不效 伴头痛 颈项酸软 鼻塞 干呕 口不渴 二便调 检查 舌淡红 苔薄白 脉浮弱 体温37 50C 皮肤湿润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中医诊断 太阳病证型 中风表虚证证候分析 病缘于风寒袭表 营卫失调 卫气奋起抗邪于外则发热 营阴失守而外泄故汗出 卫阳受伤 失其温分肉之功 加之汗出肌疏 故恶风 风寒袭表 太阳经气不利 故头痛 颈项酸软 表气不和 致里气不调 肺气不利则鼻塞 胃气上逆则干呕 前医以辛凉解表 是以寒治寒 药不对症 故无效 舌淡红 苔薄白 脉浮弱为风寒袭表 正气

2、不足之征 治法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方药 桂枝汤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病案二 李某某 女 55岁 主诉 反复自汗出三年 现病史 反复自汗出 恶风 汗多时浸汗的毛巾可拎出水 纳可 口和 二便调 检查 舌淡红 苔薄白 脉细滑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中医诊断 自汗证证型 营卫不和证候分析 患者虽反复自汗出三年 但纳可 口和 二便调 且舌脉无异常 表明脏无他病 与原文第53条病证相符 荣气和者 外不谐 以卫气不与营气谐和故尔 即营卫不和 治法 调和营卫方药 桂枝汤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病案三 4 王某某 男 40岁 主诉 颈项拘急 不能坐立三天 现病史 突起颈项

3、拘急 背部如被人抓住感 不能坐立 只能平卧 虽为盛夏 但仍喜被恶风 伴汗出 检查 舌淡红 苔薄白 脉细滑 头颅CT 脑脊液生化检查 血压均未见异常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中医诊断 太阳病证型 太阳中风兼项背强几几证证候分析 患者起病尚急 为新病 风邪袭表 客犯太阳经脉 经输不利 津液受阻 不能敷布 经脉失养 故颈项拘急 卫外不固 营阴外泄 肌腠松疏 故汗出恶风 不能坐立 只能平卧 为兼有正虚之征 舌脉无明显异常 排除杂病中风 暑温危证 治法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升津舒经方药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葛根 病案四 王某 女 34岁 主诉 恶寒汗出半月 现

4、病史 患者前因感冒 自服退烧药 现仍恶寒汗出 微发热 汗漏不止 虽值盛夏 但汗出清冷质稀 动则尤剧 伴疲倦 小便量少 手足时时拘挛疼痛 检查 舌淡 苔薄白 脉沉弱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中医诊断 太阳病证型 太阳中风兼阳虚漏汗证证候分析 患者前因感冒 自服退烧药 遂恶寒汗出 汗漏不止 清冷质稀 为发汗太过 损伤阳气 卫表不固所致 由于汗多伤阴 膀胱津少故小便量少 阳虚不能温煦 阴伤失于濡养 致筋脉失养 则手足时时拘挛疼痛 汗多 动则尤甚 虚也 恶寒微热 为表证未罢 兼太阳中风表虚 舌淡 苔薄白 脉沉弱为阴阳不足兼表之征 治法 扶阳解表方药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 白芍 生姜 大

5、枣 炙甘草 炮附子 病案五 周某 女 27岁 主诉 胸闷心悸三天 现病史 一周前感冒 恶寒发热 咽喉不适 近三日出现胸闷心悸 经静滴青霉素 发热除 但仍恶寒 头项酸楚 检查 ECG示心肌劳损 舌淡暗 苔薄白 脉促有力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中医诊断 太阳病证型 太阳中风兼胸阳不振胸满证证候分析 患者病缘于外感 风寒袭表 内陷胸中 郁遏胸阳 致胸阳不振 故胸闷心悸 表证未解 正气与邪相争 故恶寒 头项酸楚 脉促有力 ECG示心肌劳损 舌淡暗 为太阳病损及于心 心阳受挫 心脉不畅之征 治法 解肌祛风 宣通阳气方药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病案六 刘某 女 34岁

6、 主诉 产后身痛 发热三天 现病史 产后护理不当 吹风受凉 出现身痛 骨节疼痛 恶风 发热汗出 检查 舌淡暗 苔薄白 脉沉迟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中医诊断 太阳病证型 太阳中风兼气营不足身痛证证候分析 患者产后当风受凉 是气营不足 复感外邪 风寒袭表 加之气营不足 筋脉失养 故身痛 骨节疼痛 恶风 发热汗出 为表证未罢 营卫失调之证 舌淡暗 苔薄白 脉沉迟 为气营不足 产后瘀血未尽兼表之征 治法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益气和营方药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人参 病案七 李某 男 50岁 主诉 有咳喘史12年 复发三天 现病史 三日

