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28632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按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推拿按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推拿按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推拿按摩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推拿按摩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拿按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按摩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拿按摩 课程内容 常用穴位讲解推拿按摩概述推拿按摩手法 常用穴位 一 取穴法 一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1 拇指同身寸法 2 中指同身寸法 3 横指同身寸法 二 简便取穴法如 两眉之间的印堂穴两耳尖连线中点取百会穴患者握拳取劳宫穴 二 常用穴位 头面部穴位 百会穴位置 在头顶部 当前发际正中直上五寸 或二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头痛 眩晕 晕厥 中风 耳鸣 中气下陷 内脏垂脱 高血压 久泄等病症 为人体阳气聚会之气感觉 局部按压有微胀感 神庭穴位置 在头部 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 5寸主治 头痛 眩晕 失眠 目赤肿痛鼻衄 nv 即 流鼻血 四白穴位置 目正视 瞳孔直下1寸 当眶下孔凹陷中主治 目赤痛

2、痒 流泪 头痛目眩 人中穴位置 人中沟正中线上1 3与下2 3交界处主治 小儿惊风 昏迷 晕厥 休克 中暑 听会穴位置 在面部 当耳屏切迹的前方 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 张口时凹陷处主治 耳鸣 耳聋 面痛 牙痛 迎香穴 位置 鼻翼外旁开5分 鼻唇沟内 主治 清热散风 宣通鼻窍 预防感冒 适用于感冒 鼻炎 鼻塞 嗅觉不灵 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 局部按压有胀感 鼻子不闻香臭 经按压有 通气 感 风池穴位置 在颈部枕骨下二侧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主治 头痛眩晕 失眠健忘 感冒 落枕 鼻衄 鼻塞 上肢穴位 合谷穴位置 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 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或当拇指食指并拢时 在肌肉隆起的最高

3、处主治 身热 头痛 牙痛 臂痛 晕厥 鼻衄 劳宫穴位置 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主治 中风昏迷 中暑 胃痛 呕吐 口臭 内关穴位置 腕横纹 上2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 胃痛 呕吐 心悸 失眠 眩晕 健忘 偏头痛 阳溪穴位置 在腕背横纹桡侧端 手拇指向上翘起时 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主治 头痛 齿痛 咽喉肿痛 目赤 耳鸣 腕臂痛 曲池穴位置 屈肘 当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主治 发热 咽喉肿痛 头痛 目赤肿痛 上肢不遂 月经痛 手臂肿痛 腹痛 胸腹背部穴位 膻 dan 中穴 位置 胸部前正中线 两乳头之间 平第四肋间隙 主治 宽胸理气 宣肺降逆 宁心除烦 适用于情志

4、不舒 胸部胀闷 心悸气短 失眠多梦 气喘 呃逆等病症 感觉 局部按压有微胀感 天枢穴 位置 肚脐旁开2寸处 主治 调理脾胃 理气和中 适用于胃肠功能紊乱 肠鸣腹泻 腹痛腹胀 大便不畅 肠炎 水肿 月经不调等病症 感觉 局部按压有沉胀感 有时可向下发散 中脘穴 位置 腹正中线 脐上4寸处 主治 调理脾胃 健脾化湿 和胃降逆 安神定志 是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重要人体穴位之一 感觉 局部按压有胀麻感 气海穴 位置 腹正中线 肚脐下1 5寸处 主治 气虚乏力 脘腹胀满 肠鸣腹泻 月经不调 阳痿遗精等 升阳补气 益肾固精感觉 局部按压有沉胀感并向下腹发散 肩井穴 位置 该穴位于肩上 在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

5、中点上 主治 肩酸痛 头酸痛 头重脚轻 眼睛疲劳 耳鸣 高血压 落枕等 天宗穴位置 位于肩胛部 当岗下窝中央凹陷处 与第 胸椎相平主治 肩膀酸痛 治疗肩部疾病等 下肢穴位 足三里穴 位置 外膝眼下3寸 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主治 健脾和胃 扶正培元 疏风化湿 通经活络 益气健脑等 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 久病体弱 胃痛腹痛 消化不良 便秘腹泻 呕吐 肠鸣 高血压 失眠 半身不遂等病症 感觉 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 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委中穴 位置 腘窝横纹正中线处 主治 腰背疼痛 屈伸不利 项强 腰肌劳损 下肢瘫痹 半身不遂 膝关节炎 小便不利等 感觉 局部按压有酸麻胀感 有时向腰部发散 承山穴

6、位置 小腿后面正中线 委中穴直下8寸 小腿腓肠肌两肌腹下方之间凹陷处 主治 疏筋止痉 疏利腰腿 适用于腰脊痛 小腿转筋 下肢无力等病症 三阴交穴 位置 内踝直上3寸 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 腹胀肠鸣 大便泄泻 月经不调 崩漏带下 痛经闭经 小便不利 神经衰弱 肾虚阳痿 失眠健忘 精力不足 容易疲劳等病症 推拿按摩概述 推拿按摩的作用保健作用治疗作用推拿按摩的注意事项手部准备力度递质禁忌症手法要求 推拿按摩的保健作用 平衡阴阳 调和营卫 疏通经络 活动关节 调节神经和免疫功能 促进内脏功能皮肤保健与美容促进血液循环 消除疲劳 提高运动能力 按摩的治疗作用 理筋复位解痉止痛消肿散淤松解粘连促进再生

