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7)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32282771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7)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7)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7)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7)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7)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17)(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彩虹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1.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我”看到天上的彩虹后产生了三个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其爱爸爸、妈妈和哥哥的美好心愿。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二、三、四自然段以向爸爸、妈妈和哥哥询问的口吻分别呈现这三个美好愿望。2.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课标要求),同时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精力,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3.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以及形近字的区别是保证掌握会写字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关注关键笔画和形近字区别的学习步骤,通过学

2、生记字方法的运用,结合音形义,认记会写的字。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初步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仍有必要在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和趣味活动中,例如“奖励大拇指”(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个“大拇指”,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优胜者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级,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顶峰)“小组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完成学习

3、任务后,评出最佳小组)等活动,寓教于乐,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读好长句子及问句,注意停顿,能正确朗读课文。2.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说说“我”围绕彩虹产生哪三个美好的愿望,感悟“我”善良、美好的心愿。3.认识偏旁衣字旁,能正确认读“虹”等12个生字,读记“彩虹”等10个词语,归类积累“来去”类词语,尝试说这样的词。4.能正确读写“着”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以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书写汉字。教学重点:1.能读好长句,正确朗读课文。2.能正确认读“虹”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着”等7个字。教学难

4、点: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善良、美好的心愿。教学准备:教师:“虹”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着”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学生:每人一套“虹”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1、用读问句的形式复习生字。(1)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读读这几个带“?”的句子,句子中蓝色的字和这一课中要求会认或者会写的几个字很像,红色的字是我们已经会认读的、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请自由朗读这些句子。PPT出示句子: 我可以坐到你旁边(bin)吗?你看到那边的红点了吗?你见过什么桥呢?

5、(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重点:坐zu)。齐读。(3)小结:这些蓝色的字和我们今天要认或者要写的几个生字长得很像;这些红色的字体的字,我们学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读好问句对我们学习今天的新课文很有用哦!2.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1)导语: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静夜思和夜色,你还记得这两篇课文围绕“家人”分别讲了什么事情呢?(2)学生反馈:静夜思讲诗人李白看到明月思念故乡和家人;夜色讲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爸爸晚上带“我”去散步,让“我”从此不再怕黑夜,说明爸爸妈妈很爱“我”。(3)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篇有关“家人”的故事。老师适机板书题目:11彩虹。(“虹”注音)

6、(4)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5)反馈指导:指名拼读“虹”后读题目;正音后全班齐读课题。(6)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设问:读了题目,你们知道课文通过什么来讲关于“家人”的故事的呢?(预设:彩虹)过渡语: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彩虹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关于“家人”的故事,表现了家人间的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1.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1)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努力将课文朗读下来。读完课文后,把课文中这一课需要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读准这些字宝宝。(2)反馈

7、指导: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1-2个学生),再次相机指导。2.朗读课文,继续学习会认读字。(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现在让字宝宝重新回到课文,你能读准这些字宝宝吗?(2)出示任务: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3)反馈指导: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注意认真听,在同学读错的会认读的字下面点上圆点。指名朗读后,学生就读错的会认读的字进行评议和纠正,小结后再次自由读该自然段。3.学习会认读的字音难字,能读准课文。(1)导语:(小结读准课文活动情况后)请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

8、真的能读准课文了,读的同学要注意读准会认读字的读音,听的同学要集中注意认真听,在同桌读错了的会认读字下面做个记号,同桌读完后,帮助他纠正。(2)出示任务:同位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如果同桌读错了,在他读完后帮助其纠正。(3)反馈指导:提问: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或: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预设:后鼻韵母:兴、镜;平舌音:座、洒;翘舌音:照。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4)自由练习读准课文,再指名朗读,并反馈指导,重点指导认读字的读音。4.认识偏旁衣字旁。(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习生字。今天,我们又要

9、学习一个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中会认读字里找一找,我们要通过哪个字学习什么新偏旁?它们分明表示什么意思呢?(2)反馈指导:裙(“衣”“君”)衣字旁、表示一种服装(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说得也很好! “裙”字的“衣字旁”,以“衣字旁”取义的字,多与衣服、布匹有关,如“裤”“衬衫”。(一边讲解,一边通过PPT演示。)(4)PPT出示,并齐读:“裙”字“衣”,衣字旁(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以个偏旁新朋友:衣字边。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我们牢记字宝宝,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5.读通顺课文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读字的读音

10、,学习了新的偏旁,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2)出示任务:在读准音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字找朋友,用横线标注出来。(提示:一般情况下连在一起读的是它们的好朋友,有些字在课文中是单音节词,不用硬给它们找朋友,可留待口头组词找朋友。)(3)反馈指导: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PPT出示课文词语:“彩虹”“一座”“提着”“浇花”“洒下来”“挑水”“高兴”“拿着”“镜子”“秋千”“花裙子”。(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虹、虹、虹,彩虹的虹”。)齐读,自由读。(4)给“虹、座、提

11、、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口头组词(“照”在课文中为单音节词,通过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理解该单音节词的词义以及该字字义;“座”是量词,通过说“一座( )”,进一步理解意思,并运用。)(贴出会认读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反馈指导: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让学生说说:“一座( )”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小结:同学们

12、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积累那么多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5)学习读通顺课文。导语:通过课文的词语和我们组的词语,我们了解了会认读字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长句子的停顿,不要把会认读的字宝宝的好朋友拆散了。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和长句子中间的停顿。反馈指导:通过分自然段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和问句的语气:爸爸,如果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了吗?妈妈,如果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天上不

13、是多了一个月亮吗?哥哥,如果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彩虹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的时候,我的花裙子不就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了吗?自由朗读、齐读全文。(5)总结:通过努力,我们能读好长句子的停顿,并能读好问句的语气,真不错。6.会认读字的认字初步评价。(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并纠正。(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三)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品读语句,感悟课文主题。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学习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有哪三个和“彩虹”有关的愿望。1. 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及心愿。(1)看图说话。PPT示课文图画,出示任务:

14、观察课文的这两幅图画,想一想,图画上的小女孩是课文中的谁?她分别在彩虹上干什么?反馈指导:预设:图画上的小女孩是“我”; 第一幅图“我”在彩虹上给田地里的蔬菜浇水,第二幅图“我”在彩虹上荡秋千。(2)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出示任务1:朗读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在每一幅图画旁标上对应自然段的序号;你是怎么知道的,在课文中用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反馈指导:(采用汇报一幅,朗读该句子、自然段的方法进行。)PPT出示课文图画,指名同学朗读与图片相对应的自然段。师生共同评议。预设:第一幅图对应第2自然段,第二幅图对应4自然段。出示句子并正确朗读: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反馈订正后,出示任务2:你发现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没有图画?在这个自然段前画一个,再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如果让你来给它们画一幅画,你会画什么呢?反馈指导:(采用汇报一幅,朗读该自然段的方法进行。)预设:第一自然段:在天空中画一条彩虹;第三自然段:画“我”拿着镜子坐在彩虹上给妈妈照镜子梳头。小结过渡:课文讲了小女孩希望拿着水壶到彩虹上帮爸爸给田地浇水,希望拿着镜子到彩虹上给妈妈照镜子梳头,希望穿着花裙在彩虹上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