7、前 因感受风寒 而致发热恶寒 头痛身痛 无汗 咳吐痰涎质稀量多色白 喘气不能平卧 检查 舌淡苔白滑 脉浮紧 体温38 3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中医诊断 咳喘证型 外寒里饮证证候分析 患者素有咳喘病史 痰饮内伏于肺 此次因感受风寒 咳喘复作 风寒袭表 营卫失调 卫气奋起抗邪于外则发热 卫阳被遏 不能 温分肉 肥腠理 司开合 故恶寒 无汗 水饮内停 故咳吐痰涎质稀量多色白 肺气上逆则喘气不能平卧 舌淡苔白滑 脉浮紧为外寒里饮之象 治法 外解风寒 内散水饮方药 小青龙汤麻黄 桂枝 芍药 炙甘草 干姜 细辛 半夏 五味子 病案八 邓某 男 28岁 主诉 发热四天 现病史 身体素

8、壮 时值夏令酷热 晚间当门而卧 迎风纳凉 午夜梦酣 渐转凉爽 夜深觉寒而醒 入室裹毯再寝 俄而寒热大作 头痛如劈 百节如被杖 壮热无汗 渐至烦躁不安 目赤 口干 气急而喘 检查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浮紧 体温39 5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中医诊断 太阳病证型 外寒里热证证候分析 患者身体素壮 因生活起居不慎 感受风寒 出现寒热大作 头痛如劈 百节如被杖 壮热无汗之证 此为感受风寒 寒郁较甚 寒郁化热 热扰心神 故烦躁不安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浮紧为风寒郁表之象 目赤 口干 气急而喘为寒郁化热之象 总之 本证病机为风寒袭表 寒郁化热 表寒里热 治法 发汗解表 内清郁热方药

9、 大青龙汤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石膏 病案九 张某 男 30岁 主诉 恶寒发热3天 现病史 3天前受凉 突感恶寒发热 全身骨节疼痛 鼻塞流涕 头痛 无汗 口不渴 二便正常 检查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浮紧 体温38 5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中医诊断 太阳病证型 太阳伤寒证证候分析 患者因感受风寒而发病 风寒袭表 营卫失调 卫气奋起抗邪于外则发热 卫阳被遏 不能 温分肉 肥腠理 司开合 故恶寒 无汗 经气不利 故全身骨节疼痛 头痛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浮紧为风寒袭表之象 治法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方药 麻黄汤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病案十 王某某 女 35岁

10、 主诉 颈项拘急不舒一周 现病史 一周前因睡眠时不慎受凉 渐觉颈项拘急不舒 转动欠灵活 前医诊为 落枕 经针炙治疗后不效 伴头痛 恶风寒 鼻寒流清涕 无汗 口不渴 大便偏稀 日行一次 检查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浮紧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中医诊断 太阳病证型 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证证候分析 患者因睡眠时不慎受凉而发病 以颈项拘急不舒为主证 此为感受风寒 太阳经气不利所致 因颈项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 头痛 恶风寒 鼻寒流清涕 无汗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浮紧均为风寒袭表之象 治法 辛温解表 升津舒经方药 葛根汤葛根 麻黄 桂枝 芍药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病案11 郑某 男 4

11、0岁 主诉 胃脘痛伴心烦一周 现病史 胃脘痛 医治之 痛不减 反增大便秘结 胸中满闷不舒 懊憹欲吐 辗转难卧 食少神疲 历七八日 检查 脉沉弦而滑 舌苔黄腻而浊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诊断 胃脘痛证型 热扰胸膈 胃气上逆证候分析 该患胃脘痛 医治之 痛不减 反增大便秘结 胸中满闷不舒 懊憹欲吐 辗转难卧 食少神疲 历七八日 按其脉沉弦而滑 验其舌黄腻而浊 纠其心中懊憹 辗转难卧 是心胸烦热更甚 故有此烦闷无奈 与 虚烦 相同 故治用栀子豉汤 现兼呕吐者 为热扰胸膈 胃气上逆 可用栀子生姜豉汤 治法 清宣郁热 和胃降逆 方药 栀子生姜豉汤或大黄黄连泻心汤 病案12 曹某某