7、手部准备 手要清洁 指甲要剪短 冬天施术前要先把手搓热 按摩递质 使用递质可提高按摩效果 如活络油 椒盐酒 滑石粉 按摩乳 10 的樟脑酒等 它不仅可避免擦伤皮肤 而且还可提高按摩效果 按摩力度 开始时用力要轻 由轻到重 然后再逐渐减轻而结束 一般以肩带肘 以肘带腕 以腕带手 要求刚柔相济 由浅入深 均匀柔和 连续不断 轻而不浮 重而不滞 深透舒适为度 按摩禁忌症 肿瘤部位局部皮肤病血友病 紫癜病患者开放性损伤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早期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妇女月经期和妊娠期不能按摩下腹部 手法要求 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渗透 常用推拿手法分类 一 挤压类手法二 摩擦类手法三 摆动类手法四 拍击类手法

8、五 震动类手法六 运动关节类手法 挤压类手法之 按法 操作方法 包括 1 掌按法 2 指按法 3 屈指按法 4 肘按法 用力要均匀 速度较慢 力量由轻到重 再由重到轻 操作部位不能来回移动 作用 调和气血 镇静止痛 消除疲劳 放松关节和肌肉 对小关节轻微错位有整复作用 应用 用于肩背 腰臀和四肢肌肉丰厚的部位以及肘 腕 膝 踝等关节处 挤压类手法之 拿法 操作方法 1 三指拿法适用于颈部 2 五指拿法适用于肩部 用手虎口及指面着力 提捏揉慢放 轻重交替而连续 操作要求 拿法手法较重 操作时用劲要灵活 应用 适用于颈项部 肩部和四肢等处 挤压类手法之 捏法 操作方法 拇指稍外展与其余微屈的四指相

9、对呈钳形 抓握住被按摩部位的肌肉 相对用力挤压并向上提 要求中速均匀移动为宜 作用 消除局部疲劳 促进血液循环 补充 蚂蚁上树 摩擦类手法之 摩法 操作方法 用四指指腹或手掌平贴于按摩部位 指 掌着力部分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盘旋式摩擦 操作要求 力量速度要均匀 指掌自然伸直 应用 适用于胸 腹等部位 注意 不带动皮下组织 顺摩为补 逆摩为泻 摩擦类手法之 搓法 操作方法 两掌相对 置于被按摩部位的两侧 用力方向相反 来回搓动 要求动作小而轻快 力量均匀 柔和 作用 消除肌肉和关节的疲劳 提高肌肉工作能力 应用 适用于四肢肌肉 关节等处 摆动类手法之 滚法 操作方法 用手掌尺侧面的背部及掌指关节

10、背侧突起部 在被按摩部位做来回翻掌动作 手指自然弯曲 以手掌尺侧面为支点 手腕放松 做连续不断的旋前 旋后滚动 动作应均匀 有力 作用 调和气血 活血散淤 消肿止痛 松解粘连 应用 肩 背 腰 臀 大腿等肌肉丰厚的部位 摆动类手法之 揉法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四指指腹 手掌 掌根和大 小鱼际紧贴在皮肤上做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 适用于身体各个部位 小部位用拇指或指腹揉 大部位用手掌或掌根揉 揉动时 以肘关节为支点 主要前臂运动带动肘关节 着力部位要吸定 不能来回摩擦 拍击类手法之 拍法 操作方法 操作时 手指自然并拢 掌指关节微屈 用虚掌在体表交替进行拍打 肩 肘 腕 手尽量放松 动作小而轻快 均匀

11、柔和 连续 作用 调和气血 镇静止痛的作用 振奋经络 调和气血 活血散淤 消肿止痛 消除疲劳的作用 应用 头面部 颈 胸腹 肩背 腰 臀和四肢等处 拍击类手法之 击法 操作方法 包括 1 掌根部击 2 拳击 3 指尖击 4 侧击 要求动作小而轻快 手腕尽量放松 用力均匀 连续不断 深透舒适 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舒筋活血 畅通血流 消肿止痛 消除疲劳 振奋精神 应用 肩背 腰臀 四肢肌肉丰厚的部位 振动类手法之 抖动 操作方法肌肉抖动 全手伸掌 五指分开 置于被按摩肌肉上 掌根和大 小鱼际轻轻按住肌肉 五指抓住被按摩肌肉 做左右或上下的小幅度抖动 手腕放松 动作柔和 均匀 连续 肢体抖动 一手握住被按摩者的指 掌 一手握住腕以上部位 或双手握着被按摩者的踝关节 进行上下的快速抖动 最后做顺势轻度牵引 抖动时先由慢到快 再由快到慢 运动关节类手法之 摇法 操作方法 一手固定被摇关节的近侧端 另一手握住被摇关节的远侧端 使关节在生理运动范围内 顺着关节运动轴的方向进行屈伸 环转等运动 作用 增加关节运动幅度 增强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 消除关节疲劳 应用 按摩结束时用于关节部位 以活动肢体和关节 感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