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0)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32282917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0)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0)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0)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0)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语 备课组 时间:3 月 24日 中心发言人: 课 题:11 彩虹 第 2、3 课时 总计第 节教学目标1. 会写“那、着、到、千、成”等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3、4自然段的内容,感受彩虹的美丽和小女孩神奇而大胆的想象,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3. 积累词语“ 来 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感受小女孩神奇大胆的想象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小女孩关心家人的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让我们带着美美的心情齐读第二自然段2. 小女孩想象力多奇特啊!今天她又要去桥上做什么呢?继续学习第11课,齐读课题

2、。二、整体感知第三、四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讲:小女孩又要去桥上做什么呢?用“ ”画出来。2汇报 相机贴词语卡片:照镜子 荡秋千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小女孩拿着镜子要到彩虹桥上做什么呢?谁能美美地读给大家听(评价)2天上真的多了一个月亮吗? 为什么把镜子说成了月亮呢?( 因为圆圆的镜子就像圆圆的月亮。)3. 指导朗读,师范读、生齐读(把这种神奇的想法读出来)。4. 你拿着月亮似的镜子走到桥上想到了什么?指名说-指导学生朗读第2句5. 指导朗读第3句(读出高兴的心情)6. 齐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学习过程中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读出小女孩的品质,读出

3、小女孩是如何发挥想象的,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师:小女孩拿着镜子要到彩虹桥上照着给妈妈梳头多有意思啊!我想小女孩在彩虹桥上荡秋千就更神奇了,接下来,请同桌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要求: 自由读第4自然段2、读完之后与同桌说一说,你觉得哪个地方最神奇?2汇报3出示插图,指名学生看图说话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指名评价5师:小女孩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她的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很快乐)6请女、男生带上快乐的心情来读一读第二句7. 词语积累 师:荡来荡去,你还可以说“ 来 去”,出示一幅图让学生“用 来 去”说话8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哥哥,你高兴吗? 请你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设计

4、意图: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女孩想帮助爸爸、妈妈和哥哥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构段形式相同。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然后用相同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以读促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9. 你喜欢这样的小女孩吗?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归纳板书:关爱家人五、想象说话1导言: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让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篇小文章吧!2导学: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能仿照其中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如果有这样一座桥在你面前时你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3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4汇报交流【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文章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尝试仿写,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启发学生从小女孩身上懂得要学会体贴他人,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六、指导写字 “那、着、到、千、成”等生字。1. 出示要写的生字“那、着、到、千、成”。2. 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字形。3. 重点指导:“着”横画很多,写的时候要注意间距均衡,另外要与“看”字进行区分;“到”书写时要左宽右窄,“至”的横要变提;“成”要尤其注意笔顺,斜钩要拉长。4. 师范写;生练写,师巡视指导。5. 展示评价。七、小结这节课小女孩带着我们走上了彩虹桥,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知道了我们不仅要关爱自己的家人,还要关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声,好好地读一读课文吧!【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本堂课我十分重视“读”,以问题为引领,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读出感受,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使学生在充分地读中内化语言,培养语感,加深情感体验,同时注重学法指导,抓住契机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从而达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第三课时复习巩固及完成练习册 教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