12、女 72岁 主诉 心烦懊憹持续2年 近来逐渐加重 现病史 心烦懊憹持续2年 近来逐渐加重 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 给服镇静安神药 未见好转 转请中医治疗 刻下心烦 苦不堪言 家人体恤其情 谨慎扶持 亦不能称其心 反遭斥呵 烦躁不宁 焦虑不安 烦急时欲用棍棒捶击胸腹 方略觉舒畅 脐部筑动上冲于心 筑则心烦愈重 并有脘腹胀满如物阻塞之感 伴失眠 惊惕不安 呕恶纳呆 大便不调 溺黄 检查 舌尖红苔腻 脉弦滑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诊断 郁证证型 火郁胸膈 下迫胃肠 证候分析 热郁胸膈 下及脘腹 证以心烦懊憹 脘腹胀满为主 虽有腹满 而无疼痛拒按 大便不通等 是无形邪热郁结胸膈兼腹

13、气不通 治法 清热除烦 宽中消满 方药 栀子厚朴汤 病案13 李某 男 4岁 主诉 发热后伴发疹 下利 现病史 发热后疹发未畅 下利而臭 日行二十余次 寐不安 检查 舌质绛 苔白腐 唇干 目赤 脉数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麻疹证型 内外合邪 热甚津伤证候分析 发热疹发不畅 是邪郁于表 不得发越 下利而臭 唇干 目赤 寐不安 舌质绛 苔白腐 脉数 是热邪内盛 津液亦伤 治法 解表清里 坚阴止利方药 葛根芩连汤加味 病案14 贾某 男 50岁 主诉 心悸而痛1年 现病史 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并伴疼痛 按之则舒 口服许多止痛药无效 时有自汗出 口淡不渴 余无他证 二便调

14、 检查 舌淡 苔白滑 脉微缓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中医诊断 心悸 胸痹 证型 心阳不足证证候分析 患者病已历年 虽有胸痛而无阴寒 瘀血之征 汗出而无表虚之象 观是病主证心悸 按之则舒 与64条 其人叉手自冒心 心下悸 欲得按 颇为一致 故断为心阳虚证 由于心阳不足 心无所主故悸 而汗为心之液 阳虚失固 则见汗出 心阳不足 鼓动无力 心脉流行不畅 故可气阻而痛并六脉微缓 舌淡苔白滑 治法 温通心阳 方药 桂枝甘草汤桂枝 炙甘草 病案15 何某某 女 17岁 主诉 头晕目眩一周 现病使 一周前 突发头晕眼花 视物旋转 喜暗恶明 闭目及平卧可少安 睁眼及起坐则加重 站立则眩晕

15、欲倒 自觉有气上冲心胸 作时心悸 小便不利 纳呆 检查 面色苍暗不华 舌淡红 苔白润 脉沉细弦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中医诊断 眩晕证型 脾虚水停 水气上冲证 证候分析 是例患者 以头目眩晕为突出见证 其特征为闭目平卧稍缓 起坐加剧 站立则眩晕欲倒 加之自觉有气上冲心胸及纳呆等 与67条主证 气上冲胸 起则头眩 相符 证由脾虚而水饮内生 土不制水 则水气上冲 则见气上冲心胸 心悸 阳虚不能升清于上 清窍反被上冲之水气所蒙 故见眩晕 而平卧则清气尚充上窍 故头晕稍减 起坐或站立时清气虚而失充 水气充塞 故眩晕加剧 脾虚失运则纳呆 气血化源不足 久而机体失养 可见面色苍暗不华

16、 水湿不化则小便不利 舌苔白润 脉沉细而弦等 治法 温阳健脾 利水降冲 方药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 桂枝 甘草 白术 病案16 张某某 男 45岁 主诉 腹胀10天 现病使 患者自诉近日心下胀满 午后及饱餐后加剧 气短乏力 纳食不香 口淡不渴 二便尚可 检查 舌淡 苔白腻 脉沉缓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中医诊断 腹胀证型 脾虚气滞证 证候分析 患者以腹胀为突出见证 腹胀一证 当属阳明与太阴病变 观是证腹胀而大便通畅 且无潮热 谵语等 显非阳明腑实证 且伴有气短乏力 纳食不香及口淡不渴等 当属太阴病变 由于脾气亏虚 则运化失职 湿浊内生 阻碍气机 气滞于腹 壅而作满 而生腹胀满 脾气不足 则运化失常 则见气短乏力 纳食不香及口淡不渴 舌淡苔白腻等 治法 温运健脾 消滞除满 方药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 生姜 半夏 甘草 人参或香砂六君子加减 病案17 刘某 男 60岁 主诉 双上肢震颤2月余 现病使 患者平素体弱 近两月前不明原因地开始出现双上肢震颤 并进行性加重 现四肢不温 时有心悸 畏寒怕冷 神疲乏力 胸闷气短 腹胀便软 小便量少 检查 心电图正常 尿